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散戶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

一直以來,很多人總是糾結在做超短交易還是做中長線交易的選擇中。所以,交易起來,在選擇個股的方式,和選擇交易的模式的時候,很容易迷失。經常是做一段時間的超短,又覺得中長線比較安全,做一段時間的中長,又羨慕超短的利潤。於是顧此失彼,來回折騰。最後,又會回到原點上。兩種方法都無法堅持。相反,超短的短頻快沒有把握到,中長的利潤大頭也沒有吃到。搗鼓下來,發現每波行情,都沒賺到什麼錢。

我認為,股市比較成功的交易模式有三種,分別是短線追漲殺跌,中線抓板塊做龍頭,長線做價值當股東。(當然,最賺錢的是老鼠倉,做消息股。不過這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這三種交易模式的風險和收益是完全不同的,但是這三種交易模式又是全部有效的。只要做的好,都可以賺錢。問題是,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看盤時間,資金大小都有不同,所以,這三種方法,只能選其一為自己的重點交易模式,而不可能全部都選。那麼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呢?下面我就來分別談談:

一, 超短線追漲殺跌。

特點:短頻快。做的好,可以很快將自有資金滾大。風險較大。

適合:資金量20萬以內,職業股民,有大量的看盤時間者。

市場可交易時間段:穩定上漲期,猴市震盪期,急跌中檔橫盤期。(也就是說,一年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可以做的。)

最大風險點:市場轉折期。因為這個時間段很多股票都會走出誘多的圖形,一旦追高買入,當天就可以套你7,8個點,第二天一個低開,就殺走了10個點。

需要掌握的技能:1,市場節奏的把握能力。2,短線選當日強股能力。3,特殊圖形判斷能力。4,超級牛股的尋找能力。5,龍頭板塊及其中的龍頭個股的發現能力。

持股時間:一般都是隔日交易,最長持股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二, 中線抓板塊做龍頭。

特點:每年只用出手幾次,大部分時間以休息為主,做的好的,年利潤也可以翻翻。風險適中。

適合:資金量20萬----100萬,不需要全職,但也要能堅持每日盤後覆盤。

市場可交易時間段:穩定上漲期,猴市震盪期(這個期間不會滿倉交易)。

最大風險點:判斷錯了趨勢。例如左側交易時買到了半山腰。又或者右側交易時買在了高點。

需要掌握的技能:1,對中級頂底的尋找能力。2,對政策的研判能力。3,對龍頭板塊的尋找能力。4,對市場所處位置的研判能力。5,對不同位置的不同選股能力。例如在市場啟動初期,選擇超跌個股。

持股時間:

1個月---3個月

(特別說明一點:以上兩種方法,都不需要有很強的研究企業基本面的能力。)

三, 長線做價值當股東。

特點:每幾年才會出手一次,複合利潤率最大,市場風險最小。

適合:資金量100萬以上,有自己的穩定的工作收入,平日也不需要太專注於股市,對某一行業或企業非常瞭解。

市場可交易時間段:市場恐慌期,很多股票的價格跌到了超常的低點。

最大風險點:買入了退市的股票。

需掌握的技能:1,很強的基本面研究能力。2,對某個行業非常瞭解。3,對政治局面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持股時間:

最短一年,一般要在三年以上。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炒股高手都是這樣控制倉位的

技術、風控、心態,是A股投資的關於'人'的三大主旋律,而對於我們一眾小散而言,我覺得順序應該是這樣風控、心態、技術。為什麼呢?

