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機為什麼會存在跳碼?如何識別跳碼和預防?

一、什麼是“跳碼”

要弄清楚什麼是“跳碼”,首先要了解MCC碼是什麼?

MCC碼也稱商戶類別碼。商戶類別碼由收單機構為特約商戶設置,用於標明銀聯卡交易環境、所在商戶的主營業務範圍和行業歸屬,是判斷境內跨行交易收益分配標準的重要依據;也是髮卡機構、收單機構及銀聯開展銀聯卡交易行業分析和報告,進行銀聯卡業務風險管理和交易控制的重要基礎數據之一。因此,收單機構必須為特約商戶設置正確的商戶類別碼。

商戶編碼格式(商戶號格式),銀行卡收單管理辦法規定,商戶號為15位:機構代碼(3位)+地區代碼(4位)+ 商戶類型(4位)+ 商戶順序號(4位)

POS機為什麼會存在跳碼?如何識別跳碼和預防?

而商戶類型一般分為三個大類:標準類,優惠類,公益類;

  1. 標準類(費率0.6%):比如餐飲,娛樂,酒店,黃金珠寶,百貨,批發零售等;
  2. 優惠類(費率0.38%):比如水電煤氣,超市,加油站,航空售票,報刊雜誌等;
  3. 公益類(0.00%費率):比如公立醫院,公立學校,慈善機構等;

“跳碼”簡單理解就是,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技術手段,將你刷卡的標準類商戶變為優惠類商戶或者公益類商戶,商戶實際手續費是按標準類0.6%收取,但報送銀聯結算時手續費則按的是優惠公益類費率,這樣一來,大部分利潤差額都被支付公司賺了,而銀行賺的利潤就少了,這就是存在跳碼現象的根本原因。

二、為什麼“跳碼”

根本原因就是利潤,跳碼利潤大啊,公益類更是0成本。主要是支付公司開始用鉅額補貼或低費率產品招募代理商,代理商又大量拓展用戶,迅速把市場做大,但前期結算成本控制的比較低,支付公司為了賺回補貼的資金只能通過跳碼來降低成本,不然就得壓榨代理商,而代理商是支付公司發展市場的主力軍,不能損害自己的利益,所以只能把這部分成本轉嫁到終端用戶身上了。

POS機為什麼會存在跳碼?如何識別跳碼和預防?

我們再來簡單看一看,當持卡人使用POS機刷卡時,按標準類商戶結算的收益分配情況:

  • 髮卡行佔最大收益:0.45%;
  • 銀聯清算機構:0.065%(髮卡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各承擔50%);
  • 收單機構(也就是支付公司):根據客戶實際使用費率然後和代理商進行分配;

髮卡行與銀聯收益是不會變的,兩者成本:0.45+0.0325=0.4825;推廣市場代理的利潤一般都是在萬6以上,最低也得達到萬6,太低代理商不願意推廣,那麼0.4825+0.060=0.5425,此時的成本是銀行+銀聯+代理商,其中並沒有支付公司的利潤,支付公司具體賺多少呢?一般也就是萬1-萬2;這樣一算就可以看出,0.55%費率的產品如果不跳碼的話,保證標準商戶的成本都不夠,如果再算上市場宣傳和售後等運營成本,虧損就更大了,怎會不跳呢。

也許你會反駁說:“我用的就是0.55%的,但是一直用的好好的,也沒出現跳碼現象啊。”

其實這就是“套路”的問題了:一般新產品為了快速鋪貨搶佔市場,支付機構會和代理商簽署所謂的對賭協議,全部讓利甚至是鉅額補貼給代理商,只要求達到一定的市場佔有量,層層讓利之後,費率做到0.55其實是沒什麼問題的,一開始為樹口碑和形象,一般不會亂跳,等終端用戶發展到一定保有量,能彌補前期補貼和合適的利潤空間時,支付機構就會實施業界俗稱的“割韭菜”計劃,或上調代理商的結算價,或上調終端費率,但這樣與“跳碼”比起來,對公司口碑和形象損害比較大,而“跳碼”呢,每天數以億計的交易量,跳跳碼利潤就找補回來了,想多賺就多跳跳,而用戶往往不會每次刷卡都核實商戶質量和計算刷卡手續費問題,所以“跳碼”就成了支付公司賺錢最好的方式。

三、怎樣識別“跳碼”

常規操作方法,POS機刷卡之後保留小票,小票上面的15位商戶編碼就是你查“跳碼”的最好憑證;

MCC編碼:15位編碼中第8-11位屬於商戶特約編碼,刷卡之後商戶名稱即使和髮卡行消息提醒商戶一致那也不一定百分百沒有“跳碼”。我們可以通過查詢MCC編碼來確定實際商戶,可通過銀聯95516查詢核實,更方便的是中國銀聯雲閃付APP綁定信用卡查詢。

下面以一張實際交易籤購單可以更直觀的看出查詢結果:


POS機為什麼會存在跳碼?如何識別跳碼和預防?

刷卡打印小票信息


POS機為什麼會存在跳碼?如何識別跳碼和預防?

銀聯雲閃付APP和MCC碼查詢對應信息

不難看出,此筆交易刷卡商戶與實際查詢商戶是一致的,而MCC查詢商戶類別也是標準費率有積分商戶,從而可以確定沒有“跳碼”。

四、“跳碼”對信用卡的危害

POS機“跳碼”,第三方支付機構是最大受益者,本應屬於銀行的利潤沒有了,髮卡方銀行利潤沒了,當然是不喜歡用戶多刷優惠或公益類的,持卡從屢屢刷卡都是優惠公益,最終後果就是被髮卡方調低額度,甚至封卡。

POS機為什麼會存在跳碼?如何識別跳碼和預防?

五、如何避免“跳碼”

市場上沒有哪家支付機構敢說自己的產品絕對不“跳碼”,業務員宣傳的更不能相信,當然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一查到優惠費率商戶就換產品,日常刷卡偶爾會出現那麼一兩筆優惠類商戶也是正常的,不會對卡有什麼影響的,可以重點關注大額消費商戶質量,如果頻繁出現大額刷卡交易是優惠減免類商戶,最好信用手中的刷卡機。

總結:雖說不能完全避免“跳碼”現象,但避免被套路還是可以的,那就是不要使用遠低於市場標準費率的刷卡終端,0費率或無法實時到賬的是絕對不能使用的,又或者電話為你更換低費率產品的,也是明顯存在套路的,萬萬不可抱有僥倖心理以身犯險而造成資金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