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後的故事

司馬懿,少聰達,多大略。崔琰謂其兄朗曰:“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操聞而闢之,懿辭以風痺。操怒,欲收之,懿懼,就職。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後的故事

公元208年

曹操聽說了司馬懿有才幹,就命令他前來報到,司馬懿假稱患有風溼病,推拖再三,結果差點惹火了曹操,直接將他下獄,從此司馬懿就跟在曹操後面效力。但有曹操這樣的人傑在,司馬懿斷無可能取得什麼大的成就,充其量只是一個稱職的參謀而已。

但等曹操死後,曹丕正式廢除漢室,建立曹魏,這時候司馬懿的本事就越來越顯示了出來。

曹丕這個人,雖然心眼極小,但久與當時名士在一起,染上了許多怪毛病,名士王粲,生平喜愛驢叫,所以等到了死後,朝廷給他舉辦追悼會的時候,就發生了這麼離奇的一幕: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魏文帝曹丕親自參加王粲的追悼會,並要求與會人員每人學一聲驢叫,以表示大家沉痛的心情……

可以看出來,這個曹丕雖然身為皇帝,卻全然沒有絲毫的帝王心機,他考慮的是怎麼玩才能夠標新立異,是一個優秀的文學好青年,而且他在文學上的造就也非同一般,當了皇帝真是可惜了。

曹丕熱愛文學,國家政事及對吳蜀的戰爭,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司馬懿的責任,等到了明帝曹壑時代,司馬懿已經成為了國之重臣,掌握了絕對的兵權。

曹壑此人患有嚴重的反社會人格,一門心思的宰殺身邊的工作人員,這期間國家的政權自然而然的繼續向司馬懿手中傾斜,等到曹壑死的時候,將八歲的兒子託孤給司馬懿,此後司馬懿以太尉的官職輔導太子,而大將軍曹爽則在琢磨怎麼把兵權弄到手。

兵權相爭,這是司馬家族邁向皇權之路所遭遇到的最可怕挑戰。司馬懿似乎無力對抗這一挑戰。

他病倒了,癱瘓在床。

司馬懿癱瘓的一天裡,家裡正在曬書,可是忽然下起了暴雨,卻聽司馬懿哎喲一聲,從床上跳起來,衝到暴雨中將圖書收回來。這事恰好被一個婢女看到,那婢女頓時目瞪口呆。

眼見得就要露了餡,這時候就見司馬懿的老婆張氏,手提一柄明晃晃的利劍突然衝了出來,迎頭一劍,將那婢女砍死,然後對司馬懿說:現在沒人知道這事了,你快回到床上去,繼續癱瘓。

確信司馬懿已經癱瘓,再也不會對他們形成威脅之後,大將軍曹爽就興高采烈的帶著一票人馬出城遊獵。他們前腳出門,就見司馬懿的大兒子司馬師出現在一條街道上,只見他一舉手,四面八方,穿形形色色衣服的悍勇之人立即聚集了三千之眾。

司馬師暗蓄死士三千,此事竟然無任何人知曉,直到司馬師將這些死士集合起來,朝中百官無不震惶。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後的故事

這回司馬懿終於不癱瘓了,就帶這三千死士入宮,以小皇帝的名義下詔,敦促曹爽一夥懸崖勒馬,萬不可走到與人民為敵的錯誤道路上去。曹爽這下子傻了眼,左思右想,前思後想,最終曹爽選擇了與司馬懿和解的道路。

於是曹爽返回城中,面見小皇帝謝罪,然後回家認真反省。司馬懿派洛陽的兵士包圍了曹府並日夜看守;府宅的四角搭起了高樓,樓上有人二十四小時監視曹爽兄弟的舉動。曹爽若是挾著彈弓到後園去,樓上的人就高聲叫喊:“故大將軍向東南去了。”弄得曹爽愁悶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又過了幾天,司馬懿批評曹爽的檢討不深刻,於是斬曹爽,誅其三族,以幫助曹爽提高認識。完成了挽救曹爽的工作之後,司馬懿就死了。

此後曹魏帝國的政權就落入了司馬師的手中。隔了幾年,司馬昭沒收了小皇帝的皇印,廢掉了曹壑,另立了高貴鄉公曹髦為帝。然後司馬師也死了,歷史人物司馬昭終於閃亮出場。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句成語就是小皇帝曹髦的創作,曹髦在說了這句名言之後,就率領僮僕,搖旗吶喊著殺向司馬昭的家,行至半路,遭遇太子舍人成濟,小皇帝曹髦不幸以身殉職。

此後忠誠的司馬昭又扶立了常道鄉公曹奐為帝,是為元帝(很奇怪的稱呼,明明是末帝,不解何以搞成了元帝)。此時司馬昭手中的魏元帝,一如曹操手中的漢獻帝,帝則帝矣,只是已經不可能再皇了。

於是司馬昭就考慮修德。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後的故事

修德,一定要修德,不修德無以服天下之人。

修什麼德呢?

滅蜀,當然是滅蜀!

