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首先強調一下,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沉浸於那種“愛國者”的境界,希望自己的國家是強大、強硬的,沉迷於那種“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但現實是另一種狀態。在近代以前中國古代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的威脅是永遠不可能徹底解決的。因為草原就在那裡,總會有人在那裡過上游牧生活,你就算帶上馬仔小弟把這裡的人都砍光,也會有其他地方的遊牧部落遷徙過來填補真空。(比如漢代匈奴趕跑了以後,又有各種遊牧民族進入這個地區。)而在長城外面過著這樣生活的遊牧民必然渴望南邊農耕的漢人地帶的財富和物產,尤其是遇見雪災或者乾旱,老天爺不給飯吃的時候,他們就必然要南下劫掠財富。也就是說,你再強大,這個仗也是永遠打不完的,區別只在於能把危害控制在什麼水平。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昭君出塞,楊冪飾演,公主和親在古代多數是無奈,苦寒之地,政治婚姻毫無幸福可言)

和親的手段

這裡說的和親不是單純地把皇上他家的公主妹子往塞外一丟就行了,這裡還包含著各種邊境貿易通商,以及政治賞賜的行為含義。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解憂公主劇照,她那個時代就相對好一些,因為她的背後有強大的漢王朝撐腰,可以干涉西域內政,晚年時候還能回到大漢朝廷度過餘生)

想要保持北方那個片區的安全,你能選擇的選項並不多,如果要去草原地區砍人,就必須從全國各地彙集人員和物資,在沒有火車和高速公路的年代,物資運輸到邊境地區的耗費可能比這些物資本身還多,十分困難而低效率。不論是漢朝還是北宋的統治者,他們心裡都很清楚:如果給這些草原遊牧政權打點些錢財物品,並開通互市就能保持和平狀態的話,耗費要遠遠少於對這些人軍事打擊。如果能通過和親、通商和賞賜或者上供而實現兩者和平狀態的,那麼對國家整體而言是大好事。(實際上有一部分是通過此種手段緩解,爭取時間恢復中原政權的國力,為以後戰爭謀取勝利)這種手段成本效益遠低於戰爭,比較成功的例子就是西漢初年的漢匈和親與北宋時期的宋遼和好。北宋時期對遼國的歲供大約是30萬兩到50萬兩,不到北宋的一年財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但卻保持了宋遼之間近百年的相安無事,這對北宋期間的中國經濟繁榮和社會興旺起了很大的作用。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表現中國古代邊境貿易的油畫,這種手段可以緩解矛盾,爭取時間和文化思想滲透)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文成公主的油畫,盛唐時期中原王朝已經有能力和自信處理一切,周邊的小政權這時候只能是乞求和平與賞賜)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岳飛抗金藝術畫,這是多數人喜歡的中原王朝強硬路線,可惜現實中很難實現)

當然,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很清醒,這種手段並不是每個時期都能順利實施。這要首先取決於對方的意願,當對方目標是佔領土地的時候,上供解決不了對方的胃口。比如南宋末年的蒙元南侵。

其次取決於實力對比,這其實也影響了第一條。如果讓對方覺得不能輕視你的實力,知難而退的話,那麼他們會主動放低身段和要求雙方和好。比如唐太宗中後期以後,那些境外人馬是主動要求和親(不是強迫和親,兩者意義不同,另外送過去的皇上他家妹子多數不是親生的),這時是為了能得到強大的中原政權恩賜,爭取政治上的一種優勢。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典型代表就是晚明的錢謙益,一張臉憂國憂民的樣子,清軍入關後,先是水太涼不肯自殺殉國,後面乾脆頭皮太癢剃髮去效忠滿清政權,難怪被老婆柳如是嚴重鄙視)

皇上說議和吧,我想續命,士大夫:門都沒有!士可殺不可辱

(冷兵器時代,中原統治者依靠的是長城和精銳軍隊抵擋塞外的政權,更多時候是休養生息與和親手段)

第三,取決於本朝統治者的看法,這個階層的出發點往往不是和國家利益相吻合。最典型的是明朝晚期。當時的士大夫階層已經形成扭曲並且獨特的價值觀,接著又出現黨爭,什麼手段都是無解。薩爾滸之戰以後,農民起義的局勢日益威脅嚴重,明朝應該儘早和東北的後金政權達成和解,然後再集中力量儘管穩定國內。但明朝士大夫對所有議和的政策都表示堅決反對,哪怕朝廷快完蛋了也不妥協,反正死掉的是前線將士,上吊的是崇禎皇帝,而這些口頭剛烈的士大夫在滿清鐵蹄一到就立馬做了順民。

所以,個人認為,和親是一個暫時緩解的手段(它至少能為你的王朝續命提供一個機會),明晚期士大夫的話就不用考慮了,他們的思想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都是賣主求榮的角色。參考資料:《中國古代軍事問題》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