首先,技術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及後續孜孜不倦的學習補充新知識以應對新出現的問題,而我們這個市場裡的大部分人,並不具備較為充足的時間和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想把技術作為突破口,有很大難度。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技術只是提供你判斷準趨勢,擇優選股,精準操作的工具而已,現在各種平臺各路大神太多了,也許不都是牛人,但是你想要的各種技術指標判斷很輕鬆就可以獲得,恐怕不容易。其次是心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多多少少的反應出了為什麼我會把心態放在次要的位置。炒股的心態是和賬戶的收益密切相關的,穩定的盈利能夠帶來穩定的心態,所以它比技術上的改觀要來得快一些。那麼上述三大主旋律中最容易改變的是哪一點呢。說到這裡,我想大家都明白了,風控!但是風控這個題目又太大了,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大家平時最常用到的倉位控制吧。

一、分清自己的定位

任何股票的走勢都只是一種概率性的判斷,重倉、單倉根本無法控制小概率事件,因為T +1的操作制度下,你無法第一時間對錯誤的判斷做出修正,當你重倉、單倉買入後,你至少得承受當日剩餘的交易時間和第二天開盤期間的一系列風險,這也是大部分超短高手選擇在交易日尾盤最後15分鐘交易的原因,這種主動降低時間軸上風險的動作也是風控的一種。

分倉和輕倉對很多人來說,覺得會大幅降低自己在某一隻票上的收益,這時大家會痛恨死像我這樣的整天喋喋不休讓大家單票少買點的人,但是此時大家忽視的一點卻是,分倉也會大大降低投資的風險。這也是小散面臨的很大的一個問題:賺多和虧少哪個更重要?我認為投資是一個時間複利的遊戲,活著才有談時間的資本,有本才有談利的資格,我也不喜歡來得快去得更快、過於跌宕起伏的收益曲線。

所以做好倉控首先你要明確自己的定位:

如果你是一位初入股市的新手,想對股票這個投資方式進行基本的瞭解和學習的。建議低資金量主動試錯,趨勢判斷、個股選擇、風險控制、精準操作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從市場中學習。個人操作體系的建立通常都是建議在不停的糾正錯誤之上,直到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邏輯思維和投資心態的投資之路。那麼我唯一的建議就是,請先把風控的學習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爭取做一個合格的投資人。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如果你對股市已經有較長時間的瞭解,但在生活中還是有較多的時間要忙工作,沒有太多時間盯盤和頻繁操作,我建議是操作一隻或兩隻績優長線個股較好,在大牛趨勢沒確定前,逐步建倉6成已經是最高倉位水準了,可以趁著空餘的時間把握一下大的波段,大牛趨勢確認了,可以加倉至8成,但是一定要注意止盈止損的把控。關於建倉的,也不是那種一次性買入6成就完事,可以根據大盤的趨勢採取金字塔型或者橄欖型的建倉模式。

二、分清大環境走勢

大環境的走勢對個股的影響還是較為明顯的,只有少部分個股能獨立於大環境,所以分清大環境的走勢也就較為重要。我們將大環境的走勢粗略的分為強勢、震盪、弱勢,三種情況。

1、在大盤較好,明顯處於強勢狀態下,金字塔型建倉模式較為合理,可以保證較多的盈利,在達到盈利預期後,會採取1-2或者2-3逐步退出方式鎖定盈利。

2、震盪行情下,通常會採取橄欖型建倉模式,先做底倉,在個股突破形態確立後加大倉位投入,這樣的建倉模式有利於規避短期風險。這種建倉的止盈模式大致分兩種:(1)如果達到盈利目標後,大盤依然在處於震盪市,將會採取逐步減倉走人的方式;(2)如果大盤走勢轉好,也會採取 1-2或者 2-3的方式退出。

3、弱勢行情下,多以觀望為主,保持中線2-3成的觀察倉位,同時適當做1成短線保持盤感,等待行情轉暖,短線操作其實就一點要求,快進快出,絕不戀戰,不要和短線太談戀愛,預計時間內不達預期或是下跌到止損位,堅決離場,保存實力。

三、短中長線的倉位配置

大部分散戶投資者沒有倉位配置的概念,喜歡一梭子幹進去,滿倉時間較長,風險出現時較為被動,所以我認為規劃好短中長線的倉位配置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大部分散戶的資金量並不大,大家要合理規劃自己的倉位配置,建議配置5-6成倉位的中長線,這是你盈利的基礎,通過對個股的深入研究可以較好的掌握這1-2只個股的波段,在上漲時能夠吃到大部分盈利,在下跌時能夠及時減倉減小回撤。

