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食多也很會吃,為什麼人都是偏瘦的?飲食習慣外省人難懂

廣東省除了發達的經濟,最著名、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廣東的美食了。廣東人懂得吃,會享受也是有名的。按理來說,會吃、能吃的人,一般都是膘肥體壯,五大三粗,大腹便便,但是,廣東人偏偏是個特殊的存在。在廣東,你很少看到肥胖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瘦瘦的,為什麼呢?據數據顯示:廣東人的超重率只有26%,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倒數第五。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畢竟,在以美食聞名的廣東,男男女女都能保持一個“小蠻腰”是非常不容易的。

廣東美食多也很會吃,為什麼人都是偏瘦的?飲食習慣外省人難懂

有一個事實被很多人所忽略:廣東人除了喜歡美食,還超級喜歡青菜。在廣東,有很多關於青菜的段子:“三天不吃青,眼裡冒金星!”“你那麼油膩,肯定青菜吃少了!”“唉,沒青菜,吃不下飯!”從這些段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廣東人對青菜的喜愛。青菜之於廣東人,就像辣椒之於湖南人,泡菜之於韓國人。可能有人會說,喜歡吃青菜有什麼了不起?這也不是什麼做不到的事啊,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吃青菜的。

廣東美食多也很會吃,為什麼人都是偏瘦的?飲食習慣外省人難懂

粵菜的烹調技法非常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炒、燙、燜、扒、煎、炸、蒸、烤、燉煲、滷等十多種。在這些技法中,比起其他省份的居民,廣東人更偏愛蒸、白灼、燉煲和煮。其中廣東的燉煲湯是非常有名的。懂養生的都知道,湯是非常有營養的,也是最養人的,換句話說就是最容易發胖的。但是,廣東人酷愛喝湯,但都是不胖。秘密就在烹調的技法上。很多地方的人燉湯都習慣用高壓鍋大火燉,因為這樣很快就可以燉好。

廣東美食多也很會吃,為什麼人都是偏瘦的?飲食習慣外省人難懂

其實食物的烹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脂肪的攝取。研究發現,一些具體的烹飪方式,能夠大大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比如,廣東人煲湯都是用文火進行慢煲,有時候,一款靚湯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這一點就是很多省份的人難以接受的,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趕時間,所以很少有人願意花上幾個小時來煲湯喝。當然,廣東人對湯鍋的材質和質量都是要求非常高的,它也是決定湯好不好喝的重要因素。

廣東的很多菜品基本上都是使用文火進行燉煮,這樣做的一個最大的好處,除了味道鮮美,就是可以大大降低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對比數據顯示,文火燉煮可以將飽和脂肪酸降低40%左右。不飽和脂肪酸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引起人體發胖的重要物質。事實證明,廣東人這種獨特的方法,讓這麼愛吃和敢吃的廣東人,仍然保持了苗條的身材。

還有一點,廣東人的飲食非常清淡,基本上不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這一點也是很多外省人不適應的原因。你讓一個吃慣的大魚大肉和重口味的人天天吃青菜,而且是煮出來的青菜,別提有多難受了。

廣東美食多也很會吃,為什麼人都是偏瘦的?飲食習慣外省人難懂

飲食文化是分地域的,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這也就是外省人很難學到和做到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外在原因,比如氣候等等?那麼你來說說看是什麼原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