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東英水邱村貧困戶借地種淮山增收脫貧

臨高東英水邱村貧困戶借地種淮山增收脫貧

東英鎮水邱村貧困戶王梁借地種淮山增收,真正過上了脫貧致富的日子 王信隆 攝

“臨高縣人民政府網”最新動態:眼下正值淮山收穫季節,臨高老百姓隔三差五都會用到它進行煲湯。淮山作為高營養食品含有大量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男女老少喜歡吃,煲湯或與各式蔬菜一起翻炒,健康又美味,是食材中不可多得具有藥用價值的農產品了。

臨高種植淮山最早是在東英鎮,在東英鎮西南村一淮山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淮山田頗為壯觀,種植戶們一大早的都很忙,先用鋤頭一點點撥去浮土,讓淮山根露出來,憑藉經驗估摸淮山的大小,再刨去其周邊的泥土,不一會,一根根粗壯碩長的淮山就破土而出,稱重、裝車大量送往海口各大農貿市場銷售。

這一整片佔地30畝的淮山種植基地正是王梁2012年耕種至今的“成果”,每當豐收季一到,王梁都會僱傭周邊的農戶到地裡幫忙採收,並對接省內大客戶上門收購,將個頭大、營養堪比鹿茸的淮山以優價銷往全省各地,更快地進入到消費者視野。

王梁是東英鎮水邱村貧困戶,因為家境困難,年輕時一直在外務工,散活、農活、種植管理都做過,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種植技術,期間還自主創業能改變生活,真正過上了脫貧致富的日子。

一邊打工、一邊學技術、一邊創業,向王梁這種有志向的人,勤勞脫貧不等不靠,努力終究會成功。2018年時,王梁的一位好朋友將閒置的土地借給自己種植淮山,解決自產自銷的需求,而且王梁有豐富的種植及管理經驗,種植的淮山收成不錯,去年畝產達5000斤,每畝地就掙了7000-8000元,這讓他更有信心一直種植下去。

“從今年10月底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聯繫海口的大客戶上門採購並銷出3萬多斤優質淮山。”王梁介紹說,受豬肉價格影響,雖然淮山的市場價格不是很理想,小的淮山可賣到1.7-1.8元\\斤,大的2.8斤\\斤,自己一天往海口銷掉2000斤,臨高縣城內也有少量銷售。

王梁每天除了種植淮山,管理經驗豐富的他還“身兼多職”,跟臺灣老闆打工管理鳳梨、木瓜、百香果等農作物,並以地種植20畝福橙和27畝紅美人柑橘品種,每天過得很充實,日子也越來越好。

在種植淮山方面,王梁主要選用抗病、抗逆性強、耐肥水、產量高、品質好、耐貯存的1號和7號品種,這些淮山喜光,耐寒性差,因此十分適宜在光照充足的東英鎮生長,遇到雨季,王梁還會注意做好防澇,保證淮山能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中生長。經過王梁精心種植的淮山品質好,雖然擁有“醜醜”的外表,但是健康營養,十分受顧客喜愛。

“我們淮山不僅個頭大,吃起來口感特別綿密,我們都會自己帶回家給老人、小孩吃。”王梁至今都還記得,有一年淮山價格波動市場價格下降,導致淮山滯銷,虧損了許多錢。

王梁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有經驗了,每年自己都會根據市場需求去種植淮山,還將選好合適的土地擴大種植面積,新地種植第一年的產量會更高,市場競爭力會更強,到時會考慮藉助電商平臺擴大銷售渠道,提高銷量,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