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媽媽的暖心話:孩子,我從小對你們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更偏心

關注 ,專注婚戀情感、女性成長、家庭關係、養老領域。

40歲媽媽的暖心話:孩子,我從小對你們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更偏心

01.

我讀小學的時候,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兄弟姐妹。有些同學家裡有兄弟姐妹的,我們都比較羨慕。

當時班上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男孩子都喜歡有一個姐姐,因為姐姐會更照顧人。而如果有哥哥,可能只會顧著自己玩,不太會照顧弟弟。

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說法充滿了童趣。在我們的刻板印象裡,女孩子做事比較細心,比較會照顧人;而男孩子在小時候可能比較調皮,共情能力比較低。

可是,事實卻可能不是這樣的。我記得,當時我讀小學的班上,有一個男同學,他有個妹妹,比他晚兩年讀書。每次上學放學,兩個人都是手拉手的,這個哥哥看起來很會照顧妹妹。

接下來,我們將孩子的話題轉到父母身上。

如果父母有兩個孩子,他們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孩子呢?是一視同仁的付出自己的愛,還是更偏愛其中一個?

如果兩個都是男孩子,父母會更喜歡哪一個呢?如果是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父母的選擇又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劉阿姨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40歲媽媽的暖心話:孩子,我從小對你們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更偏心

02.

十五年前,劉阿姨生了一對龍鳳胎。原本劉阿姨和她先生只想生個女兒,沒想到兩個孩子來到了她們身邊,讓她們激動不已。

劉阿姨就像普通媽媽那樣,對於兩個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著。

唯一不同的是,劉阿姨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曾很認真的對他們說:“我的好孩子們,你們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爸爸媽媽都愛你們。如果有人問你們,你的爸爸媽媽更愛誰時,媽媽建議你們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你們覺得有必要回答,可以說爸爸媽媽都愛你們。”

就像劉阿姨說的那樣,她和自己先生對於兩個孩子的愛,沒有更偏袒哪一個。

劉阿姨知道,當小孩子慢慢長大後,他可能會有對比意識,當某個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父母重視時,可能會變得不開心,不合群,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產生自閉。

40歲媽媽的暖心話:孩子,我從小對你們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更偏心

03.

在劉阿姨的家裡,她和孩子們的關係像朋友一樣。當孩子們還處在童年時,她們的日常對話形式往往是這樣的:

“媽媽,姐姐說想買這個洋娃娃。我不喜歡洋娃娃,你可以給我買變形金剛嗎?”弟弟問媽媽。

“好啊,洋娃娃給姐姐,變形金剛給弟弟,媽媽明天就去買。”劉阿姨回覆道。

長大後,他們的日常對話形式是這樣的:

“姐姐,你弟弟生病了,媽媽和爸爸現在在外面出差,你在家要多照顧弟弟哦。等爸爸媽媽回來了,給你們買聖誕禮物。”媽媽在電話裡對著姐姐說。

姐姐聽完媽媽的叮囑後,默默去燒了點熱水,等熱水微涼後,端給了弟弟喝,還不忘關心的問:“弟弟,你在醫院打完點滴了,今天身體還好嗎?醫生說讓你好好在家休息,需要靜養。這個是醫生開的藥,你也記得按時吃下去。媽媽剛電話給我,說會給我們帶聖誕節禮物,你好好養病,等到了聖誕節,我們就可以放假啦!”

40歲媽媽的暖心話:孩子,我從小對你們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更偏心

04.

說實話,我認為劉阿姨這樣對子女一視同仁的態度是不錯的。小孩子再小,當他意識到對比概念後,多少會拿自己和兄弟姐妹們進行比較。

當孩子還小時,就告訴他們父母不偏心任何一個的做法,讓孩子們也能感受到,父母是真心愛他們的,父母是值得依靠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當父母從小這樣教育和培養孩子後,相信等他們長大了,也會理解父母的用心。

換言之,如果以後父母慢慢變老,到了需要子女進行照顧時,做子女的也會將心比心,用耐心和愛心去照顧好年邁的父母,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溫情,這樣的愛也將一代代傳承下去。

40歲媽媽的暖心話:孩子,我從小對你們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更偏心

相關閱讀:




今日話題: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你會對他們一視同仁嗎?

關注 ,專注婚戀情感、女性成長、家庭關係、養老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