香河縣,各村名字背後的故事

淑陽鎮

南臺 此地原為一土築高臺,又位在城南,故取名南壇。明初,城內有民遷此居住,遂成村落,取名南壇莊。清中葉,淩姓旗人(滿族)遷入此村,改名南臺

​杜屯 原名足食屯.清初,村南新建一村,明朗莊.因於“狼”諧音,村民忌諱,謂之“狼”吃“食”,“足食也供不上狼吃”,遂改村名杜屯。

​郎莊 清初,有郎姓攜家從江蘇逃荒到此落戶成村,取村名郎莊.清末,該村郎姓已無,但村名未改,沿用到今.

孟莊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孟氏從通縣大沙務遷至後小莊(明永樂年間由外來張氏所建)村南落戶立莊,隨取名孟莊.1958年,後小莊併入,仍稱孟莊.

池套 清初,有池姓在此建村,因先有鄰村套裡,故取村名池套.隨明燕王掃北而來的王氏所建的王莊子與池套相鄰,於1958年併入池套.

後套 村名來歷與前套同.因此村在驛路北,故村名後套.

銼口 明初,已成村落。因地勢低窪,雨季常存積水,故名矮口。原該村範、蔡兩姓居多,至清初人丁漸稀,村民犯忌,故於清中葉更名銼口。

前店子 清咸豐年間,劉姓一家從劉喬各莊遷出建村,明前喬各莊.因村中有店,又名前店子.民國時,孫、劉兩喬各莊併入。定名前店子。

計莊 清咸豐年間建村,距縣城三里,名三里屯。後康姓日多,取名小康莊,恰巧村中接連死去幾個青年男女,民疑村北有塊“豬地”,言“豬吃糠(康)”才屢出逆事,遂在村北建屠夫廟一處,並改村名為系莊,意為繫住“豬”。後寫成計莊。

閻喬各莊 來歷與段喬各莊同。清中葉分村時,閻姓戶大,名閻喬各莊。

段喬各莊 元末,喬氏已建村落,名喬各莊。明時,段、閻、孫、劉等姓遷入,村名未改。清中葉分村,該村段姓戶大,改名段喬各莊。

白廟 遼時,此地先建白塔一座,後就塔建廟,百姓聚居,形成村落,故取名白廟.

安撫寨 隋時,此地已有村落.唐王李世民東征時,安撫將軍在此安營下寨,故得村名安撫寨.

周園 明初,有周氏一家在此開園種菜,後人丁繁衍成村,初名周家園,清末簡稱周園.

劉莊 元順帝時,有幾戶人家逃荒到此立村,後劉氏人丁繁衍,遂成大戶,故村取名劉莊.原址在今村北潮白河套內,1972年搬遷至此.

西店子 明時,祖居縣城內的孫氏一家,遷此開店,名孫家店。後店旁有民來居,漸成村落,因位於城西,故於清中葉改村名西店子。

許臺 遼末,有一運糧官船沉入河中,打澇後與此處築臺晾米,稱晾米臺。後許氏遷此落戶建村,取村名許家臺。清末,簡稱許臺。

胡家莊。清末,改稱胡莊子。

萬福辛莊 明初,有萬姓軍官於此建村,希冀吉祥如意,故冠以姓氏取村名萬福辛莊。1972年,從今村北河套內遷到現址。

北崗子 此地原為一黃土崗。遼末,有民來居,漸成村落,因位於縣城北,得村名北崗子。

朱莊 清治年間,周氏於此落戶建莊,取名周莊。後大王莊朱氏遷入,成為村中大戶,遂該村名朱莊 。

大王莊 隋時,已成村落。相傳,隋煬帝元德太子之子代王楊侑,曾過宿此村,得明代王莊。明初,改稱大王莊

城關四街 即東南街、東北街、西南街、西北街,與香河來歷相同。

前小屯 明末,許姓在此建村,名許家屯。清中葉,村內已無許姓,又在江官吞村前,遂更名前小屯。

後小屯 清初,江氏在此建村,名江官屯。後因村南許家屯改名前小屯,江官屯遂改名後小屯。

河南止務 來歷與河北止務同。該村位於紙務河南,故名河南止務。

河北止務 來歷與孫家止務同。紙務屯分村,此村靠近烽煙墩臺,取名煙墩紙務。中華民國時,煙墩紙務以紙務河為界分為兩村,該村於河北,故稱河北止務。

姬家止務 來歷與孫家止務同。紙務屯分村,此村姬姓為莊頭,取名姬家紙務,習稱姬家止務。

王家止務 來歷與孫家止務同。紙務屯分村,該村王姓人多,取名王家紙務,習稱王家止務。

姚家止務 來歷與孫家止務同。紙務屯分村,該村姚姓最多,取名姚家紙務,習稱姚家止務。

宋家止務 來歷與孫家止務同。紙務屯分村時,此村宋姓戶大,故名宋家紙務,後習稱宋家止務。

孫家止務 元時此地為紙坊。明初,山東冠縣民孫、宋、姚、王、陶等姓隨燕王掃北到此落戶建村,名紙務屯,清康熙年間分村,此村孫姓首戶,取名孫家止務。因“紙”、“止”同音,習稱孫家止務。

小羅屯 來歷與大羅屯同,咸豐年間,從羅家屯分出,名小羅屯。

大羅屯 清乾隆年間,此地羅姓建村,名羅家屯.清咸豐年間,又分為大、小兩村,該村取名大羅屯。

蔣辛屯

程辛莊 清光緒年間,陳姓於此落戶建村,取名陳辛莊,後程姓遷入併成大戶,更名程辛莊。

大窯上 元時已成村落。相傳,明燕王掃北時曾火燒此村,後又重建,名為火燒屯。因村民忌此村名,又恰逢村中有幾戶經營磚窯,便於明末改名大窯上。

楊簸箕莊 明末,有楊、程、張三家於此落戶建村。因楊姓為首戶,取名楊辛莊,又因楊姓編制簸箕頗有名氣,於清乾隆年間,改稱楊簸箕莊。

河北吳村 傳為吳姓所建,名吳村。明初,有趙、李、王等姓遷入。此時,村中吳姓已無。但村名未改。清初,分為南吳村和河北吳村,後箭桿河流經此地,致使兩村外遷遠離,此村位於河北,故名河北吳村

