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怒懟馬克龍:“厭倦了收拾殘局!”德法這是要翻臉了嗎?

愛問才會贏



這是英國媒體報道的,默克爾對馬克龍說,“我理解你對於顛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厭倦了收拾殘局。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好讓我們可以坐下來一起喝茶。” 這是馬克龍關於北約“腦死亡論”後,我們聽說的默克爾最激烈的對馬克龍批評了。

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對法國總統表達了不滿,在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默克爾表示:“法國總統選擇了激烈的言辭,我不認同。” 北約秘書長也間接地對馬克龍提出警告,稱這種議論會造成北約內部分裂。

儘管受到了的指責,馬克龍還是說,自己不會參加下個月在倫敦舉行的北約峰會。他說,鑑於北約目前的狀況,特別是美國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所作所為,“我不可能坐在那裡,假裝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對於法德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分歧,德國政府發言人賽貝特25日予以否認,他說,“在總理有關那天晚上所發生事情的記憶中,沒有抱怨,沒有憤怒。也沒有爭吵,兩位領導人當天討論了長期存在於德法兩國的不同政治見解,以便共同面對問題和挑戰,以及我們始終在共尋解決方案的事宜。”

實事求是說,默克爾真的這麼指責馬克龍,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馬克龍在默克爾面前,還是後生小輩。論政壇經驗,當然不如人家默克大媽了。但認為他們這是翻臉,要鬧掰了,那就是很荒唐,很幼稚的推論了。兩個一心致力於歐洲統一、獨立成為世界新的一枝,怎麼可能為了言語表達上的問題,分道揚鑣呢?沒有可能。默克爾所說,無非是讓馬克龍說話要收著點,不要那麼衝動、極端,留有餘地。比如“腦死亡”論,就相當於北約已經死亡,這麼說的確給人沒有希望,剩下的事只能是給北約辦後事,選擇一塊墓地了。北約秘書長就在跟前,默克爾當然要說過份了。難道還要過去踹這個秘書長一腳,“下去吧!都死了,還說什麼說”。

馬克龍的“腦死亡”論沒有錯!北約這麼一個政治軍事組織,在美國土耳其私下商議後,不和其他成員國家通報、徵求意見,就開啟一場兇殘的戰爭,這是正常組織能夠做的嗎?況且,土耳其剛剛發動戰爭,德國最先表態反對,並直接停止對其軍供。這些說明,在基本問題上,德國法國立場是完全一致的。他們代表歐盟,也是表達大多數歐洲國家共同的意見。由於歷史原因,法國始終是歐洲自我發展變革中的先鋒。因此,它的言論更是超前、偏激一些。在當前,所謂北約已經被自己盟主美國,糟蹋成不是樣子,那麼何必替它蓋著、瞞著,莫不如重新歐洲人自己做個新的,舊的不要算了。這些就是法國考慮的,從歐洲人角度看,沒有問題吧?

當然,多數歐盟國家也認為,目前離開美國,歐洲自己還是不能保護自己。最低還要美國參與。否則起碼那些原來前蘇聯時期的衛星國、加盟國,就已經忐忑不安了。而作為德國,也不敢直接趕走美軍,自己重新建立強大國防力量啊!這樣的話,保持相對穩定關係,還是重要的。因此,沒有理由認為幾句話,法德也好,歐盟也好,就要分裂、鬧掰了,應該說,過慮了!


張139558534


馬克龍最近也是懟天懟地懟空氣,他幾乎快把法國的盟友都給懟了一頓,這樣的情況讓德國總理默克爾感到很焦慮,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默克爾就對馬克龍埋怨到:“我很理解你對於顛覆性政治的追求,但是我已經厭倦了收拾殘局,我必須不斷把你摔碎的杯子粘起來,然後我們才能坐下來一起喝茶。”
(默克爾和馬克龍)

