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呆蘿蔔疑似“爆雷”,盲目擴張後真的呆了

11月28日,呆蘿蔔合夥人兼CTO劉峰在朋友圈中表示,呆蘿蔔杭州中心正式關閉。

繼總部遭供應商圍堵之後,生鮮電商呆蘿蔔疑似“爆雷”,拖欠300多位杭州及部分合肥員工工資。據媒體報道,呆蘿蔔欠薪金額已超3000萬元,並拖欠杭州團隊300人及部分合肥團隊的兩個月工資和社保。

生鲜电商呆萝卜疑似“爆雷”,盲目扩张后真的呆了

圖據網絡

應當說,生鮮電商這一商業模式的市場方向還是挺好的。足不出戶就能提前選好自己想要的生鮮食品,頭天下單,第二天到店直取,對於市民來說,這確實是個很方便的選擇。

但呆蘿蔔在生鮮電商這條路上並未走得太遠,出了什麼問題?筆者認為,仍是創業太過心急,在市場競爭中犯了大忌,即盲目擴張,想在短時間內搶點市場份額,扳倒對手。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呆蘿蔔在安徽合肥成立,樂城股份孵化的生鮮小業態社區便利店,其模式以線下實體門店的自提為主。呆蘿蔔不自建供應鏈,採取直接和一級城批等渠道合作,以銷定採,打造線上線下15分鐘便民服務圈。呆蘿蔔的宏觀設想是,預計2023年,門店將突破1400家,銷售額突破100億,成為一家以生鮮小業態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不過,據媒體報道,今年下半年以來,社區生鮮團購賽道頻繁曝出關店、資金緊張等負面新聞,而生鮮電商同行鄰鄰壹、松鼠拼拼則審時度勢,果斷地退出部分城市,停業整頓。

大規模的擴張,無疑需要鉅額資金,每多開一家門店,就是在燒錢。根據相關說法,呆蘿蔔自2018年以來,先後融資總金額達7億元人民幣,這部分的資金完全投進了開店擴張及運營補貼中。而最近的一次融資,是在今年6月,呆蘿蔔獲6.3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高瓴資本及晨興資本。

然而不過半年時間,呆蘿蔔即被傳出疑似“爆雷”。可見,呆蘿蔔低估了生鮮的燒錢速度。

面對資金鍊斷裂,呆蘿蔔危機公關緊緊跟上,在11月22日-26日的5天時間裡,呆蘿蔔曾以一天一封的高頻動作,利用微信公號對本次事件作出解釋聲明,承認公司資金緊張、運營陷入困局,但表示會堅持自救、積極籌措資金。

CEO李陽曾試圖通過新一輪融資,或被大企業收購來度過困境,畢竟,已覆蓋超過近20座城的業績讓創始團隊不忍心就此放棄。

可是,誰是接盤者呢?對呆蘿蔔來說,杭州中心解散,員工欠薪超3000萬,解決人員賠償問題才是眼下的重點。

呆蘿蔔一籌莫展,真的“呆”了。梳理相關報道消息,其實這樣的創業教訓並不少見,又是一起盲目擴張的悲劇。

而隨著大規模擴張,呆蘿蔔的服務質量漸漸“稀釋”,品種對不上號、缺斤少兩,門店前顧客的抱怨、責問也多起來了,也極大地影響了呆蘿蔔的品牌聲譽。

盲目擴張是不少企業的通病,雖有前車之鑑,但後人哀之卻不鑑之,值得所有人深思。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蔡恩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