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摘要:等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吧,快了(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這段時間,離中央“房住不炒”喊話又有幾個月了。央行有動作,地方也有一系列動作。

以至於很多人都說,信號這麼明顯,再不買房,可能就來不及了?

這話說得特別狠。槓桿遊戲一直說,央行的操作,是中性略微利好樓市。畢竟基準利率不會輕易降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可能高,也可能低。且變動幅度目前很小,對房貸利率影響暫時不會很大。不要太一廂情願。

而地方,特別好玩的是,各大城市的動作都搞得“偷偷摸摸”似的。這恰恰是今天我很想說的。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1、大城市壓力大,要理解啊!

這一週廣州、成都、青島等城市的部分區域,或通過一些手段,實際上放鬆了調控。

在此之前南京、上海等城市的局部,也都有相似的操作。還有深圳,倒沒有明顯放鬆調控,但是降低了大部分房子的二手房交易稅率……

一句話,大城市密集在微調政策,方向一致,都是鼓勵更多的樓市消費。

當然,大家口徑都一樣,沒有人承認是放鬆。

到底是不是大家很明白,不需要槓桿遊戲說。這些信息匯聚在一起,我首先想說,不要看不起小城市,大城市一樣壓力大。

很多大城市的房價實際是跌了,別看他新房好像很火熱,實際也是分區域的。有的郊區已經滯銷。

不僅如此,二手房的壓力就更大。而除了個別城市,大家都是玩土地財政、土地金融,房子要賣得不好,土地收入哪來,債務咋辦?

沒辦法,財政情況就是這樣,央地矛盾不是調控、“房住不炒”這些話可以解決的。

中央當然“房住不炒”,這是為了金融穩定、社會和諧,避免財富分配再失衡,也是時間換空間,給實業更多轉型、提升機會。

可是地方要吃飯,要過日子啊,基建、債務、獎金都要錢,你說人家怎麼辦?槓桿遊戲多年前就做過數據分析,很多城市的入庫土地出讓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之比,接近1:1。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結論就是,短期內,必須保持較高的賣地數量和金額,否則一切問題都要爆發。

很多瀕臨“崩潰”的三四線、縣級城市,債務圍城,原因不就是地賣不起價格,也賣不出很多。因為他們人口流入少,產業基礎不夠,沒有那麼大的住房購買需求。一旦房價往下,他的泡沫必然破裂。

玩槓桿遊戲,一定有風險。

所以,中央除了說“房住不炒”,也說因城施策。後來我們看到上海、南京實際是因區施策,城市的郊區情況不同嘛。

底線就是苗頭不要太過就行。

有了此前南京、上海的操作,後來天津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中關村科技城、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都是這個玩法。

這個玩法好啊,搞活局部,維持全局均衡,且順利實現中央任務、目標。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2、“房住不炒”底線還是在

寫完上文第一部分,很多杆友應該明白了,槓桿遊戲要說的是,儘管各大城市紛紛在放鬆,但是注意細節,基本還是試探性。而且局部,大部分都是郊區為主。

這些區域,恰恰是房價、地價壓力最大的。所以,可以理解,還不能完全認為是徹底的放鬆。

如果你天真認為,這一次真的回老路,那我可以負責任說,暫時肯定不對。

其實看底線在哪裡,最合適的辦法就是看北京。

北京是我國一切政策的底線所在,如果北京一直堅挺,那麼意味著沒有任何風吹草動。你想下,哪個地方的消息有北京靈通?

哪個地方執行政策,有北京那麼徹底?

接著上線就是深圳、上海以及其他二線城市。道理很簡單,這些城市確實有很多剛需,也有自己的問題和困難。

深圳大概可以單列,算急先鋒。一旦啟動,深圳絕對是非常積極的。但是我們看,深圳有啟動的意思嗎?沒有,依舊是底線明確。

而其他二線城市,包括廣州,都是微調、試探性。

現在對於二線城市有兩個問題,一個利好,一個利空。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利好的是,略微放鬆是可以的,2020小陽春是允許的。而且積壓了幾年的剛需,蓄客也更多了,部分會選擇在2019年末、2020年入市。

這是樓市的利好和增量。

壞消息則是,很多二線城市因為前兩年限售政策,如今陸續到期。大量投資性目的二手房掛牌入市,比如最典型的重慶、成都……

這裡省略一萬字。也就是剛需選擇很多,議價空間也出來了。同時,前幾年的人才策略,如今大家都這樣,且疲勞了。

所以,購房人口增量其實相對穩定。那種集中爆發式,大概不會再現。

其實決定購房增量的,就是調控政策本身。如果政策放寬,非常寬鬆,甚至鼓勵,各種亂七八糟的理由、需求購房人士都會出來。

目的嘛,保值增值。你說會這樣嗎?抱歉,槓桿遊戲目前看不到這個苗頭。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3、暫時不會大幅度放鬆

寫完第二部分,槓桿遊戲自然過渡到第三部分,暫時調控不可能大幅寬鬆。

不要看著很多城市很熱鬧,今天這裡局部放鬆了,明天那裡略微調整了,我就問一句,你會去嗎?目的只是針對特定人群,只是適當擴大增量,而不是敞開胸懷,歡迎全世界來炒房。

這就是過去的區別。大家真的都是小規模,甚至是偷偷摸摸一樣,有的甚至怕媒體報道。

這個怕,實際道出了真相。說明北京方面意志堅定,大家不希望成為出頭鳥。

很多人喜歡說,只要有城市略漲,其他城市相對就是窪地,就會吸引人去投資。這個邏輯放在今天,很扯淡,政策底線那麼高,高首付、高利率,玩得起嗎?

啥套路?大城市樓市都整得“偷偷摸摸”似的

不要說暫時的,幾個月、一年內,會鼓勵全民購房嗎?不會的。閉著眼睛都知道。

同時,槓桿遊戲想說,經濟的壓力是很明顯的,但是就業目前還是不錯的。2019年豬肉價格後幾個月漲這麼高,目前都挺過去了,房價、經濟都保證了基本的穩定。雖然略有滑坡。

那麼,2020年的壓力能不能扛?槓桿遊戲覺得目前貨幣、金融、政策都在發力,2020上半年經濟目標可以完成。

主要就業壓力應該可以化解。

那麼,時間換空間依舊是長期策略。一句話,房住不炒還會繼續。炒房,得有資金實力。等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吧,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