從默克爾的講話我們不難看出她對於馬克龍的不滿,作為歐盟的兩個核心領導國,德法兩國一直是歐盟事務的主導者,但是年輕的馬克龍總是有更多的想法,這常常讓比較溫和保守的默克爾很無奈。默克爾大概是想要告訴馬克龍,年輕人有想法可以,但是你老是在那惹事兒,每次還都是我來給你收拾搞亂的局面,這樣真的讓人心很累。默克爾所指的“殘局”跟最近馬克龍對北約的抨擊存在很大的關係。

我們知道土耳其的軍隊在今年10月曾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採取軍事行動,面對土耳其軍隊的行動美國選擇了撤軍,並且美國的撤軍決定沒有跟北約盟友進行商量,而法國一直是十分關心敘利亞的局勢,它反對美國將敘利亞丟給敘利亞政府和俄羅斯,所以美國單方面的撤軍行動讓馬克龍很不滿意。在本月早些時候,馬克龍對自己的盟友提出了批評,它認為缺乏領導力正在讓北約走向“腦死亡”,同時馬克龍還警告稱不能再依賴美國來保護北約。
(馬克龍夫婦)

對於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言論,默克爾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情緒,默克爾強調:“我認為這樣一刀切的言論是沒有必要的,即便我們待在一起的時候會有一些問題。”同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對馬克龍的言論隱晦地提出了警告,斯托爾滕貝格認為馬克龍的言論很容易導致歐盟內部陷入分裂。然而即便面對默克爾和斯托爾滕貝格的警告,馬克龍還是選擇了堅持自己的態度,他表示自己不會參加下個月在英國舉行的北約峰會,馬克龍解釋稱鑑於美國和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行為,他不可能假裝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並跑到倫敦。
(默克爾)


馬克龍顯然是對北約有很大的意見,法國向來是北約成員當中一個不太安分的國家,它之前還曾經退出過北約。馬克龍的立場跟大多數歐盟國家都出現了背離,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歐盟另一個大國領導人的默克爾必然要勸說馬克龍,頻繁地調解歐盟成員國內部的矛盾,默克爾確實也是很心累。默克爾這次說的是實話,有馬克龍這樣喜歡耍性子的盟友,另一邊還有英國的脫歐事務在那折騰不休,整個歐洲似乎都是默克爾在充當和事佬,你說默克爾能不累嗎?


李姓先生


德國總理默克爾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她已經連任了四屆德國總理,可以說對世界局勢把握的還不錯,但是馬克龍卻顯得有點理想主義,馬克龍組建一個政黨,僅僅花了一年時間,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馬克龍可能是因為上升的太快有點忘乎所以,因為馬克龍的成功太過突然,馬克龍對陣的人是民粹主義者勒龐,但是法國大多都是一些做生意的人,所以馬克龍能夠成功也是必然的,而且法國人非常具有浪漫主義情懷,馬克龍的表現就極致浪漫主義。

馬克龍上任以來,推行了失敗的經濟改革,因為燃油稅問題導致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此起彼伏,而且法國的時尚經濟也受損嚴重,因此馬克龍的說法基本上沒有什麼號召力。前段時間馬克龍冒出驚人言論,那就是北約已經腦死亡,歐洲應該組建自己的防禦力量,北約還有被分裂的危險。以前的時候馬克龍爆出驚人言論,比如說指責美國的很多策略,默克爾都是支持他的。但是這次卻惹惱了默克爾,因為馬克龍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說美國沒有那麼重要了,而是馬克龍想要領導整個歐洲。

英國之所以想要退出歐盟,主要就是因為英國認為歐盟這個組織是為德國服務的,德國一直都是歐盟的核心,歐盟制定的很多政策都對德國有利,對英國沒有什麼利益可言,這幾年德國的經濟增長一直都不錯,但是歐盟其他國家卻不怎麼樣,英國認為這都是以德國為中心造成的。所以英國想脫離歐盟,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不可能再去分裂歐盟,如果德國和法國分裂了,歐盟就不存在了。所以馬克龍想要篡奪歐盟的領導權,他下手的方式就是通過軍事來做,歐盟的軍事一般都是美國來幫助防禦的,德國以經濟領導整個歐盟。要知道現在德國的軍力很不怎麼樣,二戰之後去民族主義化,讓德國變得弱不禁風,現在德國士兵是上班的,基本上沒有什麼戰鬥力。而法國的軍力卻非常強,如果脫離了美國之後,歐盟的真正領導者將會變成法國。

