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食企又雙叒上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絕殺”傳統食企?


文 | 張夏雨


同是2000年後誕生、2019年登陸A股市場,三隻松鼠今年或可實現100億營收,那,IPO後的良品鋪子又能達到怎樣的高度呢?行業格局會因此生變嗎?

01 、格局或生變

昨日,良品鋪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成功過會——拿到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門票。這意味著,良品鋪子將與鹽津鋪子、來伊份、好想你、三隻松鼠等休閒食品企業齊聚A股資本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良品鋪子最早以實體店起家。2006年8月28日在武漢廣場開出第一家門店。目前,良品鋪子已整合門店、電商、以及社交電商,開闢了線上線下37個全渠道,線下門店數量已達2100多家。

成功過會,意味著良品鋪子的財務透明度較之以往會顯著提升。與此同時,良品鋪子在數據方面,或添新話題。

回顧過去11個月,成立於2000年後的三隻松鼠給業內帶來不少驚喜。三隻松鼠的管理層曾公開表示,如無意外,今年公司的營收可突破100億(前三季度實現63億)。千禧之年以後成立的食品企業中,良品鋪子是目前最能在“數據”方面與三隻松鼠一較高下的。

換言之,休閒食品的行業格局也或將因此發生變化。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上半年,良品鋪子主營業務實現營收30.11億元,淨利潤1.12億元;同期,三隻松鼠主營業務實現營收約為32.31億元,淨利潤2.07億元;還是同期,百草味實現25.6億的銷售額;來伊份實現了19.92億銷售額。

在正式IPO(首次公開募股)後,良品鋪子將更新部分招股書內容。通常來說,企業也會隨之披露最新的、完整報告期的業績數據。屆時,其規模現狀,便可一窺究竟。

“00後”食企又雙叒上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絕殺”傳統食企?


回顧以往。從首家門店到如今的全渠道發展、數十億規模,良品鋪子通過兩個舉措顯著提升了其擴張速度。

其一,2011年開放加盟。至2018年6月末,其線下加盟門店(1356家)數量已超過了直營門店(736家);且加盟店鋪收入佔比33.17%,超過直營店鋪佔比的21.17%。

其第二個高速增長源於線上。從2016年-2018年年中,良品鋪子線上平臺銷售收入激增,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6.53%飆至44.85%(達到13.5億元),對於非線上起家的企業來說,較為難得。也可見其在全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00後”食企又雙叒上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絕殺”傳統食企?


IPO後,除了因財務透明度提升帶來的關注和討論外;良品鋪子將獲得更多的資金,這,有助於其加速實現企業的發展進程、並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力。

本次,良品鋪子擬公開發行4100萬股股票,總募集資金金額約為7.73億元;資金到位後,其中的4.46億元計劃用於“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1.93億元用於“倉儲與物流體系建設” ;1.06億元用於“良品信息系統數字化升級” ;餘下2724.3萬元投入到“食品研發中心與檢測中心,用來改造升級”。

此外,截至2018年底,楊紅春、楊銀芬、張國強、潘繼紅四人組持股41.55%,成為良品鋪子的實際控制人。今日資本、高瓴系的持股比例則分別為33.75%、13.00%,位列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上述人士或機構通過良品鋪子此次登陸資本市場,也將身價倍增。


02 、“良品”夢提速



儘管行業觀察人士在做商業案例分析時,常把良品鋪子與三隻松鼠、來伊份和百草味並列、作比,但拿開毛利率、營收、淨利潤等經營數據,這幾家公司的形象氣質、發展規劃、呈現給外界的軌跡,並不一致。

歸結起來,食品行業的空間足夠大,容許各家企業在不同方向進行探索或是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年底,商務部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目前零食行業的年總產值已達到22156.4億元。而且,這個市場還在調整增長。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零食行業規模將達到3萬億左右。

這之外,還有管理層的職業履歷、企業所處的城市等種種因素影響。如今,良品鋪子的形象氣質也有了更為明晰的表述。

今年年初,良品鋪子將“高端零食”定義為品牌戰略和企業戰略。從管理層的訪談裡,高端零食傳遞的方向是:可以對標日本和韓國優秀的食品企業——非以量取勝,而是從原輔料、生產工藝到其所能提供的消費體驗和服務等,一套整體的規範。

“00後”食企又雙叒上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絕殺”傳統食企?


如若溯源,良品鋪子當下定位“高端零食”也不難理解,其品牌名稱的含義是:良心品質、大家的鋪子。

2019即將過去,“高端零食”的探索是否小有所成暫且不論,比之重要的是,良品鋪子同諸多2000年後誕生的企業一樣,在達到一定規模後,試圖強化自己獨特的商業價值,提升競爭力的同時,以期影響行業。

早先,受原樂百氏前董事長何伯權的啟發——把全世界的零食搬到顧客家門口,是一件可以把小生意做成大事的事兒。於是,良品鋪子董事長楊紅春有了創業的想法。

那之後,楊紅春協同幾位創業夥伴開始走訪全國市場。他們認為:消費者需要更有品質的零食(從散貨到獨立包裝);中國農業產業化使得全國的特色產品生產已初具規模(生產以代加工模式為主可行)。

“00後”食企又雙叒上市!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絕殺”傳統食企?


在此基礎上,提供60多種休閒食品的第一家良品鋪子開業。沿襲這種思路的過去18年中,良品鋪子有了數千個SKU、引入加盟商、原料端,重要原料拖底收購、電商渠道捕捉流量等,逐一踐行。

而高端零食是這種探索的精煉和延續,至於是否可行、又能達到何種規模,還需要時間。可以想見的是,高光時刻的良品鋪子,應該有著更為豐富的答案。

而當下,不可否認的是,楊紅春和他的小夥伴們,距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