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打“持久战”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王彤旭)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全面部署。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打“持久战”

中国商网 供图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伴随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我国养老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机构数量超过3万个,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数占比约50%,总养老床位数超过735万张。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与养老服务快速融合发展,一大批企业在机构、社区、居家等各细分领域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战略机遇期,做好先手谋划,将人口老龄化挑战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

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基础持续巩固,财富储备日益充沛,人力资本不断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品和服务丰富优质,社会环境宜居友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在发展路径方面,规划强调,要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管长远的制度框架,制定见实效的重大政策,坚持积极应对、共建共享、量力适度、创新开放的基本原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

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表示,从老龄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交互作用看,未富先老、未备先老、未老被老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老龄化进程与转型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交织,应对的任务更为繁重。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规划从五个方面部署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一是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优化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格局,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水平。

二是改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有效供给。通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提高我国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确保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人力资源总量足、素质高。

三是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多渠道、多领域扩大适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是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全面提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智能化水平。提高老年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加强老年辅助技术研发和应用。

五是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构建家庭支持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形成老年人、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文化传统方面,我国具有历史悠久的孝道文化,重视家庭亲情,这些优良的文化基因为引导和动员个体、家庭和社会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李志宏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