最近德國也提高了自己的軍費,把軍費增加到了500億美元,看來德國也深刻的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對於擺脫美國的軍事防禦,德國是不同意的,而法國卻樂此不疲。因為軍事與政治對經濟有很大影響,如果法國獲得了歐盟的領導權,那麼馬克龍很有可能變得像拿破崙一樣。但是法國的國力卻沒有辦法承擔馬克龍的理想,自己國家的經濟都搞不好,黃背心運動此起彼伏,還要推出一些革命性的理念,完全沒有可信性。因此默克爾感覺馬克龍像一個孩子一樣,提出的想法太過於天真與幼稚,雖然這次他們兩個不至於翻臉,但是馬克龍的理想也根本實現不了。


江淮聖手


默克爾怒懟馬克龍的原因,源於馬克龍在上臺之後,發表了很多不合適的言論,導致法國以及整個歐洲,都在為他的錯誤言論買單,德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為此損失慘重,但是德國出於歐盟團結的需要,又不得不被迫為其收拾殘局。

最終德國人的忍耐到了極限,默克爾也不得不開始發聲批評馬克龍的冒失言論,併為此專門表態稱:“我理解你對於顛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厭倦了收拾殘局。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好讓我們可以坐下來一起喝茶。”

馬克龍過於激進的言論和行動,雖然迎合了歐洲部分人群的好感,但是卻讓整個歐洲付出了代價。

從馬克龍過去幾年發表的有關言論和行動來看,這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西方政客,這種人常常會為了迎合某些特定人群的民意支持,發表一些過於激進的言論和行動,結果引發了一系列無法控制的後果。

比如為了反擊美國在近兩年針對歐洲的貿易戰等行動,在2018年11月11日的法國紀念“一戰結束一百週年”活動期間,馬克龍突然在發表演講時,突然將美國和俄羅斯擺在一起,列為歐洲今後面臨的戰略威脅。

結果此舉引發了美國方面的震怒,美國總統為此提前結束活動回國,並且連發推特抨擊馬克龍政府,在隨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法國就因為加徵燃油稅的問題,爆發了一場波及整個歐洲的“黃背心”示威運動,讓整個歐洲都因此損失慘重,而馬克龍也為此不得不被迫緊急前往美國“服軟”,讓歐洲為此顏面掃地。

此外,在今年有關北約的問題上,馬克龍再一次就北約組織等問題“大放厥詞”,認為北約組織正在“腦死亡”,並再一次提出不能再依賴美國來保護北約。

結果此番言論又一次招致歐盟以及北約組織的反感,要知道從1949年成立開始至今,北約組織在歐洲的安全保障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使現在由於俄羅斯的衰落,導致北約在歐洲的作用下降,但是迄今為止,北約對歐洲安全防衛作用,仍然無法被其他組織取代,這也就意味著歐洲並仍不能放棄。

馬克龍雖然言論激進,但是卻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在很多政策上左右搖擺,讓德國人感到十分擔憂。

馬克龍從他上任美國總統開始,言行一直都存在著表裡不一的情況,所謂嘴上不願意,身體卻很誠實,是對馬克龍領導的法國政府最好的評價,也正是由於馬克龍想左右逢源地進行投機,才導致了今天法國和歐洲,在全球戰略決策上的被動。

比如在2018年4月份,美國空襲敘利亞的行動中,曾經要求英法兩國派出軍艦參戰,但是在4月14號發起行動的時候,卻只有美國發動了導彈襲擊,法國和英國一旦未發,讓美國因此丟盡了臉面,最終軍事行動只好草草收場。