北頭百戶 村名來歷與北三百戶同。明燕王掃北時,有強、杜等姓從南京遷此立莊,因此地原為第一百戶所,故名頭百戶。清順治年間,滿族王氏遷入成為莊頭,改村名頭擺虎。因南鄰楊簸箕莊認為與已不利,在村北建一打虎廟,至此頭擺虎莊複名頭百戶。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北頭百戶。

北三百戶 元世祖遷都燕京(今北京)後,曾於此地屯兵,設百戶所,此為第三百戶所。明燕王掃北時,有山西洪桐縣民焦、杜、師等姓遷此立莊,村名仍沿用三百戶。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北三百戶。

王店子 明永樂年間建村。因村中王家開店,故名王家店。村附近原有金來坨、馬神廟兩村,因村小常遭偷搶,於清初併入王家店,三村合一改名王店子。

北李莊 原李晉王之裔,率眾歸明,於此給閒地一區,以養其家口,後成村落,名為李晉王莊。清中葉簡稱李莊。1982年地名普查時,因縣內重名,改為北李莊。

蒼頭 相傳,此為奴隸居住之地,故稱蒼頭。後成村落,村名未改。

嶺子 唐王東征於此地扎有前、後營盤。後成村落,故有前營、後營兩村,前營為漢民,後營均系回民。後營財主安羅山因鑄假錢被抄,安氏變回民為漢民,領其眷屬遷到前營落戶,遂得村名領子,後改為嶺子。

梁家務 傳為梁姓所建,故名梁家務。唐薛仁貴徵東時,曾於村西築古城一座,村貌日盛,至貞觀年間又有翁、程、張等姓相繼遷入。遼時,已成較大集鎮,後因淑陽建鎮,致使該村發展遲緩,但村名沿用至今。

大荒莊 明嘉靖年間,王、麻、週三姓於此建村,因周圍土地荒蕪,雜草叢生,便取名荒莊。後來,為區別縣南荒莊,更名大荒莊。

百家灣 此村臨水,唐時聚居百家,後因泛紅淪入水中,形成曲臂河灣,故得名百家灣。今百家灣村,為元時所建,因座落在百家灣邊上而得名。

後建各莊 清中葉,董姓等幾家從建各莊遷出,在村北另建新村,取名後建各莊。

前建各莊 據傳於明洪武年間董姓所建,原名箭桿莊。清初,取其諧音,稱建各莊。清中葉,因建後建各莊,故改為前建各莊。

王莊子 乾隆年間,有劉、牛、趙三姓在此建村,初名小百家灣。後因臨近唐王點將臺,便改稱王莊子。

雙營 元世祖遷都燕京後,此為屯兵軍府所,設有東、西兩營,明初,有高、馬、陳等姓隨燕王掃北來此立莊,得名東營和西營,後並一村,更名雙營。

前駱駝港 原有一土崗緊靠蕭後運糧河,遼時常有運駱駝的船隻於此暫住,故稱駱駝港,後成村落,名駱駝港。明初,因建後駱駝港村,遂改名前駱駝港。清初,由於村址低窪,南遷一里。

