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個將軍,本不應該死,但是因為隊友的不作為走向了滅亡的?

不才講史


堪稱南宋的“霍去病”或“陳慶之”,義軍名將魏勝,在完顏亮六十萬大軍侵宋時,創造了奇蹟般的戰果!有比肩岳飛、韓世忠的潛力,但活活被南宋官場坑死!

每當我讀到魏勝的故事,都不禁扼腕。南宋不是沒有將才,也不是沒有能打仗的士兵,很多英雄人物都是被內部的腐敗和傾扎禍害了。

六十萬金兵南侵,三百南宋義軍創造反攻奇蹟

魏勝(1120年—1164年),字彥威,宿遷人,南宋名將,出身農家,早年曾為韓世忠帳下的弓箭手。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帝完顏亮大舉南侵,兵力多達六十萬人,號稱百萬,這是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侵宋戰爭。金軍兵分四路,一路自海道進攻臨安;一路自蔡州出發,進攻荊州;一路由鳳翔進攻大散關。完顏亮親率三十二總管兵,進軍壽春。

魏勝向朝廷建議趁金軍尚未南下,先行發起進攻,打亂金兵的部署,但未獲響應。於是,他自行聚集了三百名志願參戰的義士,北上渡過淮河,一舉攻佔了漣水城。隨後,魏勝又擊敗了海州出動的金軍,乘勝打到了海州城下。

海州城內金軍有數千人,然而魏勝不過幾百人。魏勝舉煙火為疑兵,又多多佈置旗幟,嚇得金兵不敢出城迎戰。城上被金兵脅迫守城的民眾打開了城門,魏勝率軍殺入城中,所向披靡。金軍守將高文富率殘兵固守州衙,最終被義軍全殲。

以海州為根據地三次大敗金兵

魏勝在海州招兵買馬,兵力很快擴充到了數千人。完顏亮知道海州丟失後,派蒙恬鎮國率萬餘金兵前來攻打。魏勝在險隘埋下伏兵,自率精兵進抵離海州二十里的新橋迎敵,與金兵展開殊死大戰。

金兵憑藉人多,試圖壓倒義軍,魏勝佯裝敗退,將金兵引入伏擊圈。金兵正在前進時,不想後面伏兵大起,頓時慌作一團。魏勝的主力隨即一個回馬槍,殺入金兵陣中,一刀將金兵主將蒙恬鎮國斬於馬下。此戰義軍殺敵千餘人,俘虜數百,震動了山東各地。

由於此時宋金尚未正式開戰,宋朝正規軍不敢派出援軍,所以魏勝依靠的全是自己招募的義軍,兵器盔甲也全都是繳獲自金軍。

這時候,沂州有數萬老百姓反抗金國,在蒼山結寨固守,被金人包圍,魏勝率兵前往相救,直接奔赴蒼山寨中。金兵出動大批人馬追擊,魏勝單騎在隊伍後面壓陣,用大刀奮力搏擊。

金兵望見魏勝,用五百騎兵層層包圍魏勝。魏勝騎馬猛衝四面回擊,金軍的陣營被衝開了又合。魏勝身中數十槍,迎著刀鋒突出重圍,馬中箭跌倒後,他就步行進入營寨,金兵無人敢抵擋。

在蒼山寨中,魏勝指揮軍民抵抗金兵的圍攻。金兵不僅連日急攻,又斷絕他們的水源,義軍營寨裡只能幹吃糧食,殺牛馬喝血。就在金兵試圖渴死義軍時,突然天降大雨,蒼山寨轉危為安。

在蒼山寨鏖戰之際,魏勝估計金兵必定又要偷襲海州,於是沿小路從寨中裡出來。金兵果然解除對蒼山的包圍,想趁魏勝不在偷襲海州,不想遭到魏勝迎頭痛擊。

隨後,金軍分兵四面攻打海州,魏勝招募士兵登城抵禦,箭石如雨射了七日,金兵付出慘重損失後敗逃。在戰鬥中,魏勝曾被一支箭射中鼻子貫穿到牙齒,吃飯都吃不下,但仍舊親自上陣作戰。