其次準備2-3成的波段資金,在行情較好或是個股強勢的時機能夠及時加倉,或是在達到盈利預期時做1-2, 2-3的兌現盈利方式,大部分時間這類資金處於休息階段,可以當做'戰備糧'。同時還剩1-2成資金,用作短線資金配置,在強勢行情或超跌反彈行情中積極出擊,快進快出,絕不戀戰,為賬戶帶來額外的盈利機會,同時保持住自己的盤感。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如何利用籌碼判斷主力當下意圖?

吸籌階段

在資本市場中,並不能使錢生錢。一個人想要獲利,只能通過最原始的交易原則:低價買高價賣,從中賺錢交易差。在主力吸籌的階段,同樣也需要較為廉價的籌碼。但是當大家都知道籌碼比較便宜的時候,有誰會賣呢?在吸籌階段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假象技術形態,比如M頭,五浪殺跌等。由於在A股市場中,又以短線投機者居多,使得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價值投資。而主力在市場中又佔有絕對主導地位,所以主力趁機打壓,並且在相對較長的時間裡使股價橫盤,倒致很少有投資者敢於較長時間的持股,從而讓上一輪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斷的割肉,主力才能在低位吸籌承接。

其實,主力吸籌的過程就是一個籌碼轉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力為買方,散戶為賣方。只有低位充分完成了吸籌,主力才會形成拉昇,從而結束吸籌階段。而對應在籌碼分佈圖中,則以籌碼高度集中體現出來。如圖(一)中所示,為晉億實業(601002)前期的吸籌工作,時長近兩年,籌碼集中收集區域在8元左右。這個區域,也就是主力吸籌的大體成本。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拉昇階段

當主力完成吸籌之後在,接下來便是讓股價脫離其成本區域,打開利潤空間。在此過程中,主力用部分籌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使其大部分籌碼仍然按兵不動,鎖定在吸籌區域,等待高位的獲利了結。對於散戶而言,最常見的就是追漲行為。所以在拉昇的過程中,散戶不斷追漲,同時恐高又讓其獲利回吐,主力趁機邊賣邊買,不斷拉昇股價,形成了天衣無縫的“抬轎計劃”。在大勢配合的情況下,拉昇工作主力由散戶自行完成,主力只需利用其籌碼優勢,坐收漁翁之利。

如圖(二)所示,為晉億實業的股價從8元到15元拉昇後的籌碼錶現。可以看到:籌碼從下方8元的集中處開始不斷上移分散,但8元處的低位籌碼仍大量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在股價從8元向15元的拉昇過程中,主力並未打算完全出貨的意思。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派發階段

在股價不斷上升之後,主力的利潤空間飽滿,接下來將是完成利潤的兌現。在兌現的過程中,主力最想有人來接替其籌碼,也就是散戶。由於散戶急於眼前的利益,所以較容易被強勢拉昇所吸引。在派發階段,主力藉機將股價再次大幅拉昇,散戶不斷與其交換籌碼。由於主力具有的籌碼較多,需要較大的換手才能夠完成派出。所以,在股價不斷的創新高的拉昇過程中,其成交量不斷放大,換手率與不斷增大,給了主力較好的派發籌碼時機。

如圖(三)所示,晉億實業從第一波拉昇的高點15元向29元邁進的過程中,最原始的8元成本處籌碼不斷向上移動。至29元時,籌碼大體集中在18元附近。可以看到:雖然籌碼整體都在上移,但是下方8元處的籌碼仍未完成派發完,這表明主力需要再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使其完全拖身。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收尾階段