小朱莊 康熙年間,一朱姓在此建莊,名小朱莊。後與前駱駝港合併,稱前駱駝港後莊。1961分村,仍稱小朱莊。

小尹莊 明崇禎年間,尹姓在此落戶建村,因村小,得名小尹莊。

北四百戶 來歷與北三百戶同。明洪武年間、庹、楊、賀、張等姓隨燕王掃北來此立莊,因屬地四百戶所,得名四百戶。1982年更名北四百戶。

聞莊 明嘉靖年間,聞姓在此落戶建村,故名聞莊。

打鵏戶 此地原低窪積水,雜草叢生,常有地鵏鳥於此棲息,初詹氏在此落戶,以打鵏鳥為業,至元初形成村落,人稱打鵏戶。

小祁莊 清雍正年間,賈姓在此建村,取名小新莊子。清中葉,從大祁莊遷入祁姓一家,漸成大戶,遂更名小祁莊。

祁羊店 清初,由祁氏所建,取名祁家莊,後稱大祁莊。清乾隆時,村東又有回民在道旁開設羊店,漸成兩村,道東為大羊店,道西為小羊店。抗日時期,三村合併為祁羊店。

姬莊 清初,姬、楊、馬三姓在此建村,時姬姓為首戶,故名姬莊。

匠莊 順治年間,沈氏三兄弟隨清軍入關,在此落戶成村,且三人都是木匠,故名匠役莊,後簡稱匠莊。

撓子莊 清咸豐年間,有外國傳教士在此設天主教堂,後教民遷來漸成村落,人稱“毛子莊”,後取諧音為撓子莊。

北五百戶 村名來歷與北三百戶同,有馬姓隨明燕王掃北到此立莊,因位排第五百戶所,故名五百戶。1982年更名北五百戶。

北六百戶 村名來歷與北三百戶同。明洪武時,陳、馬、楊姓隨燕王掃北到此立莊,因該地原為第六百戶所,故得名六百戶。1982年,更名北六百戶。

小馬房 清康熙年間,有李、稿二戶從大馬坊遷出立莊,取名小馬房。

大馬坊 元世祖遷都燕京後,曾在此屯兵牧馬,時此地建有馬棚。明洪武年間,有李姓隨燕王掃北在此立莊,初取村名大馬棚,後改大馬坊。

後場 原為北六百戶村後場院,初有看場人居住。清中葉,漸成村落,得名後場。

蔣新屯 明初,蔣姓於此落戶建村,取名蔣家辛屯,清中葉,改稱蔣辛屯。

趕水壩 順治年間,有李姓三戶在此建村,因無子,人稱三絕戶村。後有十戶相繼遷入,因村屢被水圍,村民趕水疊壩,遂得名趕水壩。

凌家吳村 清初,常、王、良三戶在此居住。有祖居長白山凌家溝的滿族淩氏隨清軍到此落戶,因東臨河南吳村,遂取名凌家吳村。

河南吳村 來歷與河北吳村同,清初,該村從吳村分出,因位於箭桿河南,取名河南吳村。

郭辛莊 此地原為西汪莊,清咸豐時,有郭姓一家在莊旁建村,名郭辛莊,後因郭姓繁衍成大戶,故兩村合稱郭辛莊。

渠口鎮

榮各莊 遼時,有邳、張兩戶從漁陽院遷此立莊,起名紫陽院。後為求榮華富貴,於清中葉改為榮各莊。

西魏各莊 來歷與東魏各莊同。解放前夕魏各莊分村時,該村居西,名西魏各莊。

東魏各莊 元代,此地已由魏氏建成村落,名魏各莊。明燕王掃北時,馬、羅、彭、李等姓從南京到此落戶,後魏姓已絕,但村名未改。解放前夕分為兩村,此村居東,名東魏各莊。

槐園 原為東漢漁陽太守張堪的花園,後花園已無,但遺留古槐卻枝繁葉茂,因此得村名槐園。新中國成立前夕,與漁陽院合併為一個行政村。

漁陽院 東漢漁陽太守張堪,曾在此建別墅一處,人稱漁陽院。後成村落,亦稱漁陽院。

小七里莊 清末,趙姓從七里莊遷出於此立莊,取名小七里莊。

大七里莊 明燕王掃北時,趙氏三兄弟從南京到此建村,取名麒麟莊,明末取其諧音七里莊。因小七里莊建,遂改稱大七里莊。

北張莊 清中葉,張、季兩家於此立莊,名張季莊。後張姓戶大,改名張莊。1982年更名北張莊。

青戶莊 建於清初,當時僅十幾戶人家,企望將來達到百戶,遂取鄰村青寺的“青”字,定名青百戶莊,後簡稱青戶莊。

唐屯 明末,唐、賈兩家在此建村,起名唐賈屯。後稱唐屯。

青寺 隋唐之際,村西建廣嚴寺一座,寺僧環海聚徒多行不法,民稱“黑寺”。環海被殺後此地成村,取名青寺。

西河頭 清光緒時,已有村落,時村南窩頭河內貨船如梭,後金莊於村東河上建橋一座,運輸船隻因橋洞太低穿不過去,只能到此停船卸貨。至此,該村成為最西端的貨運碼頭,人稱此地西河頭。該村由此得名。

大魯家口 來歷與東魯家口同。1949年魯家口分村時,該村為大魯家口。

東魯家口 傳為魯氏所建.因西有渠口,取名魯家口.明燕王掃北時,有薛、宋兩家從山東遷入,但魯姓已絕,村名仍稱魯家口。1949年分為兩村,此村居東,名東魯家口。

戴家閣 後漢時,戴姓居此。因村內建觀音閣一座,故名戴家閣。

牛濟河 遼時,此為蕭後運糧河碼頭,有牛姓官員於此掌管殺牲祭祀河神之事,後人煙聚居成村,名牛祭河。明時改成牛濟河。

小高坨 清末,有尤、劉兩家從寶坻縣八門城遷居此地,因地處高臺,西有大高坨村,故名小高坨。

王劉圈 東漢漁陽太守張堪,在渠口以西辦農場時,此地有村名圈裡。洪武年間,王劉兩姓從南京小瀛洲遷此定居。清初,分為王家圈和劉家圈。解放後,兩村合併為王劉圈。

邵莊 元時已有村落。永樂年間,邵家兄弟三人奉詔從湖南邵陽遷居此村,漸成大戶,改名邵莊。

店子務 金時,店宅務官員在此經管官房地基,徵收官錢,逐漸成村,人稱店宅務。後為店子務。

康莊 永樂年間,康氏三兄弟從山東逃荒到此立莊,起名康莊。

金莊 燕王掃北時,金氏兄弟二人從南京逃荒至此落戶建村,起名金莊。

炭戶莊 明末建村,因村中有座“仙人觀”廟,故起村名仙人觀。順治年間,給皇宮燒炭的幾家李姓旗人遷入此村,便以其職業改名炭戶莊。

高山莊 清中葉,高氏於此立莊,名高辛莊。清末,村東、西各出現一個與村正道相對的豁口,村民意以高山擋豁,以圖吉利,遂改名高山莊。

韋各莊 此地原有七里莊河.明末,周、高兩家在此以渡船為生,因兩姓恰與“舟”、“篙”諧音,尚缺船“桅”,便取“桅”的諧音,定村名韋各莊。

邱莊 明末,邱氏一家於此落戶建村,起名邱莊.后王姓遷入,邱姓已絕,仍沿用其名.

盧莊 金莊佟姓佃戶盧氏在此建村,起名盧莊.

許莊 明末,有許氏從寶坻縣圈子村遷此落戶建村,起名許莊.

北渠口 村名來歷與渠口同,因村處渠道北口,故名北渠口.

三岔口 村西原有一河在此分支,形成河岔.明中葉,有張氏於此建村,因南臨北渠口,故名三岔口.