唐島大捷和辛棄疾捉叛徒,也有魏勝的功勞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李寶以浙西路馬步軍副總管職,率水軍3000人和戰船120艘,從長江口出發北上,於東海登陸,與魏勝軍內外夾擊,先後於海州附近之新橋、關子門、砂堰連敗金軍,解了海州之圍。

魏勝告訴李寶,金兵的戰船都是由中原百姓駕駛,自己通過他們的家屬聯繫上了內應,等宋軍發起進攻,大家就會反戈一擊。

十月二十七日清晨,李寶率水軍突襲金國水師停泊地——唐島。宋軍不過3000人和戰船120艘,金兵則有7萬人和600餘艘戰船。宋軍戰船趁猛烈的南風,突入金國戰船泊地,並以火箭射擊敵船風帆。金兵戰船由於緊密停泊,幾乎全部被燒著。李寶率軍跳幫登上敵船,金軍中的漢人士兵紛紛倒戈一擊。不僅如此,岸上的山東義軍也配合追殺逃上岸的金兵。

唐島之戰,是宋金時代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金國以傾國之力打造的水師全軍覆滅,水軍副統制完顏鄭家奴等五員大將被殺,金軍主將蘇保衡僅以身免。完顏亮以金國水師從側翼偷襲臨安的計劃,也在火海中灰飛煙滅。

魏勝在歷史上的作用不僅是這些。著名的“辛棄疾入城捉叛徒”也是魏勝協助的。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辛棄疾代表山東耿京義軍,前往臨安和朝廷聯絡。不想返回途中,發生了叛徒張安國殺害義軍領袖耿京的事件。

當時,辛棄疾正在海州。魏勝派出了50名精銳壯士給了辛棄疾,由他帶領深入金國境內幾百裡,闖入了濟州城內。辛棄疾闖入濟州府衙,抓住了正在開宴會的張安國。在辛棄疾號召下,濟州守軍有上萬人歸順,大家一起押著叛徒返回南宋境內。

魏勝在海州兵強馬壯。山東、河北一帶,歸附者日眾,並盡得金國內部的虛實上報朝廷。張浚曾將魏勝接到建康,向他諮詢軍務,並轉授他為“閤門宣贊舍人”,山東路忠義軍都統制兼鎮江府駐紮御前前軍統制,仍知海州。

魏勝善於使用大刀,能左右開弓射箭,軍旗上顯示“山東魏勝”,金人望見就立即逃走。魏勝造了幾十面旗幟,上面寫著他的姓名,秘密地交給各位將領,遇到激烈戰鬥的時候就打開旗子。

名將的悲歌:在孤立無援下戰歿,宋孝宗追悔莫及

魏勝的結局,是非常悽慘的。雖然魏勝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堪稱霍去病、陳慶之再生,但卻在南宋的官僚體制下被嚴重束縛和壓制。魏勝可以用一面旗子嚇跑金兵,但卻最終死於自己人的傾扎。

隆興二年(1164年),南宋由於符離兵敗,被迫與金國議和,海州又被丟給了金國,魏勝被任命為楚州知州。當時和議還未決,金兵乘著宋軍鬆懈侵犯邊界。魏勝了解到敵人的陰謀想要抵禦,他的上級淮東路安撫使劉寶因為朝廷正和金人議和,沒有答應他的請求。

劉寶貪生怕死,又妒賢嫉能,不僅只給魏勝很少的兵力,而且把魏勝費力建造的一批戰車劃歸己有。金軍大舉來犯後,魏勝在楚州城外率軍從卯時抵抗到申時,勝負未決。金軍增加了生力軍來支援,魏勝派人向劉寶告急,劉寶在楚州,僅相距四十里,卻堅決認為朝廷正在講和,絕對沒有戰事,始終不發一兵。

