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提起中國近代文物之殤,其中盜掘規模最大、文物等級最高、文物數量最多的一次,當屬河南洛陽金村八座東周王陵文物的盜掘和流失。中國先秦文物本來就存世量不多,極其珍貴,金村文物出自東周王陵,量大、質優,更為可惜的是,這數以千件的文物,國內僅僅留存了3件,其他“ 數以噸計”的文物,全部流失到海外數十個國家。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1928年是中國近代的多事之秋,這一年河南境內更是戰火紛飛,當年4月軍閥張作霖的奉軍開始進攻河南,時任河南省主席馮玉祥派韓復榘率兵抵抗奉軍,雙方展開了激戰。連綿的戰火嚴重干擾和破壞了當地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位於河南洛陽漢魏故城隨近的金村,發現了東周王陵和貴族墓葬群。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洛陽金村東周王陵遺址

1928年夏秋之際,正值中原地區的雨季,位於漢魏洛陽故城附近的洛陽金村一帶天降大雨,位於村東大約一公里的地方,地層突然塌陷,露出大坑,之後當地村民發現這是一個古代的大墓,隨即開始了對墓中文物的哄搶和盜竊。


隨後,加拿大基督教傳教士懷履光等人聞風而至,開啟了從1928-1932年至少長達4年之久的文物盜掘。懷履光等人在洛陽金村附近搭棚立灶,威迫利誘當地村民大肆盜掘大墓八座,出土數以千計的珍貴文物,都被裝車運到洛陽,然後轉手倒出國外。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金村出土東周龍虎玉帶鉤

被盜的八座大墓中流失的文物以青銅器為最多,此外還有金銀器、玉器、漆器,錯金銀的青銅禮器等,成噸的精美青銅文物,還未被國人領略,就這樣遭受厄運流失海外,令人痛心。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玉帶鉤,洛陽金村出土,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

有人說金村是一座建在“金鑾殿”上的村子,這話一點不假。洛陽金村大墓,從地望上看,不屬於列國,應屬於周王室。著名學者李學勤曾經指出,洛陽金村大墓不是秦墓、韓墓,而是周朝的墓葬,可能包括周王及其附葬臣屬。所以這些大墓很可能葬著的是當時雖然漸趨式微但仍然擁有天子名號的周王。東周王陵分為周山、王城和金村三大陵區,其中尤其以金村發現的8座大墓,數千件青銅器,玉器聞名世界。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錯金銀狩獵紋鏡,日本永青文庫藏


金村究竟流失了多少文物,《洛陽故城古墓考》一文中曾這樣記載:

青銅器五百餘品;車馬飾物類凡九十品;明器及禮器百餘件;兵器類凡八十餘種;玉器及石器類百餘件;鐘磬類二十多件;這些文物最終被偷偷運到國外賣掉,流散於10多個國家,僅僅日本人梅原末治根據蒐集的資料就彙集成了《洛陽金村古墓聚英》一書,裡面收集了238件文物。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金村大鼎

金村出土的這批青銅器還未被國人領略,其中的大多數就流散到了海外,存於加拿大、美國、日本、法國、瑞典等國的博物館、藝術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這數以千計的文物,國內僅存金村大鼎、錯金銅尺和命瓜壺3件,分別藏於洛陽博物館、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揹負惡名的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金村文物流失海外,不得不提到一位加拿大人:懷履光(中文名)。

懷履光是加拿大的神職人員,被派遣到遠東地區傳送福音。起初懷履光在福建地區傳教,他改穿漢服,留起長辮,學說方言,很快的便融入了中國,並且對中國文化起了濃厚的興趣。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1907年,懷履光因為傳教得利,被派到河南地區主持北方教務,正是在河南期間懷履光接觸到了金村文物,並且意識到這些文物的不一般性。


上世紀三十年代,正值軍閥混戰時期,河南常是南京政府和各路軍閥的交戰之地,可即便是在這樣不安定的大壞境下,金村文物的消息依舊是不脛而走。在此期間,懷履光購得的金村文物數十萬元計,並轉手給境外的博物館,有相當一部分金村文物都經懷履光之手流向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懷履光此後還成為該館東亞部的第一任主任和多倫多大學中國學院的第一任院長。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玉鳳,洛陽金村出土,現藏於哈佛藝術博物館

就這樣,從1928年至1932年的五年時間裡,8座洛陽金村東周王陵被陸續盜掘一空,數千件東周天子隨葬珍寶流散至世界各地。相信每個中國人在瞭解這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真相之後,都會感到無比的痛心。

雖然文化沒有國界,知識不分民族,但是文化遺產卻一定有主權所屬國,文化主權同樣是國家主權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列強們在戰亂期間掠奪和詐騙文物的不齒行為,就是對文物所屬國國家利益的嚴重侵犯。

中國近代最慘痛的文物流失事件:洛陽金村文物流失海外

人物立像,戰國晩期,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

洛陽金村東周王陵的文物流失,直接導致了考古研究中關於東周歷史諸多內容的缺失和空白,至今依然難以系統完善,因此說所謂的文物流失,就是變相的文化掠奪!這些慘痛的歷史教訓進一步提醒今天的我們,當面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珍貴的歷史遺存時,更要心存敬畏、珍愛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