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億的差距,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二龍戲珠”,還是一家獨大?


1萬億的差距,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二龍戲珠”,還是一家獨大?

阿里巴巴上市第三天,股價已經破了204港元/股……

而現在關注港股,以及關注互聯網的投資者們,也因為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當日市值超過了港股之王多年的“騰訊”,終於可以把這兩家巨無霸公司放在一起對比。

2019年11月28日,阿里巴巴港股收盤價204港元/股,美股+港股總市值4.36萬億港元;當日,騰訊收盤價338港元/股,持續波動中,總市值3.23萬億港幣。兩家公司的市值差額1萬億,很多人說阿里巴巴將是一家獨大,騰訊也不能稱之為港股雙龍了。真這麼簡單?

1萬億的差距,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二龍戲珠”,還是一家獨大?


對比業績

2019年4季度已經過半,阿里巴巴和騰訊的3季度業績也早已經公佈。

單就數據而言,阿里巴巴總營收1190億,騰訊總營收972億,差距不是大;但是阿里巴巴的增幅為40%,騰訊的增幅只有阿里巴巴的一半21%!增幅下降,這也是騰訊股價最近一直不溫不火波動的根本原因。

經過查詢,最近兩個財年,阿里巴巴的營收增幅分別是58%和50.6%;對比著騰訊這兩年的增幅則是斷崖下滑74%下滑到去年的11.9%。無論是總營收,還是總利潤,目前來說,兩家公司的規模相仿,但是增幅上面,騰訊掉了一個段位。

騰訊的主要利潤在遊戲,而最近兩年遊戲被嚴卡,很明顯是直接的影響了騰訊的各項數據。

正因為如此,也難怪最近兩年騰訊各種投資,加固自己的護城河,本質上,還是為了拓寬營收類目的河道,避免這種國家一張紙,騰訊數據狂跌的窘態。

1萬億的差距,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二龍戲珠”,還是一家獨大?

“務實和務虛”帶來的競爭力

從上面的數據,以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和騰訊這兩家公司,如果拋去它們在投資領域的亂七八糟,實際上這2個公司的交集並不多。

所以這兩個公司的競爭,看起來都是在爭取同樣的一批人,實際上兩家公司的方向最主要的競爭力並不在同一個領域。

都知道阿里巴巴是電商,騰訊是社交。阿里巴巴的電商買賣的更多是實物;騰訊的社交買賣的更多是數據,是虛擬物品。因此我們可以稱之為務實和務虛。

務實”的阿里巴巴,在實體經濟中名聲並不咋樣,即使在電商領域,阿里巴巴最近些年雖然依舊是霸主級地位,但是在京東、拼多多等多形態的電商平臺衝擊下,阿里巴巴在商家圈以及失去了道義。但是憑藉其霸主地位,依舊讓諸多商家敢怒不敢言,而對於消費者來說,每年的雙11現在不僅僅是阿里巴巴才有。

同樣“務虛”的騰訊

圍繞社交生態鏈的各種遊戲,因為政策限制,導致新遊戲不斷,就是不能收錢的尷尬情況。好在漫長的等待下,某些遊戲終於拿到了“收錢許可證”,能夠變現了。當然騰訊尷尬的不僅這點兒,坐擁11.5億用戶的微信,有平臺、有用戶、有流量,尷尬的變現不及遊戲,大多變現是給了合作伙伴……而合作伙伴變現和自己進自己兜裡哪個好?

1萬億的差距,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二龍戲珠”,還是一家獨大?

有網友說:阿里巴巴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將經濟的下滑甩給了阿里巴巴,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要知道,我國的大部分的傳統生意還做的是找個門面,進一批貨,等客人上門的模式;而阿里巴巴能收割這麼多用戶是因為提升了服務質量,大量的消費者因為網購服務而選擇了網購。再看看實體經濟被經濟下滑以及網購倒逼後,現在很多店家也在做服務,做營銷,一樣的賺錢。只能說是: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精細化的以消費者為本的服務時代由阿里巴巴開啟。

對於騰訊大眾普遍已經和遊戲劃上了等號,好在騰訊最近些年的各種拓寬河道的投資;以及微信的攻城略地到全面普及,讓大眾知曉騰訊不僅僅有遊戲。但是騰訊遊戲作為主營業務的情況一天不變,那麼在資本市場基本還是被阿里巴巴壓著。

1萬億的差距,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二龍戲珠”,還是一家獨大?

未來而言

對於未來,阿里巴巴的電商會面臨更多模式的新入場玩家的衝擊。而阿里巴巴電商若沒有大革新,也會漸漸的被7/8億用戶拋棄,雖然阿里巴巴在大力的拓展國外市場。但是國外市場環境並不是國內這樣獨霸天下,網購環境也沒有國內這樣好。所以,短期內,阿里巴巴的國外市場開拓,我們更多的是看到“開拓”,收穫可能並不大……

為何收穫不大?因為從過往阿里巴巴的投資風格來看,阿里巴巴更加喜歡的是控制,而不是合作!而阿里巴巴控制過的公司,現在大家都看得到是什麼樣,說點兒難聽的,全便宜了競爭對手……

對於騰訊的未來,繼續圍繞社交,圍繞虛擬來轉,無非也就是再做出下一代的QQ、微信。但是社交的黏性太大了,社交建立的平臺太有號召力,這是阿里巴巴一直覬覦的。但是前提是騰訊要能做出下一個微信,來革自己的命,否者在這個沒有“忠誠度”可言的互聯網時代,一旦有新的社交模式,騰訊很容易就被淘汰。看看現在95後、00後的手機裡面,社交APP只有QQ和微信嗎?

騰訊的將來,更多可能是做成全球最大的遊戲開發、運營商;同時不斷地做社交平臺,革自己命,用社交平臺橫掃各個領域。只不過現在的騰訊沒有找到一條路子而已。

面對將來,阿里巴巴的競爭壓力更大,但是螞蟻金服未來是不可限量;而騰訊的發展或許會更好,前提是能在發現QQ和微信……

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兩個公司會在港股市場“二龍戲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