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使用的八陣圖是什麼?為何有九軍八陣法?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如題:諸葛亮使用的八陣圖是指那幾個八陣?為何有九軍八陣的說法?

在這裡首先問一下:有誰看過《神鬼八陣圖》的電視劇?

在《神鬼八陣圖》的第一集之中可以看到 諸葛亮正在使用八陣圖 指揮九軍 可所謂鬼斧神工 不費吹灰之力,那麼大家對八陣是否理解!那麼八卦呢?接下來咱們一起了解一下

諸葛亮使用的八陣圖是什麼?為何有九軍八陣法?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首先八陣的起源:在傳說中是由黃帝時代的將領風后所創,並有《握奇經》流傳後世,但應為後人偽作。

據《後漢書》記載,在漢朝時的兵書中,就已有《八陣圖》。東漢車騎將軍竇憲北擊匈奴,班固為竇憲作銘文,其中有“勒以八陣”的文句。而依《魏書》記載,漢承秦制,於農隙時講武,在十月時車駕親倖於長安的水南門,會五營兵士,為八陣進退,名曰“乘之”。

據《隋書》及《新唐書》在禮樂志的相關記載,此教習之法,乃是讓士兵分為兩軍,各依直陣、銳陣、曲陣、方陣、圓陣的順序變陣,取其對應的五行相剋之意。

在中國古代經典兵書的《武經七書》中,亦多有提到佈陣之法,如《司馬法》和《李衛公問對》等,但《武經七書》亦多被懷疑為後人託名偽作,其內容不可盡信。三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諸葛亮曾經推演八陣圖,並留下部分內容及三處石陣遺蹟,後來唐宋的兵家在復原推演八陣時,多采用諸葛亮的遺法,如北宋朝廷的平戎萬全陣等。其相關陣法皆記載在其北宋官方編纂的《武經總要》之中。

據《宋史》記載,唐朝李靖由其叔韓擒虎傳授九軍八陣法,但因久經戰亂,武將通曉此陣法者頗多,乃將八陣改為六花陣,以迷惑敵人。八陣原為八包一的方陣,而六花陣則為六包一的圓陣。由於偽作不少,而後人又多穿鑿附會,因此目前對八陣存在有多種不同的解釋,主要則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八種不同的陣形變化,一種則是指九軍八陣,或稱為握奇八陣。

其次八陣是那個八陣: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等八種陣圖。

八陣組成:以奇門遁甲中的開 休 生 傷 杜 景 死 驚 八門為基礎,配合五行方位的生克

八陣所需武器:天靈針、聞悲琴、孔明扇、夜磷刀、龍騰鞭、紫薇劍、黃金戟、和后羿弓。

諸葛亮使用的八陣圖是什麼?為何有九軍八陣法?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那麼九軍八陣法:“八陣四為正,四為奇。餘奇為握奇,或總稱之。”

依宋朝《武經總要》中的推演,其主要結構是由九個小陣組成一個大陣,即八陣包一陣,如一個井字形,其中的上、左、右、下方之四個小陣稱為正陣,和中陣合成十字型,為全陣骨幹,通常為依附營壘或戰車、圍柵,由大量弓弩兵構成的防衛式陣式。

其他四角之四個小陣,稱為奇陣,可轉換及運動,通常為持各種長短兵器,由重裝步兵構成的攻擊式陣式,大陣後又各有數列輕步兵及騎兵,擔任機動部隊,主陣前行時則於前方擔任警戒。

這種陣式源於漢代對抗匈奴的營壘法,在行軍時把包覆蒙皮、設置鹿角及拒馬的戰車連結起來作為防衛工事,在停止行軍駐紮防衛時,則以壘石、木柵為防衛工事。即所謂的“行為陣,立為營”,是一種相當完備的佈陣行軍之法。

其軍事意義頗類似西方的希臘長槍方陣、羅馬龜甲陣等,是一種先鞏固防禦,後伺機攻擊的步兵集團陣形。 諸葛亮及宋人會發展此種防衛陣形,主要是由於他們都是從南方對抗北方,但是南方少騎兵,為了對抗北方優勢的騎兵戰力,因此制定這種偏重防禦的步兵陣法。

依《晉書》記載,晉將馬隆曾依《八陣圖》作偏廂車,僅以三千五百人進攻在涼州作亂的羌人,地面寬廣時設置鹿角車營,路狹時則將木屋直接放置於車上,敵人來襲時就以弓矢八方射之,馬隆就以此孤軍深入羌地,一邊作戰一邊前進,轉戰千里,殺傷數以萬計的羌兵,最後平定羌亂。

馬隆僅僅以八陣中的一個小陣就能達到這種戰果,可以想見九軍八陣齊進的威力。 據《水經注》記載,諸葛亮在完成八陣推演之後曾說:“八陣即成,庶幾不敗矣。”,即是認為自己以八陣行軍迎敵,已先立於不敗之地。而司馬懿避免主動攻擊八陣,則是由於八陣偏重防禦,攻擊力不足之故,也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而《晉書》本紀記載,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曾觀看蜀軍遺留下的營壘,乃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材也”,亦是在讚美其營壘佈陣的高明與巧思。晉文帝並令其近侍陳勰學習諸葛亮的“圍陣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標幟之制”。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不妨留言 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