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開始搶糧了?專家解讀背後真相

最近半個月以來,東北大豆開始出現整體上漲,雖然目前漲幅不大,但已經在局部出現“一戶有豆,多家出價”的疑似“搶糧”現象。

這種情況正常嗎?未來東北大豆能出現大漲嗎?

《關內豆市“火勢正旺” 銷區或將“移情別戀”》——劉從新(節選)

近日,關內產區大豆行情超預期上漲,導致農戶和收購商惜售待價,銷區市場或傾向於採購東北優質豆;東北產區部分農戶庫存較少,貿易商抬價搶糧,而國儲輪換大豆收購價格穩定,庫前“車少人稀”,東北豆價格大幅上漲仍有難度。……

大豆開始搶糧了?專家解讀背後真相

早在11月上旬,東北產區許多區域已出現基層收購減量、貿易商小幅提價的現象。隨著時間推移,目前,除部分持糧待價的豆農觀望心態較重外,大部分豆農均以“保斤”或“保價”等形式,在新糧入市後集中把豆源轉入收購網點。各地收購大戶囤糧現象較多,加上象嶼集團在產區投放大量資金設置存儲網點,由於糧價在底部運營時間較長,提升了貿易商對後市看漲的信心。

大豆開始搶糧了?專家解讀背後真相

產區大戶囤積分流了收購壓力,基層豆源減少,部分貿易商補充庫存的意向明顯,促使其搶購優質類豆源。“一戶有豆,多家出價”,豆農攀價推升行情,貿易商“生怕價出低了被別人買走”,於是便出現基層收糧“與日見漲”的現象。實際上,現階段收漲的均為儲存賭市的豆源。而產區向市場輸入的商品豆,明顯與現行收購價背離。當然,中小型商戶受倉容、資金限制,即便也有對後市看漲的預期,但也不得不低利潤正常運營,這種“大戶不賣小戶賣”的現象,正好吻合市場對東北豆低消耗的現狀。

大豆開始搶糧了?專家解讀背後真相

上週,產區內運輸優勢區優質類豆源基層毛糧收購價已出現3360~344O元/噸,加上短運費用及篩選去雜後,淨糧入倉成本已達到3460~3520元/噸;而國儲輪換豆收購價仍維持在最初的3380~3480元/噸,各地收儲庫點交糧均呈現“車少人稀”狀態。國儲收購價已失去“風向標”效應,市場化有序運營,讓企業和市場需求去拉動行情。

大豆開始搶糧了?專家解讀背後真相

上週,產區金鑼、天澤、益恆和維維集團等部分企業收購價僅上調40~60元/噸。目前,許多運輸劣勢區,如佳木斯、同江、建三江等地,優質塔選商品豆主流裝車價僅3500~3520元/噸,賣出價基本接近運輸優勢區的淨糧入倉價。

大豆開始搶糧了?專家解讀背後真相

依據東北現狀,結合關內及市場動態,受關內大豆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從中長期來看,食品市場需求將逐漸側重於選擇東北豆,鑑於銷區市場目前關內豆源仍有待加工,近期集中到東北採購的概率偏低。因此,東北產區大豆行情將逐漸向好,但大幅上漲仍需時間“磨合”。

本文僅限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來源:糧油市場報/作者-劉從新、村村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