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石達開 (1831~1863)

  石達開(1831年-1863年),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客家人,

楊秀清 (1823~1856)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為業。

汪直

  汪直,明朝成化年間宦官,第一任西廠廠公,開啟明代禁軍掌於內臣之先河。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憲宗建立西廠,由汪直統領,欽定校尉人數多於東廠一倍。成化十七年,韃靼軍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佈官軍截殺,追至黑石崖等處獲勝。汪直隨後漸漸失寵,後貶往南京。

胡以晃 (1816~1856)

  胡以晃( 約1816到1856 )。廣西平南人。

覃亞帥 (1830~1866)

  覃亞帥(1830~1866),平南大坡理村人。原名覃乃保,名翼堂,歷代窮困,母早歿,依姑母生活。8歲,給羅梧村姓農的地主放牛。

黃彰 (1901~1944)

  黃彰,號文波,曾用名黃源、呂二、呂善修、林愛,1901年10月20日出生於廣西貴縣西山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黃彰自幼機靈聰穎,高小畢業後無法繼續升學,先後到賓陽縣蘆圩鎮和南寧等地的藥材店、雜貨店當店員。黃彰腳勤手快,心靈手巧,深得店主的讚賞。

秦日綱 (1821~1856)

  秦日綱(1821—1856),本名秦日昌,後改名日綱。漢族,客家人,1821年出生於廣西貴縣。

韋昌輝 (1823~1856)

  韋昌輝(1823年-1856年),漢族客家人,原名志正,又名正。祖籍廣東南海縣。明末清初,其先祖遷廣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資富有,少曾讀書,知文義,有才華,遇事能見機應變。

蕭朝貴 (1820~1852)

  蕭朝貴(約1820—1852),客家人。生於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

曾立昌 (1826~1854)

  曾立昌(1826-1854年)廣西潯州(今桂平縣、位武宣縣東南)人。

黃鼎鳳 (1830~1864)

  黃鼎鳳(1830—1864) 壯族。乳名特旁三,又稱黃三。貴縣(今貴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會,參加三合會首領張嘉祥的農民起義軍。三十年隨張嘉祥降清軍。咸豐三年(1853)夏從武漢逃回貴縣,後在覃塘圩設英雄館,在黃練圩設洪順堂,廣招義士。

賴文光 (1827~1868)

  賴文光(1827年—1868年),廣西貴縣大圩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

韋樹模 (?~1911)

  韋樹模,男,漢族,廣西平南人,為“都興四雄(韋樹模、韋榮初、韋統淮和韋統鈴四兄弟)”之一。

楊輔清 (?~1874)

  楊輔清 (?~1874年)廣西桂平人。

甘庸德

   甘庸德,字元夫,又字玉山,別號一劑先生,清代乾隆時期人,家住平南大烏里,因長於醫術而聞名。年少時讀書善記憶,日記萬言,背誦不忘。15歲時,學會了按脈診病。同窗有病,為之開方,服藥後很快好轉。然而,由於他年輕,加上生性傲慢且好誇耀,人們往往妒忌他的才能,厭惡他。

陳文明 (1542~1584)

  陳文明(1542—1584),號靜軒,城廂人。明嘉靖末年中舉,隆慶三年(1569年)攻讀於太學,旋任福建省松溪縣丞。

蒙得恩 (1806~1861)

  蒙得恩 (1806--1861),廣西平南縣大朋花王水馬鈴村人。1806年(清嘉慶十一年)出生。本名上升,因上犯上帝諱,改名得天,復因天字崇隆無比,故又改名得恩。得恩祖父有三擔谷種的田地,七、八頭耕牛,所收稻穀萬斤左右,是個富裕的農家。

梁嵩

貴港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梁嵩,龔州(今廣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 不詳。五代十國南漢白龍元年(925)狀元。梁嵩自幼勤奮好學,善詩文。南漢劉龑帝效法唐制,開乙 酉進士科考於廣州。梁嵩在殿試時作《賦荔枝詩》:“露溼胭脂 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