魏勝的箭射完了,救兵還不到,仍然依靠土山排成陣勢,對士卒說:“我要死在這裡了,突圍的人回去後要向天子報告。”他命令步兵在前,騎兵殿後,最後在快到楚州城下時,不幸中箭落馬而死,年四十五歲。

宋孝宗痛惜道:“人材須用而後見,使魏勝不因邊釁,何以見其才?”下令將劉寶抄家,貶到瓊州。魏勝則被追贈為保寧軍節度使,並諡為“忠壯”,在鎮江府江口鎮為他建造了“褒忠”廟。

魏勝只是在小小的海州城下就創造了這麼多奇蹟,可惜命運沒有能給他更大的機會。不要說在西漢或唐朝,即使是北宋初年,魏勝也能有機會創造更大的戰功,成為絕世名將。可惜他人活在南宋年間,留給後人的只有悲憤。(作者: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明末著名將領盧象升是一位主戰不和的抗清先鋒,然而這樣一位忠烈在抗清道路上一路艱辛直至為國殉節馬革裹屍,他的戰死與身邊的隊友不無關係,加速了大明王朝的滅亡。對於明朝將領盧象升之死,《明季北略》中這樣說:盧象升之死原因有六。一是與楊嗣昌政見相左,二是與高起潛戰略不協,三是以弱抵強,四是以寡擊眾,五是無軍餉,六是無後援。“然後五者,皆嗣昌奸謀所致”,後面五個原因都是楊嗣昌奸詐陰謀所致。下面詳細分析一下失敗原因:


一:與楊嗣昌政見相左 ,與高起潛戰略不協

盧象升與楊嗣昌政見分歧主要是在與清戰和上的政見不一致,盧象升主戰,楊嗣昌主和。崇禎九年,清軍大舉來犯,盧象升帶軍反擊,兩人又在軍營大起爭執。崇禎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盧象升在河北鉅鹿被清軍包圍,不久,力戰殉國,全軍覆沒。盧象升與清軍作戰時,楊嗣昌和高起潛擁兵不救。為什麼不救?因為如果上前救援,援軍大體也是送死,楊嗣昌當時只是想為崇禎皇帝保留將來鎮壓農民軍的一點家當。

二:以弱抵強,以寡擊眾

盧象升所部在賈莊同清軍遭遇,全軍覆沒,而賈莊距離鉅鹿縣城只有十里地。自己兵力既少,野戰又不是清軍對手,卻沒有選擇據城堅守,反而是正面硬剛,在戰事不利的時候,手下總兵虎大威想要帶著他突圍而出,被盧象升拒絕,反而帶著親兵躍馬衝陣而出,這導致了他在第一次正面對決八旗兵的戰鬥中,就倒在了戰場上。在當時盧象升領旨抗擊清兵的時候,雖然當時是以全國的名義來統領軍隊,但實際上被朝廷中的一些主和派的影響,在實際上只領兵到了2萬人,而且還再削減兵力,這樣的情況下,最終剩在他手中的也只有5000名老弱病殘了。

三:無軍餉,無後援

楊嗣昌不去救援也不給軍糧,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可憐盧象升一心為國出力,身處絕境,力戰而亡,而更慘的是其死後80天才入殮,直到楊嗣昌死後,崇禎才追贈盧象升為太子少師、兵部尚書。


盧象升的地位,更多地來自於戰死沙場,捨身取義,因此被後世文人拔高,而不是由於他在戰略和戰術上的貢獻。他的戰功,同袁崇煥、孫承宗、洪承疇、孫傳庭等相去甚遠,比他的對頭楊嗣昌也還差了不少,在明末領兵的文官裡,排名靠後,存在感和功勳都不是特別高。戰略上的不堅定是明末大敗局的主要原因,崇禎皇帝成為亡國之君,責任主要在自己。盧象升死後沒有引起崇禎皇帝對戰略的反思,死的不值得,這是盧象升的悲哀,也是崇禎皇帝的悲哀。