小圈 清中葉,有王姓從王家圈遷此建村,因位於王家圈北,故名北圈。後有許姓從許莊遷入,於清末繁衍成大戶,便改稱許圈,後又稱小圈。

東梨園 來歷與西梨園同,該村在東,稱東梨園。

西梨園 東漢漁陽太守張堪,於此闢為梨園,後成村落,名梨園。清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村東王家固考中貢生,村西劉曉延亦中舉人,兩家不睦,故分村為東、西梨園。此為西梨園。

孫各莊 遼時於此建塔兩座。元末,車、鄭兩家在此建村,名雙塔寺。明洪武年間,孫姓一家遷入,漸成大戶,清初改名孫各莊。

溫莊 明末,有溫、王二人逃荒至此,見有土井一眼,遂於此落戶建村,名溫王店,後簡稱溫莊。

魏家灘 原為河灘地。元末,有魏氏在此建村,取名魏家灘。

小河各莊 明末,有丁、卜、葛、駱四戶在此建村,因處蕭後運糧河與青龍河兩河之間,又鄰河各莊村,故名小河各莊。

宣教寺 隋唐之際,此地建寺院一座,名宣教寺。初有幾家佃戶經營香火,後漸成村落,取名先有寺。唐中葉,佛教宣傳日盛,遂改名宣教寺。

閻胡套 明萬曆年間,有閻、胡兩家在此建村,因在和套內,取名閻胡套。

渠口 據香河舊志載,東漢漁陽太守在此地組織開渠種稻,因該村處於水渠南口,故名南渠口,後簡稱渠口。

譚家務 宋宣和年間,有譚氏在此落戶建村,冠以姓氏,取名譚家務.

蔡莊 清光緒年間,蔡姓於此建村,故名蔡莊.

黃沙務 據傳,隋末唐初,此為古戰場,因戰時地上沙飛蔽日,後建村,取名黃沙務.

卸甲莊 相傳,隋末唐初羅成在此與敵軍交戰,因寡不敵眾,而丟盔棄甲。後此地形成村落,取名卸甲莊。

固莊 明初建村,因村址建在凸崗處,取名古莊。清乾隆年間,淤泥河改道,村遭水圍,恰似古字添框,村民為求吉祥,免除水患,遂改名固莊。

竇莊 村名來歷與韓莊同。韓竇莊分為兩村後,因此村竇姓為首戶,故名竇莊。

韓莊 清順治年間,有旗人韓、竇兩姓隨清軍入關,在此落戶建村,取名韓竇莊。後分為兩村,該村韓姓為大戶,故名韓莊。

躲各莊 乾隆年間,該村東鮑邱河為香(河)寶(坻)縣界,一座九孔石橋將兩縣連接。時河東(屬寶坻縣)韓竇莊王氏逃避官租,躲到河西(屬香河縣)築室匿居。後韓竇莊民紛紛效仿,相繼而至,遂成村落,稱為躲各莊。

石虎辛莊 相傳,隋末羅藝鎮守北平時,曾卜塋於此。後有李、陳兩戶在此看墳,漸成村落。因墳前有石虎、石人、石馬等物,村民選石虎為冠,便取名石虎辛莊。

錢旺鄉

袁官屯 傳明初有位官人名袁茂,攜家眷於此落戶,後成村落,故名袁官屯。

大高坨 傳咸豐年間鬧水災,使此地形成黃土高坨,後坨上形成村落,取名高坨。清末,小高坨村健,改稱大高坨。

義井 唐初已有村落。傳唐王徵高麗至此,軍馬渴甚,忽掘見井及石槽,水清且甘,足一軍之用,故稱此井為義井。村由此得名。

焦康莊 該村系蕭後運糧河北岸,常有腳伕於此聚居。元時形成村落,人稱扛腳莊。明末,官宦張進齊居此,因忌其名據諧音改稱康(扛)家莊和焦(腳)家莊。1938年兩村合併,名焦康莊。

富各莊 清初,旗人趙、李等姓隨清軍到此落戶立村,為祈求富有,取名富各莊。

成自務 傳為程姓所建,名成自務.明初,又有閻、王、焦、白等姓隨燕王掃北到此落戶,後成姓已無,但村名未改。

大六王莊 元末已成村落。明燕王掃北時,有六個王爺帶兵於此歇息。遂得村名六王莊,後小六王莊於清末建村,則改名大六王莊。

小六王莊 清中葉,六王莊人勾玉唐,遷此立莊,取名小六王莊。

大河各莊 遼末,此村處於蕭後運糧河與青龍河之間,便得名河各莊。明末,小河各莊建,亦改名大河各莊。

達古莊 明燕王掃北時,此為東營營盤,後成村落,故名東營。清初,因村西建郎莊,村民忌諱,謂之“狼怕打鼓”遂改名打鼓莊,後簡寫為達古莊。

東馬家窩 相傳,唐代牛姓在此建村 ,名牛家莊。清中葉,牛姓僅剩一戶,後因火災,闔家遷至成自務落戶。至此,牛家莊改名東馬家窩。

西馬家窩 原為蕭太后運糧河北岸的囤糧碼頭。遼末形成村落,名碼頭。傳此地多沙,行走艱難,時常臥馬誤車,遂稱此地為馬來臥,明時演變為馬家窩。清末,與郭家莊、賀家莊合併一村,又因東馬家窩建村,故改稱西馬家窩。1962年,分姜吳街、後大街、和平街、西大街四個行政村。

土堡子 村北原有一大黃土崗,明永樂年間朝官付家於此立墳,派李姓家奴看管 ,後周氏遷來成村,取名土堡子。

田賈莊 明永樂年間,一武秀才田雍在此建村,名田莊,後田雍盟弟文秀才賈氏在村東落戶建村,名賈莊。1949年兩村合併,稱為田賈莊。

馬房頂 原為馬家墳地,初有看墳者居住,後孫、趙兩戶來居,明末漸成村落。因村建於墳旁高崗,得名馬墳頂。順治年間,齊姓遷入,遂改名馬房頂。

北劉莊 明洪武年間,山東季姓一家逃荒來到淑陽鎮劉莊落戶,一年後遷至此地成村,亦取劉莊為名。後來,又有張、王等姓遷入,但村名未改。1982年地名普查時,系縣內重名,改稱北劉莊。

