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陳勝墓位於河南省永城市芒碭山主峰西南山麓。1957年國家文物局撥款重修陳勝墓,同年五月一日,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親筆為之題寫了“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

揭秘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2005年再次擴建陳勝園,近5000平米的陳勝園內松柏成林,群山朝拜,瞻仰者絡繹不絕。陳勝園由門闕、山門、前殿、主殿、石碑、墓冢及東西廂房、歷代農民起義碑刻組成。

揭秘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據《史記 陳涉世家》記載:陳勝,字涉,陽城人。關於陽城,史學界頗有爭議。一說是在河南商水,一說在河南平輿縣,還有一說在河南登封。陳勝(?——公元前208年)公元前209年他與吳廣在宿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大澤鄉鎮)揭竿而起,舉起了反秦的大旗,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陳勝自立為王。

陳勝自幼家境貧寒,“少時嘗與人傭耕”。但他素有大志,不堪忍受階級剝削與壓迫,逐漸產生了改變現實的思想。一次勞動時,他“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和他一起幹活的窮夥伴們覺得好笑,便應聲問道:“若為傭耕,何富貴也?”意思是說如此受人剝削,哪有什麼富貴呢?陳勝嘆息說:“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表明了他的遠大的志向。陳勝的傑出之處,就在於他率先看到了這種貧賤、富貴的不平,並勇敢的提出了改變這種不平的要求。反抗命運的決心,猶如一團烈火在陳勝胸中燃燒。不久,他便以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了自己的豪言壯語。

揭秘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公元前209年,即秦始皇死後的第二年,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用陰謀手段殺死其兄扶蘇,奪得了帝位,史稱秦二世。二世雖無始皇帝的才略,可他的殘忍暴虐卻超過了他的父親。他一面大殺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一面濫施酷刑峻法,橫徵暴斂。弄得秦王朝民不聊生,社會動盪不安,全國如同佈滿了乾柴,只要有個火星,就可以燃起燎原大火。

 這年7月,為防守邊疆,秦二世大規模徵兵,在去漁陽守衛邊防的900個壯丁隊伍中,陳勝和吳廣兩人被指定為屯長。他們在秦朝派來的尉官的監視下,一路曉行夜宿,當走到安徽大澤鄉時,卻遇到了大雨,道路泥濘,無法行走,耽誤了行程。從宿縣到長城邊,迢迢三千里,在規定的期限內,無論如何也趕不到。當時秦朝法令規定,去守邊的兵士,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報到,超過期限,不管什麼理由,一律殺頭。面對這種處境,陳勝和吳廣商量,決定起義,從死亡中殺出一條活路。陳勝、吳廣起義決心已定。為了樹立威信,聚集人心,先行占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根據卜者的暗示,在帛書上寫了“陳勝王”三個字,派人買魚,置入魚腹內,然後烹食得之,眾人驚訝不已,以為是天意,大家對陳勝也都另眼相看。

揭秘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魚腹藏書,陳勝為王,使眾戍卒信以為真。為進一步取得眾人的信任和支持,陳勝又令吳廣夜深之時,在旁邊的祠堂中,燃起篝火,學狐狸鳴叫,並大呼曰:“大楚興,陳勝王”。不明就裡的卒眾皆夜驚恐。天亮時,人人議論,都看著陳勝,頃刻間陳勝眾望所歸,向而往之,為打擊秦王朝作好了組織上的準備。陳勝、吳廣率領戍卒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陳勝對戍卒們說:“壯士不死則已,死則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於是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起義,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終於爆發了。

起義軍迅速攻下蘄縣。陳勝派葛嬰率兵東進﹐同時以主力攻佔銍(今安徽宿縣南)、酇(今永城酇城鎮)﹑苦(今河南鹿邑東)﹑柘(今河南柘城北)、譙(今安徽亳州)等縣。廣大農民“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踴躍參加起義隊伍。在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區後,即決定進攻戰略要地陳縣(今河南淮陽)。陳縣在兩週和春秋時期,曾是陳國的都城。戰國後期,又曾經是楚國的國都。秦滅六國後,又把陳縣定為郡治,足見其地位之重要,如能拿下陳縣,對秦無疑是個重大打擊。當義軍進據陳縣時,已擁有步兵數萬,騎兵千餘,戰車六七百輛。陳勝在陳縣自立為王,國號“張楚”。

揭秘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陳勝稱王后,其思想逐漸發生演變,與群眾的關係日益疏遠。以前和陳勝一起給地主種田的同鄉,聽說他做了王,特意到陳縣找他,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搭理。直到陳勝外出,直呼其名,才被召見。因是陳勝的故友,所以進進出出比較隨便,有時也不免講講陳勝在家鄉的一些舊事。不久有人對陳勝說:“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勝便十分羞惱,竟然把“妄言”的夥伴殺了。當年所說的“苟富貴,勿相忘”的話早拋到了九霄雲外。自此以後,“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王者”。隨著反秦鬥爭的展開﹐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形勢開始逆轉。秦二世重用章邯,率領秦軍大敗起義軍於戲。起義軍節節失利,秦軍直逼陳縣。陳勝親率義軍出城迎戰,被章邯擊敗。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12月,陳勝親率農民軍與進攻陳縣的秦軍展開激戰,雖奮力拼搏,終究未能挽回敗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附近),準備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沒想到,竟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伕莊賈殺害,終成千古遺恨。

揭秘陳勝為何不葉落歸根,而長眠於芒碭山

按說陳勝死後應歸葬于都城陳縣,可是陳縣是秦軍與農民軍必須爭奪的地方,朝不保夕!秦漢時期,芒碭山被視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所以呂臣把陳勝葬於芒碭山,並且多有史料記載。據《水經注》載:“山有陳勝墓,秦亂,首兵伐秦,費終厥謀,死葬於碭。” 另外《史記》記載:“二世元年臘月,陳王之汝陽,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陳勝葬碭,諡日隱王,高祖時,為其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看來劉邦不僅尊重陳勝,而且隱隱有感激之意,如果沒有陳勝的首義之功,不會有後來四百餘年的大漢江山。高祖皇帝下詔按王侯待遇對陳勝墓年年進行祭祀,並派30戶丁役免其賦稅雜役,以守護墓地,直至今日,陳勝園附近的丁窯村還有人說自己是守墓人的後裔。到了東漢時,陳勝墓不再受到保護,北宋年間,淮南人陳綱遊歷芒碭山時已經是“狐鳴陳涉孤墳壞,金盡梁王石室空”的景象。解放後,1975年國家文物局撥專款修復陳勝墓,同年五月一日,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親筆為之題寫了“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