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著名影評人 譚飛

文∣雲舒

作為國內電影界的權威獎項,剛剛落幕的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受到廣泛關注。不僅明星大腕雲集,連平時觀眾很少見到的專業人士也被邀請到了會客廳,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著名影評人譚飛就是其中一位。

期間,他和主持人共同回顧了歷屆金雞影后得獎時刻的高光時刻,特別跟大家一起分享了憑藉《李米的猜想》中的李米一角成功拿下第27屆金雞影后的著名演員周迅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經驗。

提起周迅,人們總忘不了高曉松的那段評價:"我當時在監視器前頭,她一抬眼看鏡頭的時候,就一下把我的心都看穿了。那一眼直接看到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不騙你,那一刻我都愛上她了"。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一張未婚妻的臉和一雙滿是星辰的眼,儘管如今的周迅已經45歲,可是那些年大家一起追過的周公子,從不曾從心底抹去。

周迅是國內拿下三金(金馬金像金雞)影后大滿貫的第1人,17歲出道至今,回溯周迅的檔案,39部電影 19部電視劇,記錄的是她在熒屏上的驚豔時刻,22個最佳女主角的稱號,是對她的肯定。

譚飛說她是“最會用眼睛說話”的演員,也是最具靈氣的女演員之一,她之所以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是天賦。

周迅不是科班出身,卻演技爆棚,跟她的天賦有關。周迅出生在浙江衢州一個電影院,爸爸除了擔任放映員,還為電影畫海報。她的家就在電影院旁邊的員工宿舍裡。

電影院第一排的空位上,經常有一個瘦小身影,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眼前巨大的銀幕。有時看著看著,她就睡著了。在那個時代,缺乏娛樂,沒有休閒,出生在電影院的周迅,很自然地把看電影當成自己最快樂的童年活動,她並不需要看懂演員的表演,也無法完全明白劇情和橋段,但她可以天天看,天天看,天天看。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不光看電影,也看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許從那一刻起,她就建立了和電影的某種聯繫,讓她在需要某個表情或動作時,很快地從大腦中提取。

後來周迅也沒有接受過真正的表演訓練,卻貢獻出神入化的演出,"天才演員"漸漸變成了周迅的標籤。只要站到鏡頭前,她似乎就找到了耳濡目染的一種狀態,以至人們無法否定她與生俱來的天分,跟她兒時的這種經歷確實有關。

結論: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天賦對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所以,為人父母者,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注重因材施教,從小挖掘和培養孩子的特長,讓其做擅長做的事,切不可盲從。

第二點是就後天的努力。

周迅雖然長得很瘦弱,但卻是一個“爆發力”極強的演員,她拍戲的時候很少和周圍的人說話,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角色裡面,一直在研究,在琢磨,非常的投入,所以演起來就特別“像”。如果“戲精”這詞只有字面意義,那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

表演之於周迅,是本能,也是技能。記得在人民日報的一次採訪裡,她對主持人說,“很感謝父母給我的臉……當然,我也真的很努力、很努力的,我不是不努力的人。”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大明宮詞》少年太平公主

周迅演戲,對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到位,業內被稱“週一條”。非科班出身的她,演技完勝許多演員,是因為她做到了他們做不到的:真心歡喜、心口一致。

她用三十年,得到了許多演員一輩子在追求的好運。但幸運背後,是成倍的付出。

為一句臺詞磨幾天,在她看來是平常的事。努力體現在她身上的,更多是浸入式的表演。

她的表演沒有大幅度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但卻能讓人讀出她心中的五味雜陳,就像《畫皮》中的小唯,從冷豔到狐媚的轉變,全靠眼神和唇角的微調,就像《聽風者》中的張學寧,告別心上人的傷感,在一個眼神的轉移又重新定格中傳遞。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李米的猜想》飾演李米

她的笑也散發著百般情緒,《我的早更女友》中是都市女孩渴望愛情的傻笑,《竊聽風雲3》中是平靜以後對生活憧憬滿足的微笑,《李米的猜想》中則是等待落空、哀莫大於心死的苦笑……

她的每一個角色身上,都帶著某種倔強的偏執,《如果·愛》裡的孫納,《夜宴》裡的青女,《大明宮詞》裡的太平,還有正在我們周圍的李米,無一不是,執著地愛堅強地等,不斷被傷害卻從不絕望,周迅並不是她們,但她總可以找到自己與她們的相通點,除了天分,就是後天的努力了。

結論:如果說天賦是上天賞飯吃,那麼努力就是靠後天的培養了。但往往是,先天條件不錯卻因為自己的不努力,導致最後一事無成,怪誰呢?

第三點當然就是機遇。

儘管這幾年不少人吐槽周迅“老了”,“不好看”,但年輕時的周迅是真的美!有實力不說,她能出道,憑藉的就是“美”。

90年代,掛曆十分流行,周迅也曾拍過不少掛曆,雖然穿著成熟,但也掩飾不住她少女氣息十足的臉。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畫皮》裡的小唯

也正是這種美而不豔的感覺,讓《古墓荒齋》的導演謝鐵驪一眼就通過掛曆相中了她,17歲的周迅得以出演人生中第一部電影。周迅在電影中飾演狐狸精嬌娜,肉嘟嘟的十分可愛。

這部電影后,周迅重回了學校,但拍攝掛曆、雜誌的活動卻沒有停下來。

周迅的從藝道路太幸運了。1994年,又是通過一本雜誌的封面照片,電影《女兒紅》導演謝衍找到了周迅。從此,不到20歲的周迅走上了從影之路。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黃磊飾演的徐志摩 周迅飾演的林徽因

譚飛說,應該說李少紅、李小婉等知名電影人對周迅個人形象的打造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才有了後來周迅身上獨特的氣質。在周迅身上有“三氣”,即靈氣,豪氣和硬氣,人逢必稱周公子。而她的這種“範兒”,讓導演和觀眾深深地喜歡上她。

此外,在她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韌勁”,那種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那種無論如何也打不到的精神,也是“力透熒幕”,代表了當下很大一群年輕人的心聲。

譚飛評周迅:她的成功主要是因為這3點

龍門飛甲 周公子

結論:有句話說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機遇也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試想,如果演技不行,就算機遇擺到你面前,就算你長得再美,可能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更相信那句話:強者創造機遇,弱者等待機遇。

周迅的成功是天賦、機遇、努力等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不可複製和模仿的,作為她的忠實觀眾,我們祝福周迅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