袁莊 明時,此為帝王給公主作聘禮的胭粉地,四角築土牆為界,不納皇糧。經營此地的管家姓袁,故名袁莊。

錢旺村 明永樂時,平氏在此立莊,名平旺莊。順治年間,有錢姓幾家隨清軍入關,在莊東落戶,時此地有馬棚四所,得名馬房四。清末,錢姓已成大戶,更名錢家馬房。1938年,兩村合併,取名錢旺村。

安頭屯 劉宋

黃莊 明永樂時,黃氏一家從南京遷此建村,得名黃家莊。後簡稱黃莊。

顧家屯 明初,此地已有村落,名北務。康熙年間,李八侯謀反,罪在滅村,時其兄白馬李七侯在朝聞訊送信,使村民倖免於難。為紀念李七侯顧家之意,更名顧家屯。

東口頭 東口頭來歷與何家口頭同.明初,武姓在此建村,名武家口頭,因在西口頭東,遂於清光緒年間,更名東口頭.後有蘇家口頭(前口頭)、餘家口頭(北口頭)併入,仍稱東口頭。1962年東口頭再次分前、北兩個口頭村

商汪甸 相傳,燕國君死於此地,得名傷王甸。後村民忌諱“傷”字,又借村周圍地窪多水,更名商汪甸。

東興隆莊 康熙年間,杜、姚兩家建村,為求興隆昌盛,取名興隆莊。1982年改東興隆莊。

趙營莊 洪武年間,百戶趙文通一家於此建村,取名趙營莊。

東太平莊 清初,該村屬商汪甸,也稱西小莊。光緒年間,有一叫郭恩普的當上皇糧莊頭,西小莊從商汪甸析出,(求太平無事),取名太平莊。1982年改名東太平莊。

孫營莊 燕王掃北時,該村由千戶孫年所建,取名孫營莊。

楊營莊 來歷與韓營莊同。該村由楊姓另立,名楊營莊。

韓營莊 唐代,該村由營氏所建,名營莊。後韓姓從山東遷居此村,宗族繁衍,遂成大戶,故單獨立莊,取名韓營莊。

西口頭 遼時,蕭後運糧河長在此決口,人稱此地為口頭。明嘉靖年間,何姓在此落戶建村,名何家口頭。因在武家口頭西,便於清光緒時更名西口頭。

龐營 元世祖遷都燕京後,此地為屯兵營盤。明初,龐姓於此立村,取名龐家營,後簡稱龐營。

前獨立莊 明燕王掃北時,有何、李、趙三姓從山東遷此建村,因建在獨立莊前,取名前獨立莊。

後獨立莊 元代,一吳姓翰林攜家僕到此立莊,名獨立莊。明初,前獨立莊建,此村更名後獨立。

小青莊務 清乾隆年間,有翟姓一家從青莊務遷此居住,並與劉宋張氏、渠口喻氏一起立村,因臨近青莊務,遂名小青莊務。

大青莊務 洪武年間,孟、程、裴、闞四姓隨燕王掃北鑄打兵器,後於此落戶建村,因村外青草荒地之中,得名青莊務。後小青莊務建,遂改稱大青莊務。

鐵佛堂 傳東漢中葉,發大水衝來一尊鐵佛,村民為其建洪濟寺一座,故村得名鐵佛堂。又傳,鐵佛欲去東光縣,村民挽留不成,便用鐵鏈鎖住一臂,也未能如願,鐵佛掙脫離去,僅留一臂。但村名未改。

前彭家務 元時,彭氏於此建村,名彭家務。康熙年間,後彭家務建,便更名前彭家務。後彭姓戶絕,村名未改。

小店子 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民張氏遷此建村開店,取名店子上,因該村建在河兩汊間的高坨上。外延受限,致使富戶遷離。到1945年改名小店子。

後彭家務 清初,有竇、李兩家從彭家務遷此建村,初名後小莊。清康熙年間,莊姓遷入遂成大戶,更名後彭家務。

黃院 相傳,此處有皇姑庵一座,內有皇家女修行,後庵旁形成村落,明皇姑庵。據說皇姑死後葬於村西,為防盜墓又改名黃家院,後稱黃院。

南劉莊 明初,劉姓從山東至此落戶建村,名劉莊。1982年更名南劉莊。

南王莊子 清中葉,王、莊兩姓在此建村,名王莊子。1982年地名普查時系縣內重名,故改稱南王莊子。

後井亭 明中葉,馮姓在此立村,因位於金雞店(後改金辛莊)南,井亭(即中井亭)之北,故稱金雞亭。清中葉,更名後井亭。

前井亭 嘉靖年間,王、莊、劉三戶在此建村,名小莊子,後小店子張姓遷入成為大戶,改名張辛莊。清中葉,更名前井亭。

中井亭 相傳,該村有一井,水甜爽口,村民為井修亭,故村名井亭。因南有前井亭,北有後井亭,故取名中井亭。

金辛莊 明初,有劉、周、楊三姓從山東逃荒至此建村。時村北有一土崗,名臥龍崗。相傳崗上晨有金雞鳴啼,故取村名金雞莊。清末改名金辛莊。

石辛莊 清乾隆年間,由石、殷兩戶在此立莊,名石殷莊。後取諧音更名石辛莊。

孫家莊 洪武年間,正千戶孫英,帶尹、曹、陳三戶傭人於此建村,取名孫千戶。後孫英被殺,更名孫莊子。1962年改稱孫家莊。

安頭屯 唐末已成村落。該村有一李存孝,後為晉王李克用養子——十三太保。相傳其父原為墳地一石人,李存孝幼時怒將石人之頭打落。待李回家祭祖時,又給無頭石人重新安頭,故得村名安頭屯。1962年,分為一大隊、二大隊、三大隊、四大隊4個行政村。