不僅如此,在此次行動之後,馬克龍還突然訪問了美國對手俄羅斯,希望就此次行動向俄羅斯進行解釋,並尋求俄羅斯的支持,但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於馬克龍的企圖早已洞察,此次訪問並沒有達成什麼成果。

此外在今年5月份美國針對伊朗政府,發起極限施壓行動之後,法國政府一方面堅決反對美國製裁伊朗,另一方面又派出軍艦跟隨美國,參加了針對伊朗石油禁運的波斯灣的軍事護航行動,如此騎牆行為,讓世界各國都對法國的動機感到費解,也讓其他國家從此不敢再相信法國。

很明顯,從馬克龍的政治表態和法國政府的所作所為來看,馬克龍作為法國的一位總統,其所發表的言論實在是過於草率,結果導致法國在美國的壓力下,很多時候不得不自食其言,導致政府公信力嚴重喪失。

這種結果的出現,正在讓世界各國開始質疑法國政府的公信力,這對於致力於成為歐洲領導者的法國而言,無疑是一擊重擊,而且他的言論所帶來的破壞,也正在嚴重阻礙歐洲的一體化進程。

歸根究底,馬克龍想要學美國總統那樣,可以自由自在地放“狠話”,但問題是法國並沒有美國那樣的實力,沒有辦法在行動上支撐馬克龍的表態,這就導致了馬克龍領導的法國政府,在言行上的不一致,而這就是默克爾為什麼再也無法忍受馬克龍的根本原因。


落下m


自從英國鬧著要脫歐,歐盟就只剩下了德法這兩架馬車了。這兩架馬車本來是彼此間惺惺相惜,互為掎角之勢的。無論是應對美國的不斷挑事,還是應對英國的持續糾纏,德法兩國都能相互聲援,一唱一和,這樣才使得歐盟在英國脫歐這個大黑天鵝事件的強烈衝擊下不至於崩盤,甚至還能在美國相對衰落的大背景下,遠遠的和中俄遙相呼應,大有逆轉美國的單極世界之勢。

然而,凡事都有個意外不是?看起來抱團取暖的德法兩國也有個相互厭倦的時候,尤其是當默克爾政治資歷越來越老,老到馬上就要退休了;而馬克龍經過一段時間的政治歷練,成熟到大有天下群雄,捨我其誰了,表面上看起來毫無違和感的默克爾大媽和馬克龍小夥之間就會產生某些不好溝通的小代溝,比如最近:

英國《每日快報》26日報道,默克爾在公開場合對馬克龍說,“我理解你對於顛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厭倦了收拾殘局。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好讓我們可以坐下來一起喝茶。”

不得不說,儘管這段話不知原文如何,但翻譯成中文以後,卻是非常的言簡意賅,美妙感人,“打碎的杯子”和“坐下來一起喝茶”,這比喻簡直是惟妙惟肖,用詞之精確簡直好的不能再好了。

這段話報道里沒有說明默克爾是在什麼樣的公開場合下說的,但假如說這樣的話出自默克爾之口,我們應該還是會相信的。你只要仔細去想想,就能知道這其中的每一句話都很符合默克爾此時的身份和心情,那完全是一副大姐姐在數落小弟弟的那種滿腹的心酸和深深的埋怨,還有隱含在其中的那種真心的呵護和真正的愛。

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在11月7日發表了對馬克龍的一篇專訪。馬克龍在這次專訪中拋出了他著名的“北約腦死亡論”,呼籲歐洲夥伴國要“警醒”,以使歐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馬克龍說,歐洲不能再依賴美國來保衛北約,美國在從敘利亞撤軍之前沒有跟北約協商,這是北約缺乏領導力的一種表現。

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論”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輿論大譁。但這其中最大的一層浪還是默克爾大媽掀起來的。默克爾在隨後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法國總統選擇了激烈的言辭,我不認同。”“我認為這樣的一刀切是沒有必要的,即便我們在一起時會有問題。”