在籌碼派發的尾聲,為了更加吸引散戶入場,讓自己的籌碼完全兌現。主力通常在快速拉昇結束後,形成一個階段性的橫盤調整,並且在調整過程中不斷在盤中拉昇大陽線,讓人感覺拉昇行情並未結束。而此時由於個股行情過於瘋狂,加上媒體的大肆渲染,使得散戶迷失方向,不斷的追高。就在同時,個股往往橫盤的K線卻是帶高換手率,好讓自己的籌碼能夠兌出。

如圖(四)所示,為晉億實業在本輪行情的收尾階段。在股價持續8天的橫盤的過程中,累計換手率達62%,也就是常說的高位高換手。我們知道:一般個股在單日換手率在3%以下。所以在單日平均換手高達近8%的情況下,屬於典型的異動行為。而對於圖(三),在短短的8個交易日內,不僅下方8元的原始籌碼幾乎耗盡,就連在拉昇中18元附近的籌碼也完全轉移,最終集中在28元的高位處。最終,主力成功將8元的低位籌碼,全部派發給了28元高位站崗的散戶。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籌碼分佈由於採集的是上市公司的所有數據,所以在參考時則以中長線主力。在籌碼所處的四個不同的階段裡,並不是所有的主力都能夠完全出貨,這主要是受於大盤環境的配合。所以,在以個股參考籌碼分佈運用的同時,大盤的方向也不能忽略。如果您還處於不斷的盲目追漲時,那一定要了解籌碼是如何派發,並完成收尾工作。

資本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博弈市場,散戶作為被壓迫的一方,更需要了解主力的各種階段的行為,方能知已知彼,讓自己處於有利地位!


“籌碼分佈”把握股價起飛的形態

第一形態:上漲出現多峰密集――持續上漲

看圖要點:股價經低位單峰密集後啟動上攻行情,在拉昇途中做震盪整理形成了一個或一個以上密集峰。新密集峰形成時原密集峰雖減小,但仍存在。拉昇途中的震盪整理屬於洗盤性質。每一個密集峰都將成為該股回調洗盤的強支撐位。

操盤要點:股價在拉昇途中做震盪整理,形成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密集峰,拉昇行情將持續,可逢低吸納或者繼續持股。如新密集峰增大的同時,原密集峰迅速減少,宜出局觀望。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第二形態:向上突破高位單峰密集――繼續上漲

看圖要點:股票經一輪升勢後在高位形成單峰密集,股價再次突破高位峰密集,股價突破創出近期歷史新高。

操盤要點:股價再次突破高位單峰密集是新的一輪升勢的開始,投資者可結合其它信號適當介入,快進快出。股價回落擊穿高位密集峰時止損。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提示:唯一的短線!不能孤立應用,需要結合其他的數據或者是分析模式。

第三形態:回調峰密集獲強支撐――繼續看漲

看圖要點:股價放量突破低位單峰密集後不久做回調整理,在低位單峰密集峰處受到支撐,然後從支撐處再次放量上攻。

操盤要點:股價再次放量上攻意味著主升浪開始,是介入的良機。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提示:回踩確認,不僅僅適用於均線,支撐位,對於籌碼同樣重要,回踩之後不跌破,才能證明支撐強勁,然後買入,心理才會堅定!

第四形態:洗盤迴歸單峰密集――後市看漲

看圖要點:經較長時間整理形成低位單峰密集,此後股價跌穿單峰密集。回調時原密集峰沒有減少的跡象,成交縮量。洗盤迴調幅度不太大,通常小於20%。

操盤要點:洗盤迴調後回升至原單密集峰處,然後放量突破原單密集峰。這是較好的介入時機。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提示:並不是所有的跌破原密集區都是壞事,要看成交配合,縮量回調跌破,原峰是不會減少的,也就是主力不會扔掉籌碼。

