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平之後 又一位山東首富誕生:也是“鋁業大王”身家950億

集團去年營收1900億。

張士平之後 又一位山東首富誕生:也是“鋁業大王”身家950億

近日,由《山東商報》主辦的“濟南萬科2019山東創富榜”正式發佈,信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信發集團”)的宋傳英(信發集團創始人張學信之妻)家族以953.94億元財富登上榜首。

自2010年該榜單發佈以來,登上山東首富位置的三個家族,各自旗下均擁有鋁業資產。在信發集團的宋傳英家族之前,南山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山集團”)宋作文和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魏橋集團”)張士平曾長期霸榜。在2018年的評選中,魏橋集團的張士平家族以989.99億元財富總額,連續4年蟬聯榜首。

2019年5月,張士平離世後,山東富豪的座次也發生了變化。不過,新晉首富宋傳英家族仍靠旗下龐大的鋁業資產上榜。

官網資料顯示,信發集團成立於1972年,是一家集發電、供熱、氧化鋁、電解鋁及鋁深加工等產業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信發集團實控人為張學信之子張剛。

有業內人士對媒體稱,從行業排名來看,信發集團建成氧化鋁產能1540萬噸、電解鋁442萬噸,是國內僅次於中鋁、魏橋的鋁業巨頭。

據《經濟導報》,一位與信發集團創始人張學信接觸過的人士稱,在張學信看來,其在山東省內的資產體量可與張士平“打個平手”,“張學信曾自信地說,在山東,我和他(張士平)扯平,他有的我沒有,我有的他沒有,但別忘了我們(指信發集團)只有40%在山東,大頭都在外面,山西、廣西、新疆都是第一。”

但是,高速發展的背後,信發集團也面臨環保壓力。天眼查顯示,信發集團曾多次被相關部門處罰,其中至少三次被當地環保部門處罰。

2016年7月,聊城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因信發集團未按照規定報送能源利用狀況報告或報告內容不實,對其進行罰款。2016年,茌平縣環保局對其處罰兩次,2018年,茌平縣環保局對其處罰一次。

時間財經就環保等問題致電信發集團,相關人士回覆稱,“我們現在完全是按照國家的環保政策執行的,完全能夠達到國家的環保要求,這個沒有問題。”

張學信為人低調

《2019山東創富榜》顯示,今年排在榜單前十名的,分別是信發集團的宋傳英家族、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杜雙華、魏橋集團的鄭淑良、華勤橡膠工業集團的牛宜順家族、山東太陽控股集團的李洪信家族、天元建設集團的張桂玉、山東金嶺集團的趙曰嶺家族、萬達控股集團的尚吉永、山東科達集團劉鋒傑,以及沂州集團張劍群。

“張學信穿了一件純白襯衫,沒戴手錶,腰帶上彆著一個裝手機的小包,裡面裝著他那部價值200元的三星老款手機,腳下蹬的一雙皮鞋剛在工地上被鋼筋戳壞了,鞋底開了膠”,有人士向《經濟導報》回憶起對張學信的印象。

2015年,張學信完成了交接班工作,並且退出了信發集團股東。

天眼查顯示,2015年4月,信發集團在工商系統登記的法人代表、董事長、總經理均由張學信變更為張剛,張學信已經不在信發集團持股。茌平信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信發集團100%股權,張學信兒子張剛對前者持股51%,妻子宋傳英對前者持股19.6%,而其他股東中,也未見張學信身影。

與張學信平素為人低調相似,信發集團也極少出現在各大知名排行榜中,時間財經查閱《2019胡潤百富榜》,並未見其身影。2019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佈《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山東共有61家企業上榜,入圍數量居全國第三。

張士平之後 又一位山東首富誕生:也是“鋁業大王”身家950億

其中,共有三家魯企入圍榜單前50強,分別是以營收2844.87億元排名第14位的魏橋集團,以營收1919.13億元排名第21位的信發集團和以營收1086.96億元排名第49位的南山集團。此外,排名榜單前100名的山東民營企業還有:東明石化集團、日照鋼鐵集團、萬達控股集團、利華益集團、中融新大集團、華泰集團。

曾被環保督查組點名批評

2017年8月10日至9月10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山東省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環境保護督察。2018年5月29日,生態環境部官網公佈的《山東省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顯示,國家發展改革委等4部委核定信發集團違規電解鋁產能53萬噸。

2017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對信發集團進行抽查驗收,核定信發集團關停電解鋁違法違規產能53.05萬噸。聊城市對違法違規電解鋁項目涉及的14人進行了處理。

督察發現,2013年以來,聊城市信發集團違規建設9臺機組,總裝機容量近600萬千瓦,聊城市政府通過領導幫包協調、按月調度等措施推進上述違規項目,截至督察時,一期6臺機組已建成投運,二期3臺機組基本建成。由於大量自備燃煤電站建成投運,導致煤炭消費量大幅增長,聊城2016年煤炭消費總量比2012年增加1057萬噸。

相關部門作出的整改措施為聊城信發集團3臺機組,在建的一律停建;建成未投運的一律不得投運;投運的一律停止運行,其中投運且承擔居民供暖任務的機組在2018年3月供暖結束後立即停止運行。2018年3月底前,分類提出30萬千瓦以下機組關停方案,按時拆除並核查驗收。

張士平之後 又一位山東首富誕生:也是“鋁業大王”身家950億

疑涉勞資糾紛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時間財經發現,關於信發集團涉及三起爭議。其中一起為“勞資糾紛和股權問題”,有一名信發集團華信碳素有限公司的員工稱,現在被公司“裁員”後,股權問題方面,2007年6月入股信發集團華宇氧化鋁有限公司十萬元的股份,但是現在被“辭退”,應該按照發展盈利返還相應紅利,公司稱只退回本金十萬。

茌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此回覆稱“建議向茌平縣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信發集團官網介紹稱,茌平信發華宇氧化鋁有限公司是信發集團分公司,是一家集熱、電、氧化鋁生產經營於一體的特大型民營企業,公司位於信發集團工業園,主要以國外鋁土礦和自備供熱發電機組為原料和能源,產品砂狀氧化鋁遠銷全國各地。天眼查顯示,信發集團實控人張剛佔股10%以上。

信發集團相關人士回覆時間財經稱,不存在裁員的情況,一般是轉崗,員工如果不服從分配,就會辭職。關於股份的問題,是為了增加員工的收益,進行福利性的集資,不屬於入股,未在工商部門登記。收益有高回報率,每年都有分紅。如果離職,直接一次性退還本金。有一個紅皮的出資證明書,這是約定俗成的。

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戴睿律師告訴時間財經,《公司法》有規定,股東會決議才能分紅,該員工想要的顯然是內部入股。如果該員工是真正的股東請他出示工商登記及公司章程以確定其真正的股東身份。如果沒有經過工商登記,對外就不是股東。按照公司的回覆是債權,不是股權,而且有約定,約定不違法,從其約定。(北京時間財經 刁豔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