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有一座城市

地處中國南疆

坐落於韓江中下游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這座城市

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

人民奮發圖強、志氣凜然

她就是

潮州

潮州,享譽四方

潮州,坐落在廣東東部 ,距今已有1674年曆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潮州之名,其名是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國家園林城市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中國瓷都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中國著名僑鄉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海濱鄒魯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中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嶺海名邦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除此之外,還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林業生態市和生態發展區,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中國鋅都、有色金屬之鄉......

潮州,歷史久遠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湘子橋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湘子橋也被叫做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也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湘子橋有二十四個故居特色的亭臺樓閣,

中間還是可以啟閉的十八艘梭船,每天都會定時閉合給予韓江兩岸的行人通過,一般到了晚上都會開啟,給予船隻同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

牌坊街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牌坊街,所謂坊名,指牌坊匾額文字內容。因大家習慣以匾額文字指稱牌坊,便成為坊名。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牌坊街基本都是許多遊客都會來到的景點,在這條街上每走幾步就有各異的牌坊。周邊是具有廣東特色的古樓,古樓的上層是住宅,下面是店家。

濱江長廊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古城樓外有一條濱江長廊,就在韓江邊。沿著古城牆從南到北,途中會經歷上水門、廣濟門、竹木門、下水門等四座古城樓。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濱江長廊的修建得很好,非常合適散步,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會有很多人在這裡散步,微風輕撫,還可以欣賞到韓江的美景。

韓文公祠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韓文公祠是為紀念唐代文學家、思想家韓愈而建。這裡依山傍水,一進門就是一條直梯直上主殿,祠內記載著韓問公祠的歷史和韓愈治潮業績以及頌揚韓祠的詩文。除此之外,

登上最頂峰的侍郎閣還可一覽潮州美景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韓文公祠的牆壁全是水磨磚砌成,祠內分前後二進,並帶兩廊,後進正中供韓愈塑像,兩旁塑侍從張千、李萬。祠內石柱鐫刻對聯、四壁環生歷代碑刻40面,記載著韓祠的歷史和韓愈治潮業績以及頌揚韓祠的詩文。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相傳當年韓愈親手所植的橡木,曾在祠前,“韓祠橡木”曾為著名潮州八景之一。可惜到清中期,橡木不復存在,人們種上木棉樹代之。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廣濟門城樓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廣濟門城樓,俗稱東門樓,位於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東部,正對廣濟橋,是潮州古城七城門樓之首。廣濟門城樓座落在湘子橋西端,扼潮州古城東西要衝,是潮州城區保存完好的古建築。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它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具有600多年曆史的古城樓,與廣州越秀山上的鎮海樓相毗美。樓分三層,面寬五間,下涵拱門以通內外;仿宮殿式建築,重簷歇山頂,配以玻璃瓦紅彤壁,朱柱格子窗,畫棟雕樑,顯得雄偉壯觀

開元寺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開元寺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區中心。前身為荔峰寺,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開元寺,元代改為“開元萬壽禪寺”,明代稱:“開元鎮國禪寺”,又稱”鎮國開元禪寺”,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向為歷朝祝福君主、宣講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寬敞、殿閣壯觀、聖像莊嚴、文物眾多、香火鼎盛而名聞遐邇,為粵東地區第一古剎,有“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之美譽。

鳳凰天池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鳳凰天池景觀,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鳳凰鎮鳳凰山脈烏崬頂部,海拔1325米,主峰海拔1391米,僅次於粵東第一高峰,潮汕屋脊——鳳烏髻,海拔1497.8米。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池高接天,人跡罕至,且雲霧氤氳,風景優美。2010年,被正式列入“潮州新八景之一”,素有“南國第一天池”美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迷人的自然風景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日出、鳳凰雲海、青山、藍天、杜鵑花垸格外秀美。