中營 隋時,已成村落,名萬年香。唐王東征時,在村北紮營,遂名中營。

劉慶莊 元時,已有村落,因臨近蕭後運糧河,一次漲水官船入村,贈一石磬和一旗杆,故得名留磬莊。後據諧音改為劉慶莊。

慶功臺 相傳,北宋時已有村落,村東建有楊家將的點將臺和練兵場。擊退契丹兵後,皇封點將臺為請功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在請功臺設壇,改名慶功臺。

程官屯 明初有村,名陳各莊,後程、關兩家成為大戶,便改稱程關屯。清中葉,程姓有人在朝為官,又改為程官屯。

小陳莊 清中葉,陳姓從八戶搬到辛立屯落戶,後因墳地之故,又遷此地另立新村,取名陳辛莊,後改稱小陳莊。

八戶 戰國時,此地已有村落,名興隆鎮。後因戰爭僅倖存八戶,重建時便起名八戶。

北務屯 該村南原有青泉寺的南務屯。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因地震起火將村莊和寺院燒燬,村民遷此建新村,取名北務屯。

辛立屯 明末,滿族新氏從東北遷此落戶建村,因臨北務屯,遂名新立屯,後改成辛立屯。

倪莊 永樂年間,倪守謙太守在此建莊院一所,後成村落,取名倪莊。

東張莊 明末,吳三桂手下將領張氏與大刀將邳克能交戰,兵敗身亡葬於此地,其後裔從通縣東壩遷此立村,取名張莊。1982年改名東張莊。

馬莊 清初,馬姓從關東逃荒至此,以賣油餅為生,取名馬家莊,1956年簡稱馬莊。

王家務 元時建村,初為東圍場,明時此為貢地,因由王姓經營,得名王家務。

德幸莊 清末,已有村落,因村址建在廢河的河心,得名河心莊。後取諧音,改成德辛莊。

小劉莊 清初,山東大周莊周姓逃荒至此,租神機馬房劉家土地耕種,成村後起名劉莊。1982年改名小劉莊。

西太平莊 明燕王掃北時,小米屯(原屬香城鄉)被毀,該村李姓移居田各莊,因遭歧視,遂與田各莊程氏一起遷此建太平莊。1982年地名普查時系縣內重名,便改名西太平莊。

東王各莊 來歷與西王各莊同。1947年分村時居東,稱東王各莊。

西王各莊 元末,有王姓二弟兄建村王各莊。永樂年間,又有山東大柳樹村高、周兩家遷入該村。1947年土改時,分為兩村,此村居西,改稱西王各莊。

南孫家莊 明萬曆時,孫氏在此建孫家莊。1982年改名南孫家莊。

荊莊 明燕王掃北時,南京小瀛州荊姓遷此成為首戶,取村名荊莊。

大田 洪武年間,楊姓在此建村稱小楊莊。後林停口李氏遷此落戶,由於村周圍地勢低窪、故改小楊莊為大灘。解放前夕,改稱大田。

幞頭屯 遼代,蕭後運糧河流經此地,初有翟姓老者搭棚擺渡,名翟家鋪。後因該村多出官吏,其頭上均繫有幞巾,故於明永樂年間改名幞頭屯。

吳莊 乾隆時有吳氏在此建村,取名吳莊。

尹莊 道光年間,尹氏在此立村,取名尹莊。

北村 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高姓到此落戶,因在幞頭屯北,故取名北村。

劉宋 傳說北宋末年,金擄微、欽二帝於此村留住,得名留宋。時微宗作《望仙鄉·杏花》一詩,該村又稱望仙鄉。清雍正時,取諧音,改寫成劉宋。

五百戶鎮 鉗屯

高辛莊 清中葉,有高氏在朝為官,因有功績,朝廷於此賜地二百四十頃,由佃戶辛氏掌管耕種,後成村落,得名高辛莊。

仉村 永樂年間,孔氏從山西遷此立莊。後於村中修小廟五座,排列好似鳳凰展翅,便取名鳳凰村。清道光時,因仉姓遷入,取名仉村。後仉姓已無,但村名未改。

曹莊 此地原曹姓場院。明初,有民定居,漸成村落,得名曹場,後稱曹莊。

興隆莊 乾隆年間,有七戶人家在此落戶,力求吉祥興旺,取名興隆莊。

夏辛莊 燕王掃北時,催糧官夏石猴於此建村,時夏家有寬敞場院,故名夏場莊。清末,改稱夏辛莊。

南蔡莊 此地原為騾子王村王家菜園。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何姓三家於此看園種菜,初名菜何村,後改為蔡莊。1982年更名南蔡莊。

騾子王 明初,已有村落,名王家莊。崇禎年間,村有王員外(名朝恩),其家餵養九十九頭騾子,便得名騾子王。

黃營 唐王徵東時,此地扎有營盤,後黃姓遷此立村,名黃家小營,後簡稱黃營。

六百戶 遼應歷六年(公元956年)已有村落,因村中有塔,遂名塔屯。清初,淩姓遷入成為莊頭,便改為六百戶。

西張莊 燕王掃北時,張姓於此建村,名張莊。後因村中趙家開香鋪,曾稱香鋪張莊。1958年。為與香城屯鄉張莊區別,改名西張莊。

土山 嘉靖時,丁姓於此建村,名丁家莊。清初,村遭洪水沖毀,村民遷至高崗重建新村,便以地勢取名土山。

四百戶 明萬曆時,由史姓等八家所建,名史家務。清初改稱四百戶。

三百戶 明嘉靖年間,已成村落,時村西築有防洪堤壩,形似牆壁,由此得名洪壁屯,清初改稱三百戶。

馬各莊 明中葉,有吳、馬兩戶人家,從馬各莊(今七百戶)遷出,在此另立新村,取名小馬各莊。清初,大馬各莊改名七百戶,此村則稱為馬各莊。

七百戶 元代,此為屯兵牧馬場.明燕王掃北時,吳姓從山東樂陵縣大吳莊遷此建村,名馬各莊.後因建小馬各莊,便改稱大馬各莊.清順治時,旗人遷入併成為莊頭,遂改名七百戶.後分東七百戶河西七百戶兩個行政村.

