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機大會# 寫一下我對頭條創作的一些心得,尤其是微頭條的感悟:1 為什麼選擇微頭條?作為一個創作者首先要清楚我們的有效線上渠道有哪些。公域流量有頭條、微博、以及以搜狐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傳統門戶內容平臺;私域流量就是微信。作為內容來說做自己圈子的傳播可以用微信,但如果要出圈傳播需要的

"#2019生機大會# 寫一下我對頭條創作的一些心得,尤其是微頭條的感悟:1 為什麼選擇微頭條?作為一個創作者首先要清楚我們的有效線上渠道有哪些。公域流量有頭條、微博、以及以搜狐新聞客戶端為代表的傳統門戶內容平臺;私域流量就是微信。作為內容來說做自己圈子的傳播可以用微信,但如果要出圈傳播需要的是公域流量。公域流量必然是老百姓都能看見的,而微信帶有半隱私性。公域流量方面,傳統門戶沒有碎片化內容發佈的載體,因此我會選擇在頭條的微頭條和微博一起發佈,但微博娛樂是主旋律,所以微頭條的科技領域還是相對來說更有影響力,當然微信朋友圈我會更新,但並不是能公開傳播的,還是小圈子。2 微頭條符合年輕人閱讀和創作體驗現在是碎片化閱讀體驗時代,尤其是科技與互聯網,長篇大論的文章如果不是新聞或者特別乾貨,大家就看得很少。大家看抖音久了再看愛奇藝的長劇就會發現劇情太拖了,這是不可逆的用戶體驗培養,因此,我會更喜歡發微頭條,除了大家的閱讀習慣外,創作者也會非常輕鬆,花一個十分鐘就打出來500字,時間還是很碎片化的,不影響幹別的事情,也可以在休息間隙發佈。3 信息更快,更容易第一時間引爆寫微頭條很快。對於信息和通訊來說,會非常快,當我們在發佈會現場,或者突然想寫點什麼時候,基本上會很快就寫完,這樣第一時間容易傳播。另外我在獲取沒有微信的互聯網大佬的言論上,也會第一時間用微頭條看信息,而且因為今日頭條APP體系還沒有經歷微博時代IM的屬性,大家很少去過度營銷,因此你跟互聯網大佬在微頭條上互動還是很有效果的,畢竟大家都是看內容的,互動說明是真的有深度交流,算是勾搭大佬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未來,碎片化時間,真的節奏會很快[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