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缺水城市到江北水鄉,許昌經歷了什麼?

文明城市創建是一個不斷攀升的過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近年來,許昌市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水平,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從缺水城市到江北水鄉,許昌經歷了什麼?

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創建全過程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和“綠滿許昌”行動計劃,在點上彰顯風情,在線上構築風景,在面上打造風光,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綠色生態網絡格局,實現了“開窗見綠、推門進園”。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46%,綠化覆蓋率達40.6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4平方米,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是全國首批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地級市。

“許昌昔日是缺水城市,如今成為江北水鄉,老百姓受益匪淺。”生活在灞陵湖邊的李建峰自豪地說,“現在不少外地客人到許昌,都對許昌的美景感到驚訝。說實話,生活在許昌,感覺很幸福。

”我市通過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進一步改善了生態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目前,我市中心城區河湖水系水面面積6500畝,綠化苗木45萬株,清潩河、灞陵河、運糧河、飲馬河、護城河清水繞城,北海、灞陵湖、芙蓉湖、鹿鳴湖、秋湖溼地、東湖碧波盪漾,沿岸一橋一景、十步一園,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創文辦常務副主任劉少林表示,深化文明城市創建,許昌除了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外,還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使其成為全市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價值追求,打牢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從缺水城市到江北水鄉,許昌經歷了什麼?

五大創建機制,推動創建工作不斷深入發展在19年的創建過程中,我市不斷總結經驗、拓寬思路、創新舉措

從2010年開始,重點實施了決策、激勵、推進、宣教、監督五大創建機制,推動創建工作不斷深入發展。我市還始終堅持部門聯動,部門與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精誠團結;堅持上下聯動,市委、市政府和各縣(市、區)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堅持幹群聯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市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讓許昌人在摘得國家級榮譽的同時,也分享到了創建帶來的“紅利”。


從缺水城市到江北水鄉,許昌經歷了什麼?

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不僅促進了許昌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還使城市魅力大增:2018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830.6億元,同比增長8.6%,總量、增速分別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城市宜居度、居民幸福感、獲得感、對生態環境滿意度4項指數均居全省第1位。

“政府領唱、社會合唱”,這是許昌市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一抹亮色。經過19年持續創建,許昌這座中原小城已變身文明宜居之城,不僅囊括了不少國家級城市榮譽,還讓文明意識落地生根,成為市民的自覺追求。“景更美了,水更清了,城市更有品位了!”

從缺水城市到江北水鄉,許昌經歷了什麼?

“變得有秩序了,變得有內涵了,變得更文明瞭!”如今的許昌,清水繞城流,樹綠花嬌豔,處處是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