第五形態:吸籌與拉昇階段

籌碼從發散到集中的一種情況——吸籌。

如下圖,圖中鼠標定位的時間點是2012年1月,當時的籌碼狀態是典型的發散狀態,籌碼最低位大約在9元左右,籌碼最高位大約在16元左右,有多個籌碼峰分佈,並且所有持倉籌碼都處於被套牢狀態。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再看看,還是這一隻股票,而這次我們把鼠標定位時間點放在了2013年1月。我們看到這個時候的籌碼狀態已經是高度密集狀態,籌碼密集的最核心區大約是12.6元左右。

我 們可以理解,在這一年的過程中,大盤持續下跌,但該股卻一直不再創新低,是因為有主力入場吸籌,通過一年的時間,讓高位14-16元的套牢籌碼割肉 出局,也讓低位10元以下的的獲利籌碼都獲利賣出,並且經歷裡中間幾次的箱體上下波段,最終將絕大多數的持倉成本集中在了12-13元左右,同樣,主力成 本也必然在這個區間。這也是主力吸籌的行為過程。

其實,主力在吸籌階段及洗盤階段的整個過程就屬於一個籌碼轉換的過程,這個過程中主要是以市場主力買入,散戶賣出為籌碼轉換的主要轉移方向。將一些不看好後市的散戶清洗出局,籌碼會轉移到主力手裡,同時剛追進的散戶會在打壓洗盤中被套,在繼續下挫中還是會有不少人割肉出局,剩下的都是看好後市的籌碼了,伴隨成家量縮減,可以判定主力沒有具備出逃的條件。經過洗盤後,主力的拉昇變得輕鬆了,不會遇到空頭的砸盤。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當主力完成吸籌之後在,接下來便是讓股價脫離其成本區域,打開利潤空間。在此過程中,主力用部分籌打壓做盤,同時又承接拋壓籌碼,使其大部分籌碼仍然按兵不動,鎖定在吸籌區域,等待高位的獲利了結。對於散戶而言,最常見的就是追漲行為。所以在拉昇的過程中,散戶不斷追漲,同時恐高又讓其獲利回吐,主力趁機邊賣邊買,不斷拉昇股價,形成了天衣無縫的“抬轎計劃”。在大勢配合的情況下,拉昇工作主力由散戶自行完成,主力只需利用其籌碼優勢,坐收漁翁之利。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從上圖看,為晉億實業的股價從8元到15元拉昇後的籌碼錶現。可以看到:籌碼從下方8元的集中處開始不斷上移分散,但8元處的低位籌碼仍大量存在。這也就意味著,在股價從8元向15元的拉昇過程中,主力並未打算完全出貨的意思。

主力吸籌完畢之後開始拉昇。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如上圖,這是迪安診斷在拉昇前和拉昇後的籌碼分佈圖。上圖是2013年2月初,當時籌碼是典型的單峰高度密集,說明吸籌到位,準備開始拉昇,下圖就能看到。

隨後在拉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初吸籌完成密集在22-23區間的籌碼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轉移的,這種狀態是籌碼鎖定。

成本在23元以下的籌碼,在下圖中的籌碼定位時間,已經盈利超過30%,但仍然沒有賣出,這種高度盈利而不願意賣出的籌碼,有大部分 是屬於主力機構的,因為散戶群體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不會再浮動盈利30%的情況下橫盤一個月仍然不賣股票。所以,鎖倉是主力高控盤的表現。 高控盤鎖倉拉昇的股票,只要低位鎖倉籌碼不跑,中線持有可以帶來非常大的贏利機會和贏利空間。


決定交易成敗的不是技術而是策略

市場賺錢的鳳毛麟角的交易者中,基本上都是高手和專業人士。而發人深思的問題是,期貨、股市都有一個大家公知的現象:普通交易者對行情的研判正確率要大幅度高於高手和專業人士,這也就形成了交易的悖論。

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工夫在詩外”呀。決定交易盈虧的不一定是技術分析,至少核心的決定因素不是技術分析。