龍湖古寨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龍湖古寨地處韓江中下游西岸,始建於1000多年前的南宋年間。明、清為發展的盛期,是潮汕濱海的貿易重鎮,現在仍保存著100多座古建築,堪稱“潮汕古建築博覽”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古寨的寨內結構是先人按照地輿學的九宮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長1.5公里,由於形似龍脊,便將原先的俗稱“塘湖”改為“龍湖”。古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舞龍、舞獅、英歌舞、潮樂、遊鯉魚、賽燈籠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寨外“綠韓洲”川原盈綠,是典型的潮汕平原自然風景。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這些建築既體現了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不同建築風格,又薈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繪、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間工藝精華。

潮州西湖公園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西湖,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昔時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今天隨著城市建設重心的西移,這裡已成為古城區與新城區綠色的分水嶺,也是名城騰輝一脈相承的紐帶。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這裡除了極富有詩情畫意的“西湖漁筏”的景緻之外,沿湖濱至山下,名勝古蹟,樓臺亭榭,比比皆是,有的天然成趣,有的人工雕琢,總要把西湖妝扮成“秀色可餐”的園林。

饒平土樓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饒平土樓有590多座,其中圓形土樓達570餘座。分為樓房平房兩種,造型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縣境北部山區的上善、上饒、饒洋、等19個鄉鎮,都建造有這種大小有分、高低有別、錯落有致、環形相接、造型多樣、結構精巧、規模宏偉的古堡式土樓。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居住在這些土圓樓內的村民,多是客家人,據說其祖先來自中原黃河流域漢民族支系的後裔,於元代或明初先後由閩遷徙人饒定居後。

潮州美食,好評如潮

潮州菜,源於潮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潮州菜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由潮州原來獨有的菜式與按潮州味加工改造了的菜式所構成的一個開放的體系。時至今日,潮州菜已經發展成為獨具嶺南文化特色、馳名海內外的中國名菜之一。

潮州牛肉丸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牛肉丸是廣東潮州著名的地方小食,屬於潮菜系。在潮州已經有近百年曆史,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由於添加了嫩筋因此更有嚼頭、有口感。

蠔烙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取起蘸魚露吃。味道鮮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

滷鵝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菜中最具影響和最傳神的作品之一就是“滷味”,其中以獅頭鵝為代表,是潮州風格獨特的滷製食品。溪口鵝肉嫩脆適宜、鹹酸甜適口、香滑入味、肉質肥美、多食不膩、少吃知味,獨具口感和快意

腸粉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腸粉是用米磨成米漿皮做成的腸粉,內含各種餡料,營養價值豐富,潮州口味濃郁,是極具特色的潮州小吃。腸粉融進了潮州民間口味,再撒上潮州土特產菜脯粒,腸粉卷好後,也淋上潮州各式特製的醬料。

腐乳餅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腐乳餅是廣東省潮州著名的特色傳統餅食之一。其造形小巧,獨特的南乳、蒜頭和醇酒的氣味,芳香可口,甜而不膩,而且富含營養,是餅食中的佼佼者。最突出的是它柔潤清香甜裡帶著特殊的香味,都是純手工製作,口感更佳。

甘草水果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有很多醃製水果,最普遍是用甘草汁來醃製。“甘草和百味”,平凡的水果加上甘草水幻化出各種新味道,不僅酸甜可口,而且吃了能夠幫助消化、解渴提神

潮州醃蚌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使用醬油、蒜蓉、香菜、紅辣椒的新鮮醃製方法,在潮州菜料理中也是特別常用的,醃蚌就是這種醃製方法的代表之作。因為這道菜要求的是新鮮,雖然是雜鹹,卻不適合長期存放,所以一般都是現做現吃的。這也是潮州雜鹹中為數不多的即食雜鹹。

鴨母捻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廣東潮汕地區有名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節日食俗。一種有餡的糯米粉制湯圓。鴨母捻原名為糯米湯圓,後來改為鴨母捻。鴨母捻有多種餡,並且形狀不一,有的呈圓,有的呈橢圓,潔白柔韌甜滑。

