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App,98元知識付費值不值

詞典App,98元知識付費值不值

現代漢語詞典上線App本來是件好事,卻因為98元的收費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

《新華字典》App和《現代漢語詞典》App陸續上線,作為權威老牌工具書能夠主動擁抱互聯網當然是令人稱道。工具書的無紙化,讓用戶可隨時查閱,極為方便。從尊重知識產權、支持正版工具書的角度來看,App收費合情合理,App推出花費了大量時間和人力、物力、財力等成本。而作為一家商業企業,在付出了經營成本的基礎上,即便不考慮盈利,僅從收回成本和維持App正常運行等來講,商務印書館等對所生產出的知識商品收取一定費用,沒有什麼不可以。

網友們最大的爭議點在於App收費遠高於印刷版的《現代漢語詞典》。早在《新華字典》上線App時,就引起過相同的爭議。一天只能免費查兩個字,想要進一步得到更多查閱權限則你需要至少40元的買斷,而當時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字典》雙色本售價僅24.9元,遠低於App的定價。

不菲的“價差”,讓很多消費者感到不值得。 “價差”不僅包括研發經營有成本、收費維護,還包括諸如語音、漢字動態標準筆順等增值服務。但這些增值服務是否值“98元”就有待商榷了。

智能手機的普及,令知識的普及變得易如反掌,碰到不懂的字,隨手打開網頁,百度一下,也能迅速得到答案,付費App在市場上並沒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無論是《新華字典》還是《現代漢語詞典》的出現,更多的則是作為基礎工具書普及漢字,普惠性不能丟,商業性並非不能有。

很多國家字典App都收費,只不過App版售價大多不超過紙質版,有的還開發了免費和專業付費兩種版本。比如《韋氏詞典》App有兩款,一款免費下載,解釋簡單且插入廣告;另一款定價30元。數字化鼻祖《牛津英語詞典》App也推出各種功能更齊全的收費版本,價格從68元到128元不等。

詞典App可以探索多元化服務模式,不妨採取免費與付費並行的策略。一方面推出“基礎版”滿足廣大中小學生等無收入剛需群體,另一方面推出“進階版”讓收費項目變得更加物有所值。收費服務就要相比網絡上的“免費午餐”更有吸引力,除了基本的有無廣告干擾,增值服務多少,還可以考慮與翻譯類公文類等關聯工具實現聯動,以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工具類App的商業化試水並不會比普通App輕鬆,需要在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取得最大公約數,這就對App收費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耕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創造稀缺價值以及帶來獨特的用戶體驗,這些將成為在知識付費時代突圍的利刃。

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