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巨無霸明日申購,43億元“綠鞋”護航,能放心買了?

4000億巨無霸明日申購,43億元“綠鞋”護航,能放心買了?

刷新近年A股棄購記錄的浙商銀行,上市首日即破發,創下了A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來的紀錄。

而作為A股本年度最重量級的新股,郵儲這隻巨無霸也即將在明天正式啟動網上、網下申購。發行價為5.50元/股,市盈率9.50倍,最終配售結果將在12月2日的公告中公佈。

但此前渝農商行和浙商銀行的尷尬表現,已經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參與郵儲銀行打新的熱情。

不過今日,郵儲銀行宣佈將引入“綠鞋”機制來穩定股價。如果股價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元的“綠鞋”資金入場。那麼郵儲銀行上市首日的表現是否值得期待?

1 優勢眾多但估值較高

郵儲銀行是目前全國營業網點數最大的零售商業銀行,個人銀行業務是其收入來源。

截至2017年末,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佔我國銀行機構網點的六分之一;服務5.53億個人客戶,與工行服務的個人客戶相當,並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和98.9%的縣域地區,覆蓋面廣。

此外,郵儲銀行自成立之初便開展個人存貸業務,而對公業務起步相對較晚,其個人銀行業務營收佔比穩定在60%以上,2018年達62.63%,佔比略有下降。

與招商銀行相比的話,郵儲銀行的個人銀行業務營收佔比要遠高於招行。但自招行2013年零售二次轉型戰略以來,個人業務稅前利潤佔比逐漸反超郵儲並擴大差距。

4000亿巨无霸明日申购,43亿元“绿鞋”护航,能放心买了?

圖:郵儲銀行和招商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營收對比

4000亿巨无霸明日申购,43亿元“绿鞋”护航,能放心买了?

圖:郵儲銀行和招商銀行個人銀行業務利潤對比

最後,也是郵儲銀行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代理模式。沒錯,郵儲銀行可以委託郵政集團通過代理網點辦理部分商業銀行業務,形成我國商業銀行中唯一的“自營+代理”模式。

郵儲銀行的代理業務主要表現在營銷服務,代理吸收存款,代理中間業務(結算、理財產品銷售等),其他綜合服務(房屋、土地使用權、現鈔押運等)四大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的代理業務只能涉及個人業務,不涉及對公業務。

另外從業績來看,郵儲銀行這兩年的表現是不錯的,連續兩年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速都在兩位數的水平,比五大行的表現好很多。

不過,郵儲銀行令投資者感到擔憂的是,其目前9.50倍的發行市盈率較高,並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4.59倍),這對於其上市後的市場表現構成或多或少的影響。

而在AH股溢價方面,郵儲銀行首發價與H股仍存在一定溢價。

4000亿巨无霸明日申购,43亿元“绿鞋”护航,能放心买了?

另一方面,郵儲銀行募資總額規模較高,據其招股書顯示,郵儲銀行的募資總額達到284.47億元,而在市場環境趨於低迷的背景下,A股市場可否承受得起如此龐大的募資規模,仍然有待觀察。

2 “綠鞋”機制的作用

再說到前文提及的“綠鞋機制”

“綠鞋”機制又叫超額配售選擇權,其賦予了發行承銷商一個權力,就是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要求發行人按同一發行價額外發行不超過15%的股份。

比如郵儲銀行原定的發行規模為51.72億股,而如果“綠鞋”全額行使,則發行規模將會擴大到約59.48億股。

至於這多出來的15%的股份,則暫時先放在承銷商那裡,等股票上市後再決定是否拿出來穩定股價。如果上市公司為跌破發行價,那麼承銷商就會行使“綠鞋”機制,將多發行的15%股票交還給戰略配售者。

一旦上市公司跌破發行價,承銷商就可以不行使“綠鞋”機制,而是從二級市場上買回最多15%的股票,再以發行價賣給戰略配售者,此時上市公司的發行規模則為100%。

4000亿巨无霸明日申购,43亿元“绿鞋”护航,能放心买了?

這麼一來,對於承銷商來說,發行價與市價之間的差額即是其賺取的利潤;而對於上市公司相當於就是花了這個差價的錢,來穩定股價。

而本次郵儲銀行也是A股近十年首單引入“綠鞋”機制的IPO發行。一旦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將有43億元的“綠鞋”資金入場。

不過,說到“綠鞋”機制就不得不提在港交所上市的小米集團,這也算是連“綠鞋”也託不起來的案例了。

再說回郵儲銀行,除了“綠鞋”機制,本次IPO郵儲銀行還採取了多道措施來為後市保駕護航。

比如郵儲銀行還為本次IPO安排了戰略配售,數量約佔發行總量的40%,獲配股票鎖定期不低於12個月;網下發行也安排了鎖定期,70%的網下配售股份的鎖定期為6個月。

而且,郵儲銀行控股股東、郵儲銀行、董事、高管等均做出了穩定股價的承諾,包括國泰君安、天風證券以及申萬宏源在內的多家券商都一致看好本次郵儲IPO。

如此看來,郵儲銀行上市初期的漲幅是能保住了,但之後走勢會如何,還需結合器基本面情況。在當前投資者越來越理性的趨勢下,單純的炒作所獲得的回報率已不及以前,上市公司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4000亿巨无霸明日申购,43亿元“绿鞋”护航,能放心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