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上一週,有個微博熱搜刷了屏,一個女人在地鐵崩潰大哭,當地鐵工作人員問及原因的時候,她的回答很心酸,也很無奈:


連續加班1個月,現在工作做完了,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又怕回家哭嚇到女兒……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成年人的悲傷,連發洩哭一場都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不難想象,回到家之後,這個曾經崩潰的女人,帶上面具又將變回一位堅強的媽媽。


這種職場不良情緒,什麼時候是個頭?

01.職場的抑鬱情緒

當深夜伏案加班,吃著泡麵的時候;當終於改完第10遍PPT,結果電腦宕機的時候;當孩子生病,但自己卻在外出差的時候……

生活不易,只能拼命,於是在職場上:

有些人因為太拼命,結果身體垮了。

有些人因為太拼命,最後情緒崩了。

或許我們都隱約的知道,這些工作壓力會給我們帶來負面情緒,但恐怕沒有多少人真的瞭解,“工作壓力”和“抑鬱情緒”的關係到底有多密切。

今年年中發佈的《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顯示:

93.4%的白領認為自己的負面情緒來源於職場,跟生活成本不對等的薪酬、不得不面對的複雜的人際關係、996趨勢下繁重的工作任務等等,都成為了職場人心裡不能承受之重。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另外,高收入群體心態兩積分化非常明顯。


我們都知道薪水和工作壓力通常都是正相關,那些邁過了這個坎,懂得把壓力轉換成動力的高薪人群,或許還能順勢借力漲薪。


但與此同時,崩潰離他們也只是一線之隔。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其實,可怕不是抑鬱情緒,而是我們不願意面對,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抑鬱情緒。

02.我們都過分抗拒“抑鬱”這兩個字了


如果有一天,抑鬱症降臨到你的身上,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只是偶爾的低落,自我調節一下就好。"

"多跟別人聊一聊心裡的話就會好的。"

"哪有那麼容易得抑鬱症。"

抗拒、排斥、否認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

那些身體垮了的人還懂得要及時看病,可是那些情緒崩了的人,卻沒幾個能想到自己也是需要看病的。

《2019年職場人健康力報告》還告訴了我們,將近8成白領意識到自己很焦慮,但是隻有四分之一的人願意承認自己需要心理諮詢,而最終真的把這件事情付諸行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他們逃避,他們任由抑鬱情緒生長蔓延,直到超出控制,然後情緒演變成了疾病,進化成了完全不受控制的「抑鬱症」。


不願意正視抑鬱的人,不只是當事人,還有他們身邊的人。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的提問:抑鬱症的表現有什麼?

有個點贊超7千的回答: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這還算客氣的,之前演員熱依扎公開了自己有抑鬱症的消息,結果有營銷號發文章,說她是靠抑鬱症的話題來博關注。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更有甚者,躲在鍵盤背後,站在道德高處,對她進行瘋狂地詆譭,還暗示她學學韓國明星雪莉去自殺。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這一切,跟雪莉曾經遇到的語言暴力多麼的相似。

生前不被理解,不被關心,網友們並不在乎她想要什麼,反正看不慣的時候,罵就對了。

結果她一走,全世界都忙著說愛她。

03.被抑鬱纏上後,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① 當事人

我採訪了一個經歷過抑鬱症的朋友,她說:

“這一路下來,大概也有7、8個月了,從一開始懷疑生病,到陷入各種常見的誤區,再到尋找各種案例和解決辦法,進而前往醫院確診吃藥,最後在服藥3個多月後看似恢復健康,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卻讓我經歷太多的心理狀態,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各種誤區的梳通。”

最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很多人都以為抑鬱症只是一種心理疾病,多跟人聊聊天,進行一下心理疏導就能好,實質上抑鬱症還有可能是器質性病變

有科學家研究過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現他們的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濃度都低於常人,內分泌失調的他們失去了感受快樂的能力,而且有些患者的海馬體(負責記憶)出現了萎縮的跡象。

在核磁共振的圖片下,我們還能明顯的看到,抑鬱的大腦和健康的大腦在受到相同刺激之後,表現出來的活躍程度區別非常大。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左:非抑鬱症患者大腦;右:抑鬱症患者大腦)

所以,當抑鬱症達到中度或者重度之後,單純靠心理調節,恐怕很難痊癒,你還需要藥物治療。

請別再假裝自己很好了,讓愛你的人也瞭解你的情況,然後第一時間到專業醫院尋求幫助,按照醫生吩咐定時吃藥,這跟吃普通的感冒藥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區別,不過是治療的身體位置不一樣而已。

② 旁觀者

作為抑鬱症患者身邊的人,如果沒經歷過抑鬱症,你可能很難理他們的行為。

但,不管多不理解,請別隨便批判。


深圳衛計委做過一個的測試,讓參加測試的人讀抑鬱症患者寫下的微博,但事先並沒有告訴他們,寫下這些話的人是誰。

其中一位接受測試的人,一開始覺得文字尷尬可笑。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接著又以過來人眼光,點評寫這段話的人生活閱歷不夠豐富。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可是當他讀到:

“當你看到這條微博的時候,我已經走了,我熬過了1584天,終於在今天凌晨結束了……”

“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他愣住了,然後陷入沉默。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其實,不少抑鬱症患者在完全崩潰之前,曾經無數次對外發出求助信號。

可是我們都聽不懂,然後用“別矯情”、“沒什麼大不了”、“很好笑”、“生活很美好,積極一點吧”來打發了。

當一個抑鬱症患者被負面情緒包裹的時候,最不想聽到的就是“你要積極一點”。


求助的信號一直被忽略甚至曲解,於是有人就選擇了放棄。

連續加班1個月後崩潰大哭:成年人的不開心,別憋在心裡

或許患病期間,他們無意中做出了傷害別人的事情,但這不是他們本意,每每犯錯之後,他們都很容易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


所以,請不要敷衍,更不要故意忽略,抑鬱症患者需要親人朋友的陪伴,這樣他們才不容易走進絕望。


寫在最後的話

“健康真好!”

抑鬱症把我的朋友由內而外地改造了一遍,然後她重生了,可以坦然面對曾經不願意承認的東西了,能夠放下曾經放不下的執念了。

感冒患者痊癒後,換來了更強的抵抗力,而情緒感冒患者痊癒後,也獲得了更強大的內心。

你看,其實兩者沒什麼不一樣,都只是生病了而已。

最後,把她的心願送給所有人:

“願每個正在被抑鬱症折磨的人,都能平常如初。”

“願每個身邊有抑鬱症患者的人,都能對其溫柔以待。”


——

關注獵多多,學習更多職業規劃、求職面試和職場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