頭百戶 明燕王掃北時,有周姓從安徽徽州遷此佔產立莊,因元世祖屯兵曾在該地設第一百戶所,故名頭百戶.

後馬房 來歷與前馬房同.因該地原為後馬棚,立莊便稱後馬房.

前馬房 元世祖遷都燕京後,曾在此屯兵養馬,建有前、後兩個馬棚,此為前馬棚。明燕王掃北時,有百姓佔產立莊,故名前馬房。

孫小營 明永樂年間,孫姓三戶從南京遷此建村,因村小又臨龐家營,故以姓氏起名孫家小營,後簡稱孫小營。

八百戶 來歷與九百戶同。明燕王時,趙氏遷此立莊,名八百戶。清中葉,又有雁翎莊併入,仍名八百戶。

十百戶 來歷與九百戶同。河南薛、鄭兩姓遷此地(原第十百戶所)落戶。故名十百戶。

九百戶 元世祖遷都燕京後,在此屯兵為第九百戶所。明燕王掃北時,山西洪洞縣民李氏遷此立莊,便取名為九百戶。

五百戶 唐代建村,明龍子務。元中葉,該村前設屯兵百戶所。日久年深,此處漸成五百戶村。清末,趙氏又於五百戶村西立莊,名小趙莊,民國時,龍子務、五百戶、小趙莊合為一村,便沿用五百戶為村名。

劉莊 清初,楊、賈、黃、韓等十二戶在此居住,因均屬神機馬房劉家佃戶,故名劉莊。後與霍辛莊、趙莊合併為霍劉趙村。

趙莊 清初,孫、朱、雷、等姓從山東逃荒到此,租種下伍旗趙家耕地,因均是趙家佃戶,故取名趙莊。後與霍辛莊、劉莊合併為霍劉趙村。

霍辛莊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霍姓在此落戶,故名霍辛莊。後與趙莊、劉莊合併為霍劉趙村。

南張莊 順治時,神機馬房(今屬武清縣)張姓佃戶在此居住,人稱馬房張莊,又名旗人張莊.清末簡稱張莊.1982年改稱南張莊.

南周莊 清初,有周姓於此建村,名周莊.1982年地名普查時,系縣內重名,改名南周莊.

南石辛莊 燕王掃北時,山東石家樓石氏不辭辛苦來此立村,名石辛莊.1982年更名南石辛莊.

