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這兩年由於現在某些自由搏擊人對傳統武術的質疑與挑戰,而傳統武術的表現都不盡人意。所以使越來越多的武術愛好者,對電影裡的東西改不了看法,之前的那些精彩的功夫片,已經失去了當初的吸引力。影片裡的傳奇功夫大師,也慢慢的變成了爭議人物。比如霍元甲,黃飛鴻,葉問,甚至李小龍。反而是沒有怎麼上過屏幕的一些有名氣的大師,得到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這裡單說一下孫祿堂。

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在晚清眾多的傳武大師中,孫祿堂是各種排行中佔據榜首的幾率最多。對他的爭議也是相對最小。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還是孫祿堂,人物事件都有據可查,作證人物也多,再加他獨創的武術門派都還強勢的存在。這一切,使得他的形象比較踏實,水分少。不像霍元甲,黃飛鴻他們,人們只能從電影裡面瞭解。

孫祿堂(1860—1933),今保定市順平縣人。他所擅長的武功多而雜,他先後師從李魁元,後從郭雲深學形意拳;跟程廷華學八卦掌;拜郝為真學太極拳。據說他年輕時年輕時在保定、京津等地四處踢館,連踢六七百家未曾落敗。26歲開始訪少林、武當、峨嵋,凡逢高手必定較量,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

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u0001牆上貼畫”是孫祿堂最為傳奇的功夫。47時,孫祿堂被當時的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招為幕賓。逢徐世昌做壽之日,為了助興,酒席間,特請孫祿堂現場現技藝。孫祿堂不好拒絕,於是來至牆壁前,身子一蹲,騰空而起,竄起一丈餘高,在隨後雙臂伸展,背貼告示牆壁上10秒後才跳下,當時滿座皆驚。

江蘇國術館成立的典禮上,聚會的百位國術館師父及武林弟子,熱情邀請孫祿堂先生做個表演。孫祿堂熱情難卻,就要求大家一起參與 不能光一個人表演。他提出:在大廳裡,全部人都來抓他,如果碰到他的衣服,就算自己輸了。他讓眾人把自己圍在中間,當眾人一伸手,他旱地拔蔥,跳出了圈外。這跟那個牆上帖畫,證明的是同一種功夫“輕功”。

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北洋總統很器重孫祿堂

那年孫祿堂在東北時,當時的俄國格鬥冠軍,世界排名第五的彼得洛夫在瀋陽設擂,當地人士再三邀請孫祿堂前往,為民族爭光。孫祿堂爽快答應,比武時,前十幾個回合,孫祿堂只躲不功,十幾個回合後,突然出手,僅僅一掌便擊倒對手。讓對方二十幾秒沒爬起。

這個不是霍元甲那個電影,是真實史記,時間地點當事人都有據可查。

1918年10月,正好徐世昌當選國民總統,他到北京任總統府武承宣官也隨身帶了孫祿堂。此時外賓中剛好有日本柔術高手阪垣,在日本拿過兩次冠軍,來中國後與十多名華人交過手,沒嘗敗績。這次認識了孫祿堂,其實他早已聽說過孫的大名,於是說會拜訪孫祿堂,孫祿堂熱情答應,表示歡迎。後來不久果然來了。切磋中,孫祿堂雙腿被 阪垣雙腿夾住,並且雙手反抱孫的左臂說:

“先生,如果我兩手一搓,你的左臂將會折斷了。”

沒想到孫祿堂說:

“你試試。”

阪垣隨後發力,不想剛一發力,兩臂如遇重擊受重擊,全身被震,彈出數步以外。阪垣當即表示佩服。後來,他回日本,數次提起孫祿堂。

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日本武士

晚清直隸督辦劍術名家李景林,曾邀孫祿堂來天津,與之一番交流後,李景林感嘆:“能集拳術之大成而獨造其極者,唯孫祿堂先生一人而已。孫先生內功絕倫,於動靜之中能將《易》之奧蘊體用無遺。靜之,若幽谷深淵而不可測;動之,則玲瓏透體不見形影。孫先生之打法,隨機應變,出神入化,隨心所欲,無一定法。蓋孫氏從容天理,拳合於道,中和極致,周身有如一氣與天地並立。”

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孫祿堂用一生所學,融合八卦,太極形意三大拳種,取長補短,除舊革新,獨創孫氏太極拳,成為一代宗師。他的武學造詣甚至超越了八卦拳董海川、太極拳楊露禪、形意拳李洛能三大宗師。

通過這些真實事蹟,我們可以看出,孫祿堂先生並非虛有其名,也不是靠銀幕聞名於世。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武術愛好者把孫先生視為民國第一大師。

為什麼都認為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而不是霍元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