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祈山,姜維還來了個九伐中原,這帶給我們一種強烈的錯覺,好象蜀國非常之強大,強大到了要問鼎中原的程度。

實際上蜀國的實力非常之弱小,弱小到了與曹魏帝國嚴重不成比例的程度。而諸葛亮的多次征討,不過是小股游擊隊式的騷擾而已,對曹魏帝國根本就沒有實質性影響。只不過,傳統的原始思維非要把劉備當做正統,這就要求於史家必須要從正面刻畫這支游擊隊的英勇,英勇是不假,可游擊隊終究難成大氣候,只能依據山關之險,關起門來做自己的皇帝。

而曹魏帝國這邊,雖然曹操、曹丕父子兩代人寬待士人,最終埋下了權力流失的種子,但這種寬和卻形成了中原人才輩出的局面。所以司馬昭這邊只派出了一個在名士的圈子裡最沒出息的鐘會,翻越山川之險,就輕鬆的將蜀漢帝國拿下了。

說鍾會在名士的圈子裡最沒出息,這是公論。史載,鍾會曾經寫了一部名之為《四本論》的怪書,非常想請名士嵇康指導一下,於是就拿著書稿去找嵇康,可是到了嵇康家的門外,他卻突然害怕起來,害怕遭受到嵇康的拒絕,讓自己大失面子。

於是鍾會就想到了一個不丟面子的好辦法。他拿著書稿躡手躡腳的走到嵇康的窗前,突然把書稿扔進去,然後掉頭撒腿狂逃……

看清楚了沒有?鍾會就這水平。

鍾會與鄧艾分兵,鍾會出斜谷,鄧艾出狄道,趁鍾會與姜維斜谷大戰的工夫,鄧艾越過險隘,進入成都,正式宣佈四川解放。

後主劉禪拉著靈車,拖著棺材,反綁了自己出城投降,全城百姓官民無傷,獨獨可憐了關羽全家。因為關羽荊州大戰,水淹七軍,殺死了魏將龐德,所以這時龐德的兒子龐會隨之入城,將關羽滿門殺了個淨光。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背後的故事

此後缺心眼的鐘會聽了姜維的忽悠,一心想割據四川,學劉備那樣關門做皇帝,可是劉備既然能夠成為與曹操齊名的人物,豈是你說學就能學會的?未幾,魏兵大至,鍾會與姜維俱被殺,蜀漢復辟的希望,就這麼破滅了。

拿下蜀漢,眼見得這德也修得差不多了,司馬昭就幸福的閉上了眼睛。

其子司馬炎繼位,魏元帝曹奐哭求禪位,司馬炎不好推辭,只好於公元265年正式建立西晉,斷絕了立國不過46年的曹魏帝國的香火。

公元273年,晉武帝司馬炎下詔,禁止民間女子私自亂嫁,須待他一個個的挑選過來,但凡美貌的,一律入宮,與陛下共同修德,他不喜歡的,才可以找男人嫁出去。

修德,繼續修德。

照司馬炎這麼個修德法,恐怕事情會有點糟糕。

沒關係,就憑司馬炎這德行,已經足以戰勝東吳帝國了。

要說東吳的末代領導班子,足可以與劉禪做個比較。劉禪這人之所以成為千古笑料,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善良。他在歷史上從未曾有過傷害別人的不良記錄,所以大家盡情的取笑他。

反觀東吳的末帝孫皓,卻從未曾有人敢取笑過他。不唯他在位的時候沒人敢,即使他成為了俘虜,也仍然沒有人敢取笑他,甚至到了今天,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穿透時光帷幕襲來的那邪惡氣息,還是沒有勇氣取笑他。

說起孫皓這人,實乃天地之間的邪惡之氣所鍾。此人心理之邪惡,之扭曲,已經到了無法想象的程度,這個人殺人無數,卻從沒有過一樣的殺法,把他殺人的招術彙總起來,堪稱世上第一恐怖之書。

中書令賀邵中風了,不能說話,可是孫皓非要逼他開口不可,皮鞭木棒老虎凳,能想出來的刑法全都用上了,賀邵痛得七扭八歪,還是說不出話來。孫皓生氣了,就用燒紅了的鋸子將賀邵的腦袋鋸了下來。

太守車灘公,因郡有大旱,上書要求賑濟,這又不知刺到孫皓的哪根神經上了,被他用刀環活活的撞死,撞得屍體無全膚。

孫皓這人還最愛召集群臣喝酒,不喝的殺,喝多了的殺,並設置黃門侍郎十人,專門蒐集大臣們的過錯,抓住大臣的過錯之後,有的剝下臉上的皮,有的挖去眼珠,總之是變著法樣的殺人,其心理扭曲變態,可見一斑。

這麼看起來,孫皓擺明了是不想過了,存心禍害,可看他那弱智的樣子,又不是這樣。

江東有個叫刁玄的傢伙,偽造讖文說:黃旗紫蓋,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揚之君。

這話一般人聽不明白,偏偏孫皓就聽明白了,他認為這個預言是說他要做天下之主,就真的行動了起來,把太后,皇后,幾千名宮娥綵女全都裝上車,從牛渚出發,浩浩蕩蕩的去接收西晉政權。

看孫皓的表現,這分明是弱智,大家象徵性的攔了一下,就讓他繼續前行。於是孫皓就真的往前走,走啊走,走著走著,就遭遇到了大風雪,道路塌陷損毀,士兵們一個個凍得半死,一隻手拿著兵器,另一隻手還要替宮娥彩們拉車,氣得大家都說:如果遇到敵兵,我們就臨陣倒戈。這話被孫皓聽到了,他這才不甘心的返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