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全國首個“核能”供暖小區,大媽屋內只穿秋褲


隨著冬季溫度逐漸下降,大多數的小區都已供暖近半月,然而在大家眼中,冬季供暖供熱方式是開空調,或者燒煤、燒氣。而在煙臺市海陽市,這裡大約7000餘戶居民用上了高大上的“核能供熱”,這在全國可是獨一無二的。29號,筆者走進了位於煙臺市海陽市首個開通核能供暖的小區中。

在小區居民程大叔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小區的樓道內。大叔介紹到核能供暖管道與普通相差無幾。圖中大叔身後的便是核能供暖管道。

在小區的每個單元裡,通過這樣的管道將熱能輸送到各家各戶。對於核能供熱,是否存在核輻射以及使用的安全性成為了小區裡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圖中是小區內用上了核能供暖一位大爺家中。

大爺說核能供熱聽起來就高大上,用上以後感覺和往常的熱電供暖一樣溫暖。在他身後,牆上的溫度計顯示他家中的溫度達到了20度。

大媽在家中只穿了一條秋褲。她說“在沒使用核能供熱以前心裡也是有些忐忑不安,沒想到效果很好,而且也沒有安全問題。”

據瞭解,這種核能供暖的方式是通過核電站與供熱公司的溫度交換來實現。雙方管道里有隔離板,只實現溫度的交換,並沒有水的交換。整個過程中,其實是發生了蒸汽加熱水和水加熱水兩個大步驟,用戶真正能接觸到的是已經經過層層隔離過、十分安全的熱水,因此不存在核輻射的問題。而且核能供熱可以減少用煤,對於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也大有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