一句話評價其人: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歷史新人小Q


這當首推為大唐收復安西四鎮、抗擊吐蕃的名將王孝傑。

在史書上一露臉就“不同凡響”:被吐蕃俘虜、讓吐蕃最高統治者流淚。

王孝傑主要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

678年9月,李敬玄為主帥、劉審禮為副帥,率領大唐十八萬軍隊與吐蕃的論欽陵在青海打了一仗,但是失敗了。當時王孝傑是劉審禮的副手。劉審禮和王孝傑被吐蕃俘虜了。

這個過程說起來的話,劉審禮其實也符合題主的問題。

當時劉審禮率前軍深入敵境,駐紮在濠所,被吐蕃大軍攻擊。劉審禮力戰,依然抵擋不住。可主帥李敬玄竟然畏懼吐蕃,不敢前去救援了。當李敬玄聽說劉審禮戰敗被俘的消息,他趕忙後撤,利用地形築泥溝防衛。吐蕃則屯兵高崗,居高臨下向唐兵施加壓力。

此時,另一位大將黑齒常之(降唐的高麗人)表現超群,使唐軍反敗為勝,也救了李敬玄一命。原來,在當天夜裡,黑齒常之率領敢死隊五百人襲擊吐蕃軍營,吐蕃軍竟然被打的一舉潰散,夜裡也不知道唐兵虛實,吐蕃將領跋地設領兵逃走了。李敬玄也沒有率軍追趕,撤回了鄯州。

大唐初期和中期(安史之亂前)真的是人才濟濟、名將輩出,這一戰裡面就有好幾個牛人。

說回王孝傑。

劉審禮被俘之後,不久病死了;作為吐蕃的高級俘虜,王孝傑被帶到了吐蕃贊普(吐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面前。這吐蕃贊普一見王孝傑就忍不住流下眼淚說:“貌類吾父。”隨即厚待王孝傑,待了一段時間後,把他放回大唐了。

擊敗吐蕃,收復安西四鎮,揚威西域。

王孝傑回來後,因功累官升至右鷹揚衛將軍。

692年,大唐西州都督唐休請求朝廷再收復龜茲、于闐、疏勒、碎葉四鎮。這安西四鎮是怎麼丟的呢?是武則天主動放棄的。

684年,徐敬業叛亂,但很快被武則天平定了。在平定徐敬業以後,有朝臣認為西域邊事耗費太大,牽扯國家精力甚多,建議撤回來。武則天竟然真在686年下令削減安西四鎮防務,撤回安西的鎮將和軍隊。

吐蕃覬覦西域很久了,因為那裡掌握著東西貿易通道,有利可圖。因此,吐蕃趁虛而入,在688年把安西四鎮佔了。

現在,王孝傑的經歷發揮作用了。因為王孝傑長期在吐蕃,瞭解吐蕃的情況,因此武則天任命王孝傑為武威軍總管,與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領兵進攻吐蕃。當年十月,唐軍大敗吐蕃,又把安史四鎮攻下來了。大唐於是在龜茲重新設置安西都護府,常駐3萬大軍戍守。王孝傑因功拜左衛大將軍。

再戰吐蕃,攻打後突厥,有勝有負

公元694年2月,大唐與吐蕃又發生衝突。王孝傑領兵在冷泉及大嶺(青海湖附近)打敗吐蕃論贊刃、突厥可汗阿史那俀子等各三萬多人。王孝傑因功官拜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封清源縣男爵位。

同年6月,王孝傑為瀚海道行軍總管,受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薛懷義的智慧,攻打後突厥,但是沒有尋找到突厥大軍。

