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如果你不是攝影師,那麼攝影師拍的照片當然比你好,否則人家還怎麼能稱作攝影師呢。但是,儘管普通人和攝影師拍的照片之間有差距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也想拍出漂亮的照片,就要知道和攝影師的片子之間的差距在哪裡。這不僅適用於普通人,也適用於新入門的攝影師。

光線

光線是非常複雜的,在同樣的場景下不同的光線也能夠拍攝出差異非常大的畫面。根據硬度,光線可以分為硬光和軟光。硬光會在被照射的物體邊緣留下邊界清晰的投影,在人物的面部會留下強烈的明暗對比。根據亮度,光線可以分為強光和弱光,這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根據照射方式,光線還可以分為點光源與散射光,點光源照射強烈和散射光柔和。從照射方向來看,光線可以分為順光,逆光,側光等等。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光線可以劃分為如此之多的不同種類,再進行組合搭配,可以形成眾多的用光的方式。光對於攝影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富有經驗的攝影師都會掌握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用光方式,而這不是普通用戶所能掌握的。

經驗豐富的攝影師通常只會使用最合適的光線拍攝。在戶外拍攝中攝影師會選擇光線最佳的時段,而在室內,攝影師會使用閃光燈等人造光源進行布光,以拍攝到想要的畫面。對於拍攝時間的選擇,以及人造光源的運用,不是一般用戶能夠堅持和捨得付出這個成本的。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不論是拍攝風光還是人像,經驗豐富的攝影師通常不會選擇在正午烈日下進行拍攝。此時的太陽光線過於強烈,光線從頭頂的方向照射下來,也容易讓畫面缺乏層次。避開正午的時段,日落前與日出後的光線柔和,是非常適合拍攝的時間段。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中,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陽的照射角度剛好能夠把這條瀑布照成金色。只有攝影師才會去關注與等待這難得的機會。

要想讓拍攝的照片在光線這方面縮小與經驗豐富的攝影師的差距,就要儘量選擇在這個時間段拍攝,避免過於強烈的光線。如果你的被攝物光照不足,就要使用一些人造光源來進行彌補。用光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改進,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構圖

如果說光線還有一些固定的理論可以學習的話,那麼構圖就真的非常主觀了。構圖決定了你想要拍攝什麼樣的主題,以及如何決定被攝物在畫面中的位置。構圖雖然是非常主觀的內容,但也是有一定的規則可循的。儘管每個人的審美都有一些差異,但是大眾的審美都會呈現一定的傾向。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有多種構圖的法則可以遵循,最簡單的則是三分法與對稱式構圖。三分法構圖的原則是將畫面從水平與垂直方向各分為三等分,形成九個格子,將視覺焦點佈置於畫面中橫豎交叉的一個交點的位置。這樣可以避免新手拍攝時使用中心構圖讓畫面看起來較為平淡。而對稱構圖在運用的時候則更為簡單,從水平或者垂直方向進行對稱佈置。對稱構圖雖然使用簡單,但是對於拍攝場景則有一些要求,並不是所有的場景都適合使用對稱式的構圖方式。

“如果你拍得不夠好,說明你靠得不夠近”——羅伯特·卡帕

攝影需要做的是減法。普通用戶以及很多初學者在拍攝的時候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試圖囊括儘量多的內容,從而導致畫面中缺乏焦點,最終導致平淡無奇。在拍攝的過程中需要先考慮好自己想要拍攝什麼,瞭解期望的拍攝主題之後在構圖的時候就把不需要的內容移出畫面之外。最好的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走進被攝物,讓主體佔據畫面中的絕對主要的位置。或者改變鏡頭焦距,達到同樣的效果。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當然,隨著對攝影的深入瞭解,你會發現有時候並不是被攝主體越大越好。但這個原則在絕大部分的場景下都適用。當你對攝影的理解越深刻,就會悟出什麼鏡頭在距離物體什麼樣的距離下是較為合適的,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拍攝數量

大部分人在拍攝的時候通常只會拍攝一兩張照片就算完成了。而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並不會只拍攝一張或者兩張,然後在眾多的片子裡挑選一兩張優秀的作品然後發佈出去。

我們在朋友圈或者各大攝影平臺看到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分享的照片每次並不會有太多,數量上並不比普通人有更大的優勢。但是在這背後,是認真篩選出來的結果。前期拍攝大量的照片,嘗試不同的構圖、光線、姿勢等等,最終在後期瀏覽每一張照片,去判斷每張照片的優劣,挑選出最為滿意的作品。

在前期拍攝的時候,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這麼多的。經驗豐富的攝影師會根據經驗所養成的習慣嘗試不同的拍攝方式,但這很大程度上依賴以往的經驗。而一般用戶並沒有這麼豐富的經驗,加上嘗試的更少拍攝的也更少,因此在少量的作品中也很難挑選出優秀的作品。