對比一下這兩句話和前面的那句“粘杯子”的話,我們已經明顯可以看出,默克爾大媽已經在不高興之餘,對馬克龍變得越來越“嫌棄”了:馬克龍還是那個馬克龍,但默克爾已經不再是那個默克爾了。

現在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為什麼曾經被稱為“德國鐵娘子”的默克爾會變成這樣,似乎在馬克龍的銳意進取下,已經顯得有點膽小怕事的感覺了。馬克龍“點火”,默克爾就必然要去“滅火”,這很有點擔心馬克龍小老弟夭折於江湖的意思。

  1. 首先得說,默克爾的年齡和身體都已經到了政治生涯的極限了。前段時間默克爾在好幾次公共場合出現了身體不由自主“顫抖”的現象,這說明默克爾在身體機能上已經到了勉強支撐的程度,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而默克爾已經走了一千里了,“德國鐵娘子”已經累了,走不動了。

  2. 人老了就容易保守,不再喜歡變化太多。默克爾也許會因為這段時間身體方面的原因,而變得承受力不再像以前那樣強大了,這樣馬克龍的過激言論她就會有些接受不了,這過日子嘛,還是穩當點好啊。

  3. 在歷史上,法國就是西方世界的一個另類,戴高樂時代的法國就比較的獨立特行。而德國因為有二戰那一段黑歷史,所以一直都比較謹言慎行。近幾年默克爾還算是比較放開的了,尤其是在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以後,這一老一小在維護歐盟,應對美英的挑戰上還是比較默契的。但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還是很強大的,它會在某一段時期的沉寂後,再次回覆為國家的記憶。也許馬克龍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磨鍊後,政治大腦逐漸開竅,某一天他終於領悟了戴高樂將軍的許多“政治秘籍”,懂得了“獨立才是硬道理”的大道理。而默克爾在經歷一番政治洗禮以後,顫抖著衰老的身軀,也終於明白了勃蘭特“謙卑才是硬道理”的大道理。

總的來說,德法兩個國家已經彼此深入了對方的骨髓,在這個世界上,殺機四伏,能依靠的也唯有對方了。所以說,雙反翻臉是絕對不會的,這個大家儘可以放心。

但默克爾作為老政治家,對馬克龍看來又是十分的倚重,那麼我們不妨把她對馬克龍說的這些話當做是一種“諄諄教誨”,是唯恐馬克龍闖禍的一種過分的擔心。這種建立在彼此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知心話”,也只有默克爾對馬克龍才會說,這些話也只有馬克龍才會聽。你想讓默克爾對你說這些嘮叨話,人家還犯不上呢!


蛙眼看天下


德法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德國人刻板嚴謹所以表現的隱忍剋制。法國人是高傲的高盧雄雞,所以處處以國際玩家自居,對國際事務總是以第三立場毫不掩飾的發表自己的連接。而兩國的領導人正是這兩國風格的代表。德國總理默克爾沉穩老練,而馬克龍意氣風發指點江山。



據英國媒體報道,最近默克爾與馬克龍的一次對話中,就直言不諱的對馬克龍說“我理解你對顛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厭倦了收拾殘局,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將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以便你可以坐下來和我一起喝茶”,這句話其實用意非常深厚,有多層意思。



第一層:我理解你對顛覆性政治的渴望,是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調整國際格局上的主張,這一點默克爾和德國也是認可的,這就是德法為首的歐盟,參與國際格局的調整和引領新的國際格局的努力。



第二層:厭倦了收拾殘局,有兩層意思,其一,默克爾已經厭倦了繼續從政,有退出政壇的想法。其二,對法國總統和法國近期表現的咄咄逼人表示不滿,尤其是對法國總統毫不掩飾的急於改變國際格局有不同意見或不認同。



第三層,將你打碎的杯子一次又一次的粘起來,以便你能和我坐下來一起喝茶,這句說的用意,正是將德法在歐盟內分工說的非常清楚,法國的身份和風格,讓法國充當歐盟外表,而德國的身份和風格,就是做歐盟幕後的實際支撐者。



