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商標之爭泰國天絲贏第一回合,華彬堅決上訴

紅牛之爭可謂曠日持久,而且是官司套官司。

11月28日晚,泰國天絲方面公佈了最新訴訟進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於11月25日經過非公開審理後,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紅牛中國”)提起的商標侵權訴訟案作出一審判決,未支持紅牛中國享有紅牛系列商標所有權的主張,同時駁回了對天絲37.5億元的索賠。華彬集團方面當晚向第一財經回應表示,堅決不認可並將提起上訴。

據瞭解,此次北京市高院公佈的判決,是紅牛中國在2018年發起的訴訟,2018年8月30日立案後,在2019年8月8日進行了不公開開庭審理。訴訟中,紅牛中國提出紅牛系列商標同屬於紅牛中國的資產,而且紅牛中國在品牌形成和維護中起到決定性的貢獻,因此應享有合作權益,並以此提出要求泰國天絲支付37.53億元的廣告宣傳費。

但根據當天公佈的判決書顯示,北京市高院駁回了紅牛中國的全部訴訟請求。

红牛商标之争泰国天丝赢第一回合,华彬坚决上诉

11月28日晚,泰國天絲髮布聲明,以“大獲全勝”來評價一審判決。並稱雙方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已經於2016到期,到期後紅牛中國仍然在使用紅牛系列商標生產、銷售紅牛產品,造成對紅牛系列商標專用權的侵犯。泰國天絲已經分別針對上述侵權主體提起商標侵權訴訟,而華彬集團提起此次訴訟的目的在於拖延時間。

天絲方面表示,隨著核心案件的逐步判決,華彬集團的纏訴手段和拖延策略將失效。同時天絲提出將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和投入,探索更多的商業模式和合作可能,同時也希望將其旗下更多的產品帶入中國市場。

當晚華彬集團也發佈聲明,稱對“紅牛系列商標案”的一審判決表示不滿,稱判決偏離了真正的訴求,對於這一判決堅決不予認可,並將提起上訴。

華彬方面回應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紅牛中國是“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市場從零價值至數百億市值的唯一投入方和貢獻者,因此華彬集團主張的是請求法院確認紅牛中國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合法權益,即有權使用“紅牛系列商標”並享有其上所附收益等合法權益,而非請求法院確認紅牛中國為登記註冊的商標所有權人。而法院判決結果只是對紅牛商標登記在泰國天絲名下這一法律狀態進行了再次確認。

記者注意到,紅牛系列商標一案雖然是中泰紅牛之爭眾多訴訟中的一個,但卻是相對關鍵的一個。

根據當初雙方的合作內容,泰國紅牛創始人許書標提供品牌授權,嚴彬負責生產銷售,但2012年許書標去世後,接任的許馨雄突然發難,並以商標註冊到期為要挾,和華彬集團進行利益談判,由此雙方的矛盾在2015年之後逐步爆發,矛盾不斷加劇。據不完全統計,雙方目前的訴訟有20多個。不過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的多個訴訟判決書中均提及,由於紅牛商標權屬之爭尚無定論,一些問題難以單獨先行做出裁判。

就在今年,華彬集團起訴經泰國天絲授權的紅牛安奈吉飲料的生產商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代工方昇興(中山)包裝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案中,“紅牛”商標尚在訴訟之中也是理由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紅牛的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一直以來華彬集團在這一問題上非常被動,但如果華彬集團能夠取得部分權益,對於雙方的博弈局勢將有很大的改變。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的官司錯綜複雜,泰國天絲雖然贏得一審,但還不是最終判決,因為牽扯利益較大,雙方都不會輕易讓步,可能還會糾纏2-3年才會有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