俗話說量變引起質變,就是這個道理。你拍攝的越多,也就拍攝的越好。

後期處理

後期處理在技術上提出了要求,這也是很多人不容易做到的。後期處理中包含了曝光於色彩等理論,對於非專業人員來說這些不是很容易理解。

但是後期處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日常的拍攝中,很少有片子不需要經過後期處理就已經達到非常滿意的程度。後期處理能夠讓照片更加生動,達到拍攝者想要展示出現的效果。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後期處理很容易讓人聯想到Photoshop這麼複雜的工具。但是如果不會使用Photoshop也不要緊,市面上有很多簡單的軟件能夠做出效果不錯的後期處理,並且使用起來難度並沒有Photoshop那麼大。

在手機上,各種後期處理以及添加濾鏡的APP層出不窮,典型的以VSCO與Snapseed為代表。這些APP看起來較為複雜,但是熟悉之後就會發現出來起來有章可循,沒有那麼複雜。其實很多時候阻止我們行動的是恐懼本身,一旦開始行動,一切也就不攻自破了。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當你掌握了後期處理的方法之後,就能夠讓原本拍得不錯的照片變得更好,讓畫面更加的精彩生動。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後期處理的過程中有時候甚至會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來細緻的處理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而這是一般用戶難以企及的。但是從無到有則可以大大縮小這其中的差距。

創意

普通的拍攝者與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在創意上的差距也是明顯的。創意的差距體現在對光線的運用,構圖上的創意,後期處理中的創意等等。因為攝影對不同人的重要性的不同,所以經驗豐富的攝影師對拍攝的要求更高,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提升作品中的創意。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優秀的獨特的創意能夠讓作品脫穎而出。但是這在前期與後期都需要投入不菲的精力,當然回報也是豐厚的。為了運用更具有創意的光線,攝影師會使用各種燈光與濾色片來創造出自己想要的光線。

在構圖時,經驗豐富的攝影師會嘗試多種不同的構圖方式,尋找與眾不同的拍攝方式。當一種構圖方式被廣泛的使用,也就沒有了新鮮感,而攝影師會尋找潛在的尚未發現的可能性,拍攝出創造性的攝影構圖。當然創意並不是很容易的,大多數時候仍然採用以往的構圖方式,所以對於少量具有創造性的構圖才會覺鍀非常新奇。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此外,還有一些攝影師的創意體驗在照片的每一個方面,他們善於製作一些超現實主義的圖片。當然這需要豐富的創造力,以及後期處理的技術,還有大量的時間投入。

器材

器材始終是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我不認為購買更好的器材就一定能夠拍攝出更好的照片,所以我才把器材放在最後一部分。很多人擁有非常不錯的器材,可是拍攝出來的照片完全對不起花出去的鈔票。因此,器材的好壞對拍攝的作品並沒有決定性的關係。

但是,當你技術能夠發揮出器材的所有潛力,擁有更好的器材的確能夠讓你更好的拍攝。相比之下,全畫幅的機身畫質往往比半幅的機身畫質更好,單反或者微單的畫質又比手機的畫質好了很多。對於普通的用戶來說,拍攝的作品往往只是在手機或者電腦上觀看,幾乎不會去放大到100%的大小來審視,對於畫質的要求沒有專業攝影師那麼高。誠然,即使專業攝影師分享出來的圖片也都是小尺寸的,更多的是出於保護版權的原因,這樣畫質上的區別很小。但是在弱光環境下拍攝,單反相機以及微單相機能夠獲得仍然不錯的畫質,而手機拍攝的畫面的塗抹感就非常嚴重了,即使是以小尺寸在手機上觀看,也顯得十分明顯。

為什麼攝影師就是比你拍的好

使用單反相機拍攝的照片能夠獲得手機或者卡片機無法比擬的畫質。

此外,專業的攝影師對於影像輸出也有潛在的要求。也許是攝影師自身需要把作品打印或者印刷出來,也或者是攝影師把作品上傳至圖片,購買圖片的客戶具有印刷的需求。這時,畫質更好像素更高的單反以及微單就具有明顯的必要性了。

回到背景虛化這個問題上來。更大的傳感器以及更大的鏡頭光圈,都讓單反以及微單相機能夠拍攝出背景虛化非常漂亮的照片。而相比之下,手機因為傳感器尺寸非常小,背景虛化很不明顯。即使現在不少手機擁有雙攝像頭能夠模擬景深的效果,但是軟件的算法依然沒有光學物理營造出來的真實漂亮。

總結

所以從以上這幾個方面就決定了普通用戶和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之間的差距。想要讓自己拍攝的作品更好,就可以從這幾個地方著手去改進。其實,一旦你能夠在這些方面做得出色,那麼恭喜你,你也成了一位經驗豐富的攝影師。

倘若你不想投入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那麼從光線,構圖,拍攝數量這幾個方面略微做些提升,也能夠讓你的攝影水平有更好的提升。至少能夠在朋友圈中多收穫幾個贊。

不自由的自由攝影師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