總體而言,默克爾還是對法國總統馬克龍有一些不滿的,但分道揚鑣或許考慮多了,德法暫時還沒有分道揚鑣的可能,但俄法的矛盾卻已經掩飾不住。



德國礙於二戰後的戰敗國身份,在經濟發展中堅持自己特色的同時,也注重與西方體系融合,逐步形成了德國風格的經濟特色,在歐盟的發展中,這種基於德國嚴謹的工業體制和溶於西方的便利,已經逐步化的成了整個歐洲標準,正如某位專家說的:德國本來是想德國歐洲化,卻一不小心成了歐洲德國化。



但法國依然堅持核心產業自己掌握的原則,這讓法國成了歐盟和北約的另類,因此法國對於歐盟東擴和德國就有了嚴重的分歧,因為對法國的利益貢獻不大,歐盟東擴讓德國獲得了龐大的市場和勞動力,但法國幾乎沒有任何利益收益。



德法還在歐盟的發展方向上有嚴重分歧,德國在前一段時間,有高官就向法國喊話,建議法國將聯合國安理會常任國地位讓給歐盟,然而遭到了法國的強烈反對甚至嘲笑。



默克爾為什麼會有如此幽怨的說辭呢?默克爾是在擔心,新生代的德國政客會如何與法國打交道!在默克爾離開政壇後,新生代的德國政治家會不會容忍法國的這些作為呢?會不會造成歐盟核心德法的決裂呢?


涇水書生


翻臉倒不至於,翻滾倒是很有可能。

最近的馬克龍有點暴躁,不知是不是受了內人更年期的影響,這個年輕的法國總統開始頻頻在國際社會一反常態,狂秀自己的存在感,除了主持G7會議邀請印度湊數噁心老特,還一再倡導歐盟建立自己的“歐洲軍”。

而2019年10月份,見證了美國在敘利亞撤軍的齷齪操作,年輕氣盛的馬克龍再也忍不了了。他直接表示“北約已經腦死亡”,拐彎抹角地和美國唱反調。

一直以來,作為馬克龍的老大姐,默克爾對這個“兄弟”始終都是大力支持的,畢竟法德作為歐盟的實際領導者,是真正的“一條繩上的螞蚱”,所以即便天塌地陷,默克爾大姐都會默默的在身後支持你。

但最近的默克爾好像也進入了更年期,對馬克龍的不滿也越來越大。據英國《每日快報》11月26日報道,默克爾對馬克龍說,“我理解你對於顛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厭倦了收拾殘局。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好讓我們可以坐下來一起喝茶。”

默克爾對馬克龍的歇斯底里,更像是老大姐對小兄弟的諄諄教誨,而這樣的教誨,也代表了默克爾的基本態度,那就是馬克龍做得不夠好。

而馬克龍的不夠好,體現在方方面面。

在連任世界德國總理的默克爾面前,馬克龍是真正的小字輩兒。在馬克龍卻始終相信“有志不在年高”,堅決要帶領法國重拾高盧雄雞的自信。

但現實的巴掌一個比一個響。

因為馬克龍的能力完全配不上他的野心。面對法國社會階層高度撕裂,中產階級普遍貧困化的嚴峻局面,特別是法國逐漸黑化的尷尬局面,馬克龍不是沒有辦法,但還不如沒有辦法。

因為所謂的燃油稅改革,直接引起了風起雲湧的“黃背心運動”,再加上馬克龍政府缺乏及時有效的應對方案,“黃背心運動”迅速席捲法國,並加重了馬克龍的執政危機。

其實很多時候這事也不怪馬克龍,怪就怪當今的法國早已不復殖民帝國榮光,雖然坐擁五常地位,常年保持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地位,但經濟上的疲軟迫使歷屆法國政府必須做出改革,但改革卻是一步走錯滿盤皆輸的尷尬局面。

是2017年馬克龍上任,法國經濟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峻,這也導致馬克龍的民意支持率一路暴跌。

而面對這樣的尷尬局面,束手無策的馬克龍想到了“轉移矛盾”,即在國際社會瘋狂秀存在感,以此轉移國內民眾視線,再度塑造法國的優越感,讓所有人都感受到法國的浪漫。

但默克爾表示,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請你現實一點好嗎?

