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研究生“下嫁”民辦中學,“名校文憑下限”被再次拉低?

近日,“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文淵中學”公號,發佈了一則“2020年第一輪教師招聘擬錄用人員公示”。從公示中看到,該校本次擬錄用的35名新教師,學歷全部為碩士或博士,其中有33人來自清華、北大兩所國內最頂級的名校,另外兩名老師分別來自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英語)和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體育)。


清華北大研究生“下嫁”民辦中學,“名校文憑下限”被再次拉低?

新錄用的35名教師,不僅全部是研究生學歷,且有33人是清華北大畢業生,難怪有人直言:這是“定向招錄”清華北大研究生。

時間往前推兩個月,今年9月份,在深圳中學官網上發佈的“深圳中學赴外公招2019年應屆大學畢業生擬聘人員名單”中,28名新錄教師,全是名校研究生,其中有15名清華北大研究生,其他一些老師則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境內外知名高校。當時有很多人驚呼“名校研究生開始‘下嫁’中學了”。

與深圳中學不同的是,本次錄用33名清華北大研究生的文淵中學,並不是公辦學校,而是由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託管的民辦中學。

文淵中學建校時間不長,公開資料顯示,該校2018年才招收了首屆學生。雖然是民辦中學,但因為文淵中學師資、管理由學軍中學負責,並按照學軍中學教育集團實行一體化辦學、統一管理,共享學軍的優質教育資源,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文淵中學就是學軍中學的組成部分(事實也差不多如此)。而學軍中學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聲望超高,作為學軍中學一部分的文淵中學,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清華北大研究生“下嫁”民辦中學,“名校文憑下限”被再次拉低?

擱十年前,人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清華北大的研究生會去中學教書,人們認為清北研究生的“文憑下限”最起碼是去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就業。然而在近兩年,清華北大以及其他知名大學的博士、碩士,去中學任教的信息,頻頻出現。從深圳中學到文淵中學,從公辦學校到民辦學校,人們逐漸相信,不久的將來,不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會有越來越多的名校高學歷人才。

但無論怎麼說,清華北大研究生“下嫁”民辦中學,對人們的心理衝擊還是很大的。所以有很多人認為,“名校文憑下限”被再一次拉低。


清華北大研究生“下嫁”民辦中學,“名校文憑下限”被再次拉低?

筆者想到前些天與一位朋友的聊天,我們談到孩子教育,他說“學習這塊,我不會逼孩子。清華北大研究生又怎樣,還不是跟我一樣到中學教書”。筆者雖然不完全贊同他的觀點,也不完全同意“名校文憑下限”被再次拉低的說法,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清北研究生去中學任教。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的碩士、博士到中學任教,恰恰是社會進步的正常反應。這對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像深圳中學、文淵中學這樣的一流中學,它們可以為名校研究生開展科研活動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名校研究生可以在這裡進行一些接地氣的科研活動,將科研風尚帶到中學,用科研精神感染高中生,這比那些只為寫論文而進行的大學科研要好很多。


清華北大研究生“下嫁”民辦中學,“名校文憑下限”被再次拉低?

另外,隨著基礎學科高端人才的飽和,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碩士、博士的就業範圍越來越小,頂尖大學研究生也面臨著同樣困境。既然科研機構或其他組織提供的高端崗位不夠,那麼名校研究生必然要做出求職調整。此時他們最好的去向就是一流中學,因為在那裡,他們仍然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當然,更關鍵的是,一流中學能提供一流的待遇,也能讓名校畢業生擁有與之匹配的社會地位。“掙得多、地位高,受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尊重”,這樣的崗位自然有很大吸引力。

話說回來,我們也不能把清華北大研究生去中學任教看成是普遍現象。對大多數中小學而言,它們的招錄對象還是普通高校畢業生。而一些鄉村中小學,就連普通高校畢業生也不願意去,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基礎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