在市場,98%信奉技術,2%奉行資金管理並深諳交易策略,賺錢的只有0.3%。顯然,通過上面簡單、樸素的分析,僅僅信奉、精通技術分析是很難、甚至無法賺到錢的。

這一點簡單到有些粗暴的邏輯所揭示的真相,是沉浸在技術分析之中並幼稚得無法自拔的普通交易者所認識不到和不敢面對的。

多空雙方信奉的是同一個技術分析,但是最終的處境卻是冰火兩重天的不同,或者是拉鋸一樣的焦灼,或者如過山車一樣的翻覆,說明交易的決定因素不是技術分析,而是技術分析之外的交易策略、資金管理、風險控制、交易理念、交易心理等等。在戰爭中,如果紅藍兩軍使用的是同一種武器,而一方獲得大勝而一方慘敗,只能說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而是戰略戰術、指揮員的軍事才能以及補給的後勤保證。

決定交易成敗的不是技術

包括市場的大勢、品種行情的節拍、交易的頻率。也許她根本不懂什麼叫交易策略、資金管理、交易頻率,但市場詭異之處就在於此:幾千年以來只有一個人不會走路,那恰恰就是特地跑到邯鄲學步的公子,而未學過走路的人卻走得行雲流水、格外輕盈、自然。這一點應該給沉浸在技術分析的不成熟的交易者一點啟示了。

當你的交易節奏、頻率和市場意外吻合時,想不賺錢比普通交易者在市場想不虧錢都難。市場有時就是具備這樣的顛覆性。

交易策略的作用舉足輕重

和技術分析相比交易策略的作用舉足輕重,每一筆成功的交易都源於交易策略的得當。何時建倉,何時平倉,何時觀望以及交易的管理,這些對於虧損的交易者都是茫然的。比如研究技術分析的交易者可能知道了支撐和阻力位,但是他沒有入場準則、實施計劃、倉位控制,一切皆是枉然。交易策略一般是成熟的交易系統的一個核心的組成部分,需要長久的實踐才可以成型並逐步完善成熟起來。

交易理念、心理至關重要

在交易中,交易理念和交易心理是至關重要的,也是科學、合理的執行能力的前提條件。交易理念需要鑄就,不是像技術分析那樣比較好學,交易理念完全是內功,類似一個人的信仰,是交易的靈魂。

大家都聽說過所謂的市場的貪婪和恐懼吧,這屬於交易心理在交易過程中的起伏、變化。打造良好的交易心理,建築贏者的成熟心態對於一個盈利的交易者異乎尋常的重要,這一切也是和資金管理緊密相連的。

市場是一個多維時空

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多維時空,對於一個交易者來講:技術分析只是簡單的一維,是線條化的對市場價格等因素簡單的勾勒。交易策略是第二維度,能夠二維的、平面化的展示交易。第三維是資金管理,體現的是紀律性、嚴謹性,使交易變得立體、可行。第四維是交易理念、心理,他們給交易注入靈魂而使之豐滿。交易的時間維蘊藏在交易策略之中,形成了交易的時間框架和週期。

一般的普通交易者的交易行為是兩維的,也就是平面化的,處於原始發育狀態;有的交易者的交易空間形態雖有第四維,但是缺少第三維的資金管理,也是坍塌的形態。要想建立完善的交易的多位時空,就必須這幾個維度一個也不能少。

而沉浸在技術分析中的不成熟的交易者實際上所處狀態是一維的交易空間。

通過以上的論述,簡單而準確的揭示了一個真理:交易“工夫在詩外”。決定交易盈虧的不是最低端的一維的技術分析,而是構築更高維度交易時空的交易策略、資金管理、交易理念和心態。這就是市場簡單的認知所揭示的真理。

史詩級的籌碼分佈走勢,經典案例解析,告訴你誰才是A股王者指標


作為市場參與者,市場價值是我們所要關心的,最大化的追求利潤。若是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歡迎留意筆者的公眾號:股道老蔡(ch224299),交流炒股技術,隨時為卿解答疑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