作為比馬克龍沉穩老練得多的政治家,默克爾對德國以及歐盟的認識和定位瞭然於心,對馬克龍的小九九更是心知肚明。

平心而論歐盟作為美國在全世界煽風點火的冤大頭,接收了大量難民,作為歐洲經濟一哥的德國更是接納了數百萬,但德國卻並未像法國一樣爆發如此嚴重的社會危機。這足以說明德國在經濟成就上要遠遠強於法國,是名副其實的歐盟大哥大。

而歐盟自成立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以經濟一體化作為打底的,這注定了德國必將是歐盟真正的領導者。

但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在國際社會必然受到諸多限制,所以和法國這個所謂的戰勝國攜手勢在必行。通過法德兩國的聯手,歐盟不僅經濟強大,政治一體化也在逐步推進,未來必將有更大作為。

但法國幹著幹著就感覺不對勁,因為法國是殖民帝國出身,在科技立國的德國面前沒有任何優勢,所以長此以往必然被德國邊緣化。而默克爾也曾多次建議法國將所謂的五常地位上交給歐盟,大家一起做五常。

所以,法國要“反抗”,不僅反美國,更要反德國。但此時的法國早已風光不在,昔日惺惺相惜的英國也追隨美國而去,法國在歐盟朋友圈內孤立,在北約圈內也受到了美國的無情嘲諷。

但即便如此,法國也不能停止“作死”的腳步,因為國內社會矛盾愈演愈烈,馬克龍甚至表示還要多添幾把火,作死作出新高度,這就讓默克爾非常不爽了。

本質上說,作為被美國長期壓制的國家,德國當然有擺脫美國控制自立門戶的野心,但此時的歐盟聯邦尚未成型,不具備和美國分庭抗禮的條件,馬克龍為了挽救自己的支持率而打草驚蛇,實際上是將整個歐盟都賣了。

而且按照馬克龍的意思,如果歐盟被美國拿下,法國沒準兒還能“自立為王”,將德國踩在腳下。

看來,民意支持率的暴跌已經讓馬克龍方寸大亂,更讓默克爾累覺不愛,如果任由這個年輕人鬧下去,法德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不說,整個歐盟也可能觸礁擱淺,這對於苦心故意締造歐盟聯邦的德國絕對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默克爾不能忍。

但從當下的情況來看,在馬克龍任期結束前,默克爾也是無可奈何,畢竟相比於馬克龍的吃錯藥,又臭又長的英國脫歐更加讓人無語凝噎。

默克爾:我太難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不得不說,馬克龍最近有點像個怨婦,幾乎把與法國有密切關係的盟友,和北約抱怨了一通,這就讓同為歐盟強國的 德國 總理默克爾,看不下去了;因為,法德兩國是歐盟的領導角色,馬克龍在前面抱怨完,默克爾就要為了歐盟的團結,而為馬克龍收拾爛攤子,默克爾確實有點委屈;

據英國《每日快報》11月26日報道,默克爾對馬克龍說,我理解你對於顛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厭倦了為你馬克龍收拾殘局;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 把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才能讓我們可以坐下來一起喝茶;很顯然,默克爾對於馬克龍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畢竟,沒有人願意整天為別人“擦屁股”;

從默克爾的話中,不難看出,他是想告訴馬克龍,你作為一個年輕的政治家,思想活躍 想法多,是可以的,但你也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活躍思想,不能總讓我來給你收拾爛攤子,畢竟我年紀大了,這樣我會很累很煩躁;默克爾想表達的就是 讓馬克龍收斂一點,不要老惹事;