田各莊 洪武年間,有田、王(回族)等姓從南京遷此立莊,名田王莊。清初,回民王氏反回教為漢民,遷到北務屯落戶,遂更名田各莊。

香椿營 永樂二年(1404年),回回火器營吳、王、李、馬、常五員戰將在此建村。因此地原有數株香椿樹遮陰蔽日,故命村名為香椿營。

董家灣 清初,董姓於此建村,時村東有一泓積水,上下不通,故以姓氏起名董家灣。

於辛莊 清中葉,於氏在此落戶,艱辛耕種,聊以餬口。後成村落,取名於辛莊。

二百戶 相傳,此地有寺一座,因寺西有民散居,村址形似羊角,遂名羊角莊。明初,有山西洪洞縣民楊、宋兩家遷入,至順治時,又有李姓旗人落戶此村,遂更名二百戶

後家灣 燕王掃北時,後姓從湖北遷此建村,因村在青龍灣畔,故名後家灣。

茅草店 清中葉,已有村落,名太平莊。道光年間,有一南方文墨書生夜宿該村,見環村荒草悽悽,曰:“此乃茅草店也”,遂改村名茅草店。

紅廟 明初,毛、李、董三戶在此建小廟一座,門窗皆紅,人稱紅廟。後成村落紅便成村名。

李辛莊 清初,李姓從寶坻八門城遷此立莊,取名李辛莊。

前延寺 清初,聖延寺陳姓幾家遷此立村,因地處聖延寺村前,取名前延寺。

賈莊 清中葉,賈姓於此建村,起名賈莊。

坨子 明初,有張、常兩家在此建村,因村址建在大沙坨子上,得名坨子上。後簡稱坨子。

窩頭 此地原有一圓錐形高坨,狀如“窩頭”(玉米麵餑餑)。明時,李姓到此建村,起名窩頭。

起河屯 該村旁有一死河汊,人稱“死河”,遂名死河屯。清中葉,村民忌諱“死”字,更名起河屯。

西延寺 來歷與東延寺同。新中國成立前夕,聖延寺分村時,該村位西,名西延寺。

東延寺 隋時,已成村落。傳唐太宗東征得勝而歸,經此建寺留名,取聖德無邊之義,賜名聖延寺。村名遂為聖延寺。解放前夕,該村分為兩村,此村居東,名東延寺。

葉屯 燕王掃北時,葉姓從山東鄴縣遷此立莊,名葉家屯。清末改稱葉屯。

池屯 燕王掃北時,池姓從山東遷此建村,名池家屯。清末簡稱池屯。

張莊 燕王掃北時,成姓遷此立莊,起名阜成屯。清咸豐年間,張姓莊頭遷入,遂改名張莊。

尚店 明末,李姓從平谷縣遷此建村,因村坐落在運河堤下柳林邊,故名河柳村。傳清乾隆帝下江南,途經此村夜宿,改名尚店。1972年,興隆莊、劉宋莊併入該村,仍名尚店。

雀林院 相傳,此地有座廟宇,院內林密枝茂,百鳥棲息,故寺院得名雀林院。明初,廟旁有民定居成村,亦名雀林院。

西劉莊 永樂年間,劉姓從山西洪洞遷此建村,名劉莊。民國時,小雀林院併入此村。1982年地名普查時系縣內重名,更名西劉莊。

趙屯 燕王掃北時,趙姓在此建村,取名趙家屯。後簡稱趙屯。

草寺 舊傳,唐代此地有寺一座,前殿供養一靈芝仙草,得名靈芝寺。明初,有李氏從劉莊遷寺旁居住成村,取名草寺。

鉗屯 燕王掃北時,董姓於此建村,名董家屯。順治年間,太監鉗氏來此落戶,改名鉗屯。

荒凌莊 遼時,該村周圍荒草叢生,得名荒莊。後為與蔣辛屯鄉荒莊區別,改名南荒莊。清中葉,六百戶淩姓守墳人又在村旁建凌莊。到1958年凌莊併入南荒莊,遂改荒凌莊。

南太平莊 清初,有王、李、代、葛、方五戶遷此落戶,渴望太平,起名太平莊。1952年與雙街合稱雙太莊,1962年分村仍稱太平莊。1982年改名南太平莊。

東雙街 清初已成村落,因村內只有小街兩條,故名雙街,1952年與太平莊合併,稱雙太莊,1962年,兩村分開,該村仍名雙街。後為區別武清縣雙街,改名東雙街。

刑家營 燕王掃北時,邢氏在此建村,得名刑家營。

西王家務 明初,王、張兩姓於此落戶,因王姓為首戶,取名王家務。1982年更名西王家務。

吳打莊 原為打漁莊和吳辛莊兩個村.打漁莊建於明中葉,因村名多以打漁為生而得名.吳辛莊於清順治時吳姓所建,便以姓氏命名.1947年兩村合併,得名吳打莊.

前土門樓 來歷與后土門樓同.土門樓分村,該村在前,故名前土門樓.

后土門樓 明初,此地已成村落,因村內有古寺山門一座,得名古門樓.清時門樓倒塌,易名土門樓.後分兩村,因此村在後,故名后土門樓.

李莊 遼時,為李氏所建,取名李莊.

安平鎮

成辛莊 乾隆年間,成氏一家從阜成屯(今張莊)遷此立村,取名成新莊。後寫成成辛莊。

小友垡 清初相傳,有兄弟二人在此一高埂上立村,名埂子上。後分立門戶,兄弟間互讓土地、財產,遂更名友垡。1923年分為兩村,此為小友垡。

草沙河 明末建村,因靠運河地多沙土,遂名小沙河。1955年,為別於武清縣小沙河村,更名草沙河。

延福屯 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民周、馬、成、李等四家奉詔至此立莊,取福祿綿長之義,定名延福屯。1962年分為一大隊、二大隊兩個行政村。

謝屯 明中葉,謝姓在此立莊,取名謝家屯。清中葉簡稱謝屯。後謝姓遷出,村名未改。

趕古莊 清中葉,此村建三官廟和五道廟,意為驅妖逐鬼,故名趕鬼莊。後村民忌諱“鬼”字,更名趕古莊。

扁城 相傳,明嘉靖時,此地為相國嚴嵩別墅,嚴家小姐常去花果園(今安平四街)遊玩,遂於沿途修兩道護牆,以防百姓窺視,因形似城牆,呈扁形,人稱扁城。明末,此成村落,故名扁城。

安平 相傳,唐術宗徵東至此,風沙陡起蔽日,因而駐防.待東征歸來,於此建大雲寺一座以鎮之,賜名安平.後寺旁形成村落,亦名安平.後分為一街、二街、四街、後莊、東莊五個行政村。

甘露寺 相傳,運河套內有寺院一座,名甘露寺。後寺旁形成村落,以寺作名。因該村常遭水害遷至現址,仍用原名。

周莊 洪武年間,南京水溪門外髒水橋人周氏,隨燕王掃北來此立莊,取名周莊。

西賈莊 初為賈氏所建,名賈莊。明初,張、馬等姓遷入,賈姓戶絕,村名未改。1982年改名西賈莊。

曹店 清初,曹氏在此開店,人稱曹家店。順治時,李姓從聖延寺遷此落戶成村,仍名曹家店,後簡稱曹店。

譚莊 明洪武年間,安徽鳳陽府小泥溝人譚亮,帶二子於此立莊,取名譚莊。

北太平莊 清同治年間,張太和中舉人,從王家擺遷此立莊。為取太平盛世之義,得名太平莊。1982年更名北太平莊。

三間房 清中葉,郭、暴、張三姓於此建村,名三姓莊。清末改名三間房。

王指揮莊 燕王掃北時,錦衣衛指揮王雲寺(湖南長沙府雉雞坨人)隨軍於通縣舊城南門外三間房落戶,其後裔世襲指揮。明末,王家遷此立莊,故取名王指揮莊。

枳根城 清中葉,此地已成村落,因四周土崗環繞,上面枳根棵子叢生,好似城牆護村,遂名枳根城。

堡上 元時,此地設有急遞鋪,由朱姓經管,人稱朱家鋪。明代成村,名鋪上。清中葉改名堡上。

陳辛莊 燕王掃北時,陳姓從山東遷此建村,故名陳辛莊。

孫家務 傳為孫氏所建,名孫家務。明末,劉、張兩姓從山西遷入此村,時孫姓已無,但村名未改。

魯家務 元末,魯姓在此建村,故名魯家務

高莊 洪武年間,山西洪洞高氏(名仕義)遷此落戶立莊,起名高莊。

喬莊 燕王掃北時,喬姓兄弟二人從湖北孝感縣遷此建村,取名喬莊。

王家擺 隋時,京杭運河開通後,兩岸交通受阻,初有王姓二人開設擺渡,於岸西安家,後成村落,故名王家擺渡。清末簡稱王家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