粿

潮汕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粿在潮汕地區發展為一種色、香、味俱全的小食。簡單的米食,在潮汕人手裡,成了主食米飯之外五花八門的東西。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甜粿、鼠曲粿、樸籽粿、紅桃粿等等。還有些並非米制品,潮州人也稱之為“粿”,如草粿、無米粿等。而按味道的不同有甜粿和鹹粿之分,因配料或包餡的不同有菜頭粿、芋粿、菜粿、梔粿、豬朥粿、樸籽粿、鼠曲粿、豆粿、筍粿等等,還有以發酵為製作方法的酵粿

潮州,鍾靈毓秀

陳復禮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著名攝影家

華夏影界“三老”之一

饒宗頤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國學大師

學界泰斗、書畫大師

陳偉南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香港愛國實業家

孫大文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食品科學家、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

潮州文化,影響深遠

潮州文化是一種民系文化,為海內外全體潮州人所共有。潮州歷史悠久,與臺灣、東南亞有著緊密的聯繫,又是著名僑鄉,1986年被國務院公佈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潮州位列其中。九齡

功夫茶文化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潮州工夫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商文化



潮州商人曾是中國古代三大商幫之一,即以海陽(今潮安)、饒平、澄海、潮陽、揭陽、普寧、惠來、豐順等縣的商人為主。這八個縣,就是傳統的潮州八邑。潮汕地區雖因地形阻隔而開發較晚,但自唐、宋水陸交通陸續開通後,潮汕地區的工商經濟發展迅速。明代的潮汕已然成為粵東、閩西南、贛南三地物資集散與進出口的據點, 更是海上貿易活躍的區域。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發源自潮汕地區的商人由於地理環境而形成“重販運”特點,使得他們在海上經貿與海外移民上有著傲人的成績。潮州商人的崛起與成就除了得益於工商貿易外,潮州商人的刻苦耐勞、冒險進取和倚重地緣、血緣社團的習性,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

陶瓷文化

潮州陶瓷是廣東省著名的傳統制瓷工藝之一,歷史悠久。北關古窯址、南關古窯址和筆架山宋代窯址的發掘也說明,至少在唐高宗儀鳳——調露初年,潮州已有較大規模的陶瓷生產,並出現了釉下點褐彩瓷器。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州作為宋代的廣東瓷都,其中心產區就在潮州城四圍。如今,潮州已獲“中國瓷都”稱號,全市有相當大規模的陶瓷生產。

潮劇文化

潮劇又名潮調、潮州戲、潮音戲、白字戲等,是廣東省潮汕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福建漳州以及香港、臺灣地區和東南亞的華人聚居地區。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劇是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它源於宋元南戲,用潮州方言演唱,潮劇唱腔有曲牌聯套體和板式變化體兩種體制,以輕柔抒情見長。

潮繡文化

潮繡,潮州刺繡與廣州刺繡總稱粵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發源並流行於今潮汕地區。潮繡始於唐代,形成風格於明、清,流傳於國內及東南亞一帶。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潮繡有著強烈的地方色彩,構圖飽滿均衡,針法繁多,紋理清晰,金銀線鑲,托地墊高,色彩濃豔,裝飾性強,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墊高繡法獨異於其它繡法,此外,以金碧、粗獷、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也尤為人所矚目,宜於廟堂會所裝飾和喜慶之用。

潮汕話

對不起,我要去潮州了

隋唐以後至宋代,潮州地區開始較大規模的封建開化,使當地方言受到中原漢語的影響。宋代以後,隨著大規模的移民入潮和潮州地區經濟的開發,文化不斷髮展,以潮州為中心的粵東地區加快了潮州方言從閩方言中分化出來的步伐。明代以後,潮語完全從閩語分化,成為一支獨立的次方言。

這就是潮州

邁過悠遠歷史、仍舊巋然不動

既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

也有五光十色的秀麗風景

戳下面視頻,感受潮州的魅力!

來源::潮州、潮州陶瓷、路驛食肆、潮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