馬克龍最近 最出名的言論就是“北約腦死亡”,這個言論一出,默克爾大為緊張,因為馬克龍的這一言論,有可能導致歐盟的分裂,還有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默克爾隨即回懟馬克龍,我認為,這樣一刀切的言論完全沒有必要;可見,默克爾最害怕馬克龍的言論,會傷害到整個歐盟的利益;而馬克龍不僅抱怨北約,還抱怨美國從敘利亞撤兵,抱怨英國脫歐,抱怨土耳其投靠俄羅斯等等,每一次在馬克龍抱怨過後,默克爾都要出來呼籲大家團結,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傷了和氣,搞得現在整個歐盟當中,就默克爾這麼一個救火隊員,默克爾之所以要怒懟馬克龍,就是想告訴他,請求他不要再惹事了,默克爾實在太累了,完全跟不上馬克龍的節奏 。

個人拙見!歡迎評論區交流看法或補充 謝謝!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 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默克爾是非常成熟老道的政治家,現在看她的另一面,還是一個優秀的語言學家,形象而富含哲理的比喻,讓我們可以充分地理解政治也是一門藝朮。德法關係需要互補,也許要一前一後,有人唱白臉,有人唱紅臉。老大姐似的諄諄教誨和尚帶青澀的法國總統,讓我們看到了法德關係,歐盟是怎麼一回事。這對二次世界大戰的冤家,找到了它們合作的形式,對歐洲來說是一種幸運。


不能認為這是德法翻臉的預示,只能把它看作是政治上的一種藝朮。在美國一霸獨超的情況下,即使整個歐盟團結如一,也不是美國霸權的對手。歐洲歷來綏靖主義思潮嚴重,一步三回頭是經常的事,或許是深入精髓的文化,或許是針對霸權的一種策略。前一段時間,美國對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2號”多方施壓,德國極力抗爭,如今馬上到了峻工期,德國的低調和向美方示好,不能不說有這方面的原因。

默克爾對馬克龍是否有所不滿,也不一定是事實,德法兩國有獨特的協調機制,每月一次的領導人會面是必須的。法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政治上法國帶頭順理成章。德國是二戰戰敗國,美軍至今還在德國駐軍,俗話說“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所以,德國人更以實幹,以經濟發展為主。每當法國有什麼出格之舉,德國總會出來打圓場。這就是修復杯子,繼續喝茶,然後雙方會心一笑,繼續向前走。默克爾的“厭倦了收拾殘局”,只是在政壇呆的太久了,以西方國家的國情,這已經很出格和例外了。離開政壇是遲早的事,或許這是一種離別前的感嘆吧!


天太2


近期德國和法國的一些重大問題上確實發生了一些分歧,主要還是因為法國希望推動歐洲政治獨立和一體化,而德國則組成謹慎從事,不要輕易開對美國,雙方從各自利益出發提出的政治主張都沒有大錯,只是在立場協調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近期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北約的作用發表了一系列的談話,他認為北約已經腦死亡,而歐洲國家也不應該再依靠北約和美國的保護維護自身的安全。其實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歐洲國家都贊同馬克龍的這一主張,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馬克龍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推動歐洲軍事一體化,建立歐洲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進而推動實現歐洲的軍事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對於歐洲現在是否具備推動軍事一體化的條件,不少歐洲國家有不同的想法,認為條件並不成熟,法國人多少有點兒一廂情願了。



德國雖然一直是歐洲一體化的堅定支持者,但是德國畢竟是二戰戰敗國,國內現在還有龐大的美國駐軍,如果大力推動歐洲軍事一體化,直接和美國人為敵,美國利用歷史問題和駐德美軍問題干預起德國內政,默克爾恐怕也受不了。更何況,默克爾即將退休,德國執政黨內部還面臨著一個權力交接的問題,他們也不希望與美國人的關係搞得太僵。此外,德國近些年軍備馳廢,如果現在推進歐洲經濟一體化法國恐怕會佔大便宜,進而成為歐洲軍事和政治領域的盟主,這也是德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歐洲一體化遇到了很多問題,推動財政一體化難度都很大,更不要說軍事和政治一體化了。默克爾希望一體化進程稍緩一些,也是非常合理的,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