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國內綜藝逃不開“續集魔咒”,好像成了一種不爭的事實。

比如,《親愛的客棧》第一季豆瓣評分6.5,而第三季直接跌到3.8。

再比如,《我就是演員》(6.8、4.7)《聲入人心》(9.3、6.0)《奇遇人生》(8.9、7.6)《吐槽大會》(7.5、6.8、6.3)……

尤其一檔季播節目能夠挺立三季,似乎唯有轉型才能尋得新的出路。

但有一檔節目,從第一季開播,就飽受各種吐槽、爭議,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沒有求變,卻季季高分。

從首季的8.2分,到第二季的8.4分,再到第三季的8.5分。

三季之後,還能再度迎來高峰,評分高達8.6

它就是——

許知遠和他的《十三邀》。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正如許知遠在第四季節目先導片中所說,“歷史,與未來一樣嶄新;而當下,也許如過去一般古老。”

這一季選擇的人物,往往是時代的見證者,在他們身上有著歲月賦予的痕跡和財富。

這也象徵著,《十三邀》不僅是與人對話,更試圖與時代對話。

許知遠這個已過不惑之年的老男人,開始對這個社會的“老練與天真”抽絲剝繭,展示人和社會存在的豐富可能性。

比如:陳沖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採訪之前,許知遠拿著一本陳沖做封面的1989年老雜誌,在北京一家夜店,和幾個年輕人交談。

她們一眼認出了陳沖,說她“大膽”、“獨立”、“做自己”。

神一樣的陳沖和蹩腳的許知遠,讓人感覺很不搭,生怕被這個“偽精緻”的直男染指了女神;

但採訪結束之後,陳沖在微博表達了自己對許知遠的認可。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陳沖微博

陳沖說,從第一次採訪到現在近兩年的時間裡,兩人也只見過兩回,但是許知遠似乎已經成了她的一位老朋友,這就是難得的志同道合。

有點難以置信,被人“討厭”的許知遠,竟然會受到陳沖這樣的喜愛與褒獎。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許知遠,偏執頑固的背後,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見過上個世紀的文化繁榮,渴望再現往日榮光的固守者。

他探討,他思索,他彆扭而不肯妥協。

而陳沖同樣如是。

在最絢爛的時候,毅然決然選擇出國,即使前途一片茫然,也無所畏懼。

少年的美,在於勇;而年老的美,在於平和,在於那份柔韌的靜美。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跟隨鏡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不再年輕的人,一起去街頭的書店閒逛,去海邊靜坐,自然而放鬆。

哪怕兩人都不說話,也似乎很和諧,沒有一絲尷尬。

之後,在一場正襟危坐的交談中,從上個世紀的風情,到世界文化,再到古典音樂,又能準確地擊打到彼此神經的點上。

採訪中,陳沖和許知遠聊到現在很多年輕女孩節食減肥,她卻說她在咀嚼的時候最有幸福感,不會為了身材苛刻自己。

在這個標榜“少女感”的時代,很多女演員都害怕衰老,甚至不敢衰老。

而對陳沖來說,年齡和閱歷,是歲月帶給一個女人最好的財富。

於是,面對許知遠“不識趣”地提問:歲月意味著什麼?

陳沖徐徐回答,歲月是可以炫耀的東西,戰勝了太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成為這般的自己。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兩人也因此再次達成共識。

在許知遠看來,剛剛步入“初老”的他,對於歲月同樣充滿了慾望和熱情。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如果要說這一季裡許知遠最大的變化,那就是他不再彆扭,更多的是共情和動情。

這一點,“蘇大強”倪大紅的採訪對他觸動很大。

《都挺好》的熱播,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爆火,成為2019年的第一“網紅”,史上最“作”父親。

59歲的倪大紅憑藉這個角色,在電視劇白玉蘭獎上獲得最佳男主角,也是他演員生涯中的第一個主角獎。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蘇大強”成就了倪大紅,卻也榨乾了倪大紅,如何“殺死”蘇大強,成了倪大紅現在最急於突破的問題。

在採訪中,倪大紅一直在表達自己的羞澀和緊張。

為了躲避“蘇大強”,他選擇了將自己歸零,回到戲劇的舞臺上。

中外合璧的《安魂曲》讓倪大紅脫離“蘇大強”,再次找回到學生時代的感覺。

站在話劇舞臺的那一刻,他迴歸平靜。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在採訪中,倪大紅還講了一個法師得道的故事:法師得道前後沒有變化,做的依然是劈柴、擔水、做飯,不同的是學會了活在當下。

於倪大紅來說,“蘇大強”就像是他得道的頓悟時刻。此後的他,無需想自己是否需要被人的認可,自己已然“得道”。

劈柴是劈柴,擔水是擔水,做飯是做飯,心無雜念,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好,享受當下就好。

《十三邀》或許就是許知遠邁過四十大關的一次修煉。

他沒有因為評論變得圓滑,也沒有選擇使節目更有話題性的嘉賓。甚至在採訪中依然會有片刻尷尬的空白。

但看得出來,一季又一季,許知遠很是享受當下。

歲月,於《十三邀》,更像是麻將桌上的一副“十三么”,看似雜亂無章,實則功力醇厚。

行走至第四季,許知遠已經對話了40多位大咖嘉賓,每季13期,一集時長為40分鐘;現在總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7億。

在看《十三邀》的時候,鏡頭下的藝人們也愈顯真實:

他們不單單是浸淫在娛樂圈的藝人,更是藝術者,本身就充滿哲學的意味。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是豐盈飽滿的精神。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這份真實,自然離不開許知遠。

和《局部》《圓桌派》等泛娛樂文化節目相似,《十三邀》也是一檔主理人為視角的IP深度思考節目。

與它們不同的是,我們常在許知遠的採訪中看到他的不安和“捉襟見肘”,但我們也更能看見他的坦誠和直白。

他問張藝謀,你為什麼要拍一部爛片?

他問林志玲,怎麼看東亞社會審美的單調性?

他問俞飛鴻,你那麼美,為什麼拍那麼庸俗的劇?

似乎每期節目都是在“把天聊死”的邊緣徘徊。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說:“一張沒有牙齒的嘴,不再具有說出真理的權利。”

正是這種“把天聊死”的狀態,許知遠把採訪者逼到一種境遇裡,讓我們看到了每個嘉賓曝光在鏡頭下的真實。

這種真實不是插科打諢,而是用所謂的“偏見”,發出另一種聲音,讓大眾更加了解這是怎樣的一個人。

最讓娛樂圈尷尬的男人,千萬別被埋沒了

回到前面討論的歲月的話題。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社會喜歡用“年齡”、“歲月”去評判一個人,也就滋生了“中年危機”這樣的社會偽命題。

許知遠卻說自己從未想過這個話題。

“我