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播州、思州指今重慶南部、貴州北部、東部地區,當時這些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播州的少數民族首領是楊氏,其族屬為僚人,他們是唐乾符年間從滬敘羈糜州遷來的僚人。

經過百多年的經營,楊氏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統一了紛爭達七世的播州楊氏,打敗了違盟侵地的楊喚,討平南平夷穆永忠之亂,打敗了與播州楊氏長期對抗的水西閩族, 敗其於滇池(今貴州遵義、金沙兩縣交界的偏巖河),斬首數千級,闢地七百里,獲牛羊愷仗各以千計。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成都府路 梓州路 利州路 夔州路

對內則注意吸收中原和蜀中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採用先進的農業工具,使播州的經濟實力得到加強,並開始徵收賦稅,史書有“賦於珍州”的記載。

實行了一套“寓兵於農”的治軍方略,楊價、楊文之時,西蜀成為抗蒙的重要戰場,播州的楊氏忠勇軍、雄威軍、涅手軍攻關守隘,殺敵致果,屢立奇功,被歷任蜀守倚為左右手,成為南宋在西蜀戰場抗蒙的一支重要力量。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播州楊氏

播州楊氏少數民族武裝在南宋抗蒙的西蜀戰場異常活躍,屢屢在抗蒙戰爭中榮立戰功。

端平二年(1235 ) 九月,窩闊臺汗分兵三路進攻南宋。進攻四川一路的是窩闊臺次子闊端,他圍攻四川制置使趙彥吶於青野原,播州宣撫使楊價及部將王震孫與宋將曹友聞軍配合將趙彥吶救出,並在陽平關(今陝西寧強境)憑險堅守,才將蒙古軍擊退,暫時遏止了蒙古軍的進攻。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蒙古軍攻宋

蒙古軍退後,南宋朝廷封播州軍為雄威軍,將其列人宋王朝中央軍序列,作為西蜀地區宋軍的主力。楊價因功被授為都統制,王震孫得授重慶路兵馬提轄。

端平三年(1236 )八月,闊端率蒙古、西夏、吐蕃等族號稱50萬軍隊,並以塔海為元帥,汪德臣為先鋒, 攻破成都,並分兵四出抄掠,當成都陷落,蒙古軍隊四出抄掠時, 宋朝廷又“ 詔價以雄威軍戍峽夔。價分署所部屯渝、滬間,遣奇兵擊東遂(今四川遂寧市),以捷多,遷武功大夫”。

嘉熙三年(1239) 秋,蒙古命都元帥塔海和禿雪率軍進攻川東地區,其部下按竺迎部沿嘉陵江南下,直取重慶,汪世顯越渠江東來,經達州、開州,從萬州突破宋軍防線,又襲破夔州(今重慶奉節) ,進抵巫山。其別部突破施州,一時荊湖告急。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古代土司著官服像

宋駐重慶副使彭大雅即檄調播軍兵馬參與江防,對阻止蒙古軍隊繼續南進起到了積極作用。

淳佑二年(1242) 餘價被任命為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主持全川防務。餘價到任後,設帥府,添城防,並公開張榜招賢獻計。

播州安撫使楊文即條陳“ 保蜀三策”,餘珍採納了楊文的中策,任用播州人冉璉、冉璞在諸險要去處修建城池,使蜀中的防務到底大大的加強。

經過餘珍大力整頓,川中防務堅實,蒙軍知道一時很難攻佔四川,遂轉而自吐蕃攻大理,以對蜀中形成戰略包圍。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南宋抗蒙

淳佑八年(1248 )西帥餘價西征,發兵五千人與俱大戰者三,皆捷。淳佑戌申“ 播州兵步騎三千由碉門(今四川雅安境內)雪外,遇虜於犁州之馬鞍山,皆三戰三捷,擒賊酋禿慈於大渡河”。

淳佑十年餘珍率軍北伐,與蒙軍汪德臣戰於興城、文州(今甘肅文縣) ,楊文選銳卒五千命總管趙寅領之, 首戰於羅村,再戰於捐子頭,三戰於西縣,皆播軍賈勇先登,俘獲頗眾。餘帥當時親書‘忠勇趙寅之旗’以族之”。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海龍囤

淳佑十一年(1251 ) 蒙哥即汗位,採用謀士姚隧的建議,開始實行“斡腹”戰術,寶佑元年(1253)派忽必烈自甘肅南下滅掉大陸,完成了對蜀中的包圍。次年蒙軍再次進攻四川,楊文選馬步五千委總管田萬部從間道赴凌雲。播軍周夜殺賊過江,嘉定一城 唯萬山、必勝兩堡最要,專以播軍任責。

寶佑二年,屯駐川北和漢中的蒙古軍與屯駐大理的兀良哈臺夾擊四川,兀良哈臺遣部“自烏蒙(今雲南宣威)、渡馬湖(金沙江),入宣化(今四川宜賓西北)。”四川宣撫使李曾伯急調播州軍前往增援。

為了對抗蒙古軍隊對四川的南北夾擊,南宋朝廷於寶佑四年(1256)又加強了南面一線的防禦一方面對臨近滬、敘沿邊的阿永、呂告蠻諸部,專門差人集物撫稿,並以銀萬兩,使思、播結羅鬼為援,聯絡各地方民族武裝共同抗擊蒙古軍;另一方面又在今四川、貴州、湖南一帶建築城堡,以抗擊蒙古軍隊的騎兵。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海龍囤

播州的海龍囤當是這時開始修建的。在鄂西施州(今湖北恩施)築倚子山城,又在貴州東的黃平、清浪(今鎮遠境內)和湖南的玩溪建屯,組成了一道防禦蒙古軍隊的新防線。

正因為播州楊氏在抗蒙(元) 戰爭中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所以多次受到南宋朝廷的嘉獎。楊價曾因戰功遷武功大夫、閣門宣贊舍人,楊文“以鮮漁城圍剪烏江寇功拜親衡大夫加忠州團練使”,中亮大夫和州防禦使、播州沿邊安撫使、爵播川泊,食邑七百戶。

播州的少數民族武裝因戰功卓著“詔雄威軍加‘御前’二字”。貴州地區的少數民族武裝對南宋抗擊蒙古軍隊的進攻,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蒙古與南宋戰爭中,為何播州楊氏土司多次挽救四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