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對兒童食物攝入的影響,社交媒體鼓勵不健康食品選擇?


社交媒體對兒童食物攝入的影響,社交媒體鼓勵不健康食品選擇?

中國肥胖率飆升

國家統計局和衛計委的一組數據顯示,在中國,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幼童,從2002年到2015年,肥胖率一路飆升,尤其是幼兒,超重率從4.5%上升到9.6%,肥胖率從2.1%上升到6.4%,翻了好幾番。西班牙巴倫西亞大學在全球範圍內做了一項研究,調查超重和肥胖。調查結果顯示,全球195個國家中,肥胖人數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和印度,分別達1530萬人和1440萬人。

肥胖和超重,已經是中國孩子成長最嚴重的威脅了,恐怕沒有之一。糖尿病,孩子肥胖的第一個魔咒。很多人認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叫健康。現在告訴你,這是一個很悲哀也可怕的育兒誤區。

社交媒體對兒童食物攝入的影響,社交媒體鼓勵不健康食品選擇?


在一個腰圍擴大和兒童肥胖的國家,一個真正關心的問題,我們應該關心和社交媒體沒有做太多,以幫助我們的飲食。

事實上,社交媒體可能會鼓勵千禧一代和青少年過度沉迷於令人不安的規律性。

超越美食家

"美食家"的概念在社交媒體上並不新鮮,它可以追溯到1980年,當時Gael Greene——為《紐約雜誌》撰稿——用"美食家"這個詞來形容那些認真對待飲食的人。一個美食家,誰可能不是精英作為一個美食家,但肯定更挑剔,而不是單純的貪食,已成為更普遍的感謝社交媒體。

Maxwell PR的一項研究指出,美食家從不單獨吃飯,他們傾向於增強社交媒體的飲食體驗。通過Facebook、Instagram和Pinterest分享獨特的菜餚,這實際上就是美食家的定義。

社交媒體對兒童食物攝入的影響,社交媒體鼓勵不健康食品選擇?


更重要的是,社交媒體和美食兩者兼而有之。麥克斯韋公關公司的研究指出,32%的消費者和47%的千禧一代在吃飯時使用社交媒體。

垃圾食品垃圾

現在的擔憂是,社交媒體也越來越多地讓青少年接觸到不健康的食物和飲料選擇。

發現,青少年絕大多數都喜歡快餐、不健康的零食、糖果和裝滿糖的軟飲料。

現在佔據青少年時間線的品牌包括桃樂多、可口可樂、好時、麥當勞、百事可樂和士力架。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青少年表示,他們喜歡、分享或追隨快餐、含糖飲料、糖果或零食品牌。

社交媒體對兒童食物攝入的影響,社交媒體鼓勵不健康食品選擇?


與傳統的廣播或印刷廣告不同,社交媒體鼓勵年輕人真正幫助向朋友或追隨者推銷產品。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詹妮弗·哈里斯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青少年在社交媒體上接觸最多的品牌,可能並不是巧合,他們花費最多的廣告信息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產品看起來有趣、酷和大膽而設計的。"。

研究人員敦促食品和飲料公司停止通過社交媒體瞄準青少年,因為媒體的力量和它影響他人的能力。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陸克文中心的助理研究教授弗蘭·弗萊明·米利奇博士說:"這項研究表明,成功的公司是如何利用社交媒體接觸青少年,並利用青少年的同伴網絡的。"。

在很多方面,在社交媒體上,人們很容易將不良的食物選擇與之聯繫起來。


社交媒體對兒童食物攝入的影響,社交媒體鼓勵不健康食品選擇?

《生活在數字時代》和CES體育與Fitnesstech的製片人朱莉·西爾維斯特(Julie Sylvester)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雖然社交媒體可以成為快速食譜、脂肪甜點和定向廣告的絕佳來源,尤其是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但通過教育,我認為這場好鬥也會對青少年、青少年和年輕人產生影響。"。

西爾維斯特補充道:"從米歇爾奧巴馬和60劇運動開始的關於食物和健康選擇的繼續教育,正在利用社交媒體作為提供選擇、選擇的工具,希望能教會平衡和適度。"。

瞭解市場現狀

垃圾食品和快餐製造商看到了社交媒體的潛力,這並不奇怪。通過樹立品牌意識,客戶反過來成為品牌大使!

這只是建立在卡通吉祥物和電視娛樂廣告的基礎上。

《社交媒體聖經》一書的作者、社交媒體顧問Lon Safko說:"快餐一向迎合年輕人,主要是年輕人。一切都沒有改變。快餐業仍然知道這是他們的主要市場。唯一改變的是,他們被迫將廣告和通訊從電視轉移到社交媒體,以有效地接觸到相同的人群。而且,隨著送餐服務等服務的發明,快餐對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更容易獲得。"

然而,Safko指出,也許我們也記得,壞產品總是銷售給消費者。今天,我們只是碰巧更加意識到垃圾食品的危險。"嬰兒潮一代非常幸運,他們在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之前長大,五分之四的醫生推薦使用駱駝香菸。(美國嬰兒潮是由Baby boom翻譯而來,特指美國後的"4664"現象:從1946年至1964年,這18年間嬰兒潮人口高達7600萬人,這個人群被通稱為"嬰兒潮一代 "。)。

名人代言和不健康食品的電視廣告增加了兒童對這些食物的攝入量。然而,兒童越來越多地通過數字途徑接觸營銷,例如社交媒體,而視頻博主對這些結果的營銷影響到目前為止還未被人們所知。

“年輕人比名人更信任視頻博主,因此他們的認可可能更具影響力和剝削性。圍繞兒童接觸的不健康食品的數字營銷需要更嚴格的限制,不應允許視頻博主向易受傷害的年輕人推銷不健康食品在社交媒體上。“

所以網紅食品不一定是最好的,這句話應該是沒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