公元695年7月,王孝傑任肅邊道行軍大總管,在臨洮迎擊吐蕃入侵的大軍。

公元696年3月,王孝傑與婁師德在素羅汗山與吐蕃軍交戰,結果被吐蕃打敗了。王孝傑被免官為平民。婁師德被貶為原州員外司馬。

討伐反叛的契丹,被隊友所害,身死殉國

公元696年5月,營州契丹的首領李盡忠、歸誠州刺史孫萬榮起兵反唐,攻陷營州,殺了大唐都督趙文。李盡忠是孫萬榮的妹夫,都居住在營州城邊。契丹的反叛也因為趙文,契丹人發生饑荒,他不賑濟,把契丹的首領也當奴僕看待,所以他們二人怨恨而造反。

契丹人勢頭挺猛,唐軍不但無法消滅他們,還讓他們進入河北了。

公元697年,武則天重新起用王孝傑,任命他為清邊道行軍總管,蘇宏暉為副手,率領十七萬大軍討擊契丹。

三月十二,王孝傑和契丹人在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因為峽谷比較窄,峽谷外的契丹軍隊軍隊又非常多,王孝傑便親率少量精銳士卒為前鋒,且戰且進,奮勇衝殺。衝出谷外以後,又將士兵排成方陣與敵人交戰。

但是,豬隊友蘇宏暉膽怯了!他看敵人太多而害怕逃走了!

王孝傑孤軍深入,後方的主力不對沒有跟進,失去了後援。最終寡不敵眾,墜崖身亡,他所率領的少量先鋒不對也全部戰死。

管記張說(後來開元時期的宰相)迅速向朝廷反映了情況。張說對武則天彙報說:“王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御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武則天於是追贈王孝傑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拜其子王無擇為朝散大夫。並立即派使者前去將蘇宏暉斬首示眾。

這位豬隊友蘇宏暉也深知自己的罪責,逃跑之後又趕快重新部署,在朝廷使者到達之前立下了軍功。因此得以免死。

結語:武則天對王孝傑評價頗高,後世不忘其功勞

王孝傑是典型的、因為隊友的不作為而戰敗身死的。

武則天對王孝傑評價很高,在收復安西四鎮後,武則天對王孝傑大加讚賞:“孝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裹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如此忠肯,深是可嘉”。後又稱讚說:“今故土盡復,孝傑功也。”

後世也沒忘了王孝傑。

公元782年,顏真卿建議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其中就包括王孝傑。 北宋代1123年設立了古代名將廟,紀念七十二位古代名將,其中也包括王孝傑。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建安二十四年三國時期,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正值冬季,孫權領兵突襲關羽,讓手下大將陸遜切斷關羽的後路去搶佔夷陵要道。危機關頭,關羽派部將廖化去上庸找孟達劉豐二將,要求二將發兵支援救助自己逃離險境。但二將按兵不動,沒有發兵解圍。於是關羽敗走麥城,之後向西方突圍成功,卻在被途中被潘璋馬忠暗算。最終被馬忠在臨沮擒獲,身首異處。雖然關羽兵敗是必然結果,但如果孟達劉豐發兵,關羽不一定身首異處。關羽身死,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孟達劉豐二將的不作為導致。


南政昔風


西漢李陵,雖然沒有死,投降給了匈奴,但從後來遭遇和結局以及史書的評價,個人認為還真不如當時戰死。

李陵,飛將軍李廣之孫,擅長騎射,愛護士卒。天漢二年,漢武帝的準備讓他的小舅子李廣利統領三萬騎兵,攻擊匈奴右賢王,武帝讓李陵為李廣利大軍運送糧草。

李陵拒絕,要求以五千步兵出擊匈奴。漢武帝欣賞李陵的勇氣,派強駑都尉路博德領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隊。路博德以前任過伏波將軍,也羞於做李陵的後備。路博德沒有接應李陵。

後來李陵孤軍深入,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路博德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然後投降。

李陵投降後,三族被殺,好友司馬遷因替他說話,被施以腐刑。李陵最終老死在匈奴,即使後來霍光要接他會漢朝,李陵也沒有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