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攝影師教你分分鐘拍出治癒強迫症的大片


對喜歡拍攝建築的攝影師來說,建築中的垂直空間是一個非常值得加以利用的良好素材,通過簡單工整的構圖,可以創造出充滿秩序感、幾何空間感的畫面,而其中最常見的當數旋梯與天井。這是我在維也納市政廳的天井中央向上拍攝的照片,哥特式古典造型的窗戶構成了一副像框,包圍著位於其中的一塊藍天。

向上拍攝垂直空間時,最簡單的構圖方式是站在天井或旋梯地面投影的中心位置進行拍攝,在拍的時候注意相機要垂直向上,這樣就能夠很簡單地拍出橫平豎直的對稱畫面。另一方面,焦段的選擇也是很關鍵的,廣角端能儘可能多地拍到較低的樓層,並壓縮天井的出口,所以若是拍攝比較低矮或是特別寬闊的垂直空間時,要選用廣角鏡頭進行拍攝。這張圖拍攝於成都某住宅樓,16mm端的鏡頭將建築結構壓向了畫面中心。

旋梯是另一種值得拍攝的垂直空間,與天井不同的是,旋梯有向上和向下兩種拍攝方式。這幅照片拍攝於上海市威寧路某商務樓,其三角形的旋梯線條簡潔,稜角分明,畫面非常美觀。在拍攝時,我選擇將相機伸出欄杆外,儘可能靠近內側空間的中心,以得到工整的畫面,在拍攝時請一定注意相機不要墜落。拍這張照片我選用了35mm焦段,可以避免拍到我所站的樓層地面。樓梯的顏色本身是黃綠,我在後期時為了美觀調成了藍紫色。


向上拍攝旋梯的技巧和拍攝天井的技巧相似,就是站在底層中心垂直向上拍,但拍攝旋梯時最好不要用太廣的焦段,因為透視關係會使得外層的螺旋結構特別大,整個畫面失去協調感。這幅照片拍攝於上海徐彙區的良友公寓,鑽石形的旋梯空間早已成為攝影師們眼中的網紅打卡地,此外,這座公寓的天井也值得拍攝。

這是位於香港坪石邨的邨屋中的天井,香港政府曾經建設了大量高密度的邨屋,為了解決這類房屋的採光和通風的問題,在設計時常常採用筒狀結構,也就帶來了各種好看的垂直空間,包括電影《攻殼機動隊》中出現的勵德邨。在拍攝這張照片時,我為避免與別人的作品太過雷同,沒有采用橫平豎直的構圖方式。

廣州的IFC,又稱西塔,是一座400多米高的超高層商業建築,所以當我抵達位於70層的天井底部向上拍攝時,發現上方還有這麼多樓層,覺得十分震撼。這座天井白天和晚上拍攝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因為從中央井口射入的光線會很大程度上改變天井內的明暗關係。


這座旋梯位於成都市紅星路,結構上是由兩條直線和一條曲線構成,比純粹直線或曲線的旋梯由多了一些趣味,由於旋梯樓道位於建築物外側,其曲線一側的外側是玻璃窗,所以外界的光線也會對旋梯空間的明暗關係構成影響,不同的天氣和時間下,可以拍出不同的照片。在拍攝時,為了讓輪廓線儘可能地貼近畫面邊緣,我選擇了站在曲線一側的樓梯上進行拍攝。

這張照片拍攝於上海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內,由於旋梯只有三層樓高,所以不得不使用了16mm端進行拍攝,用近景儘可能地將畫面填滿。

成都高新區茂業中心的矩形天井也已經成為了攝影師的打卡機位,這座天井很有趣的一點是白天各樓層的玻璃圍欄會反射上方射入的陽光,在整個畫面中構成了一個光的十字架,讓人想起了安藤忠雄的作品光之教堂。

成都電子科大老教學樓裡的方形旋梯,拍攝本身並不難,但由於教學樓較為老舊,牆上和天花板上佈滿了各種斑痕缺陷,所以不得不在後期處理時逐步進行修復。國內的旋梯除了上海、南京等地的西方式的建築外,就數各大高校的教學樓裡最多了。

封閉的天井,拍攝於東京銀座。這個位於建築內部的空間本身尺度並不大,形狀也很規矩,缺少變化,但玻璃幕牆之間的反射卻讓空間有了進一步的延伸。

拍攝旋梯與天井是攝影新手在實際創作中學習與提高的一種很好的手段,可以培養構圖的直覺與審美,並且也能夠激發攝影師去探索城市與建築細節的興趣,其拍攝方式簡單,出片率也較高,值得每一位喜愛城市建築的攝影師嘗試。圖片拍攝於維也納一座普通的老樓,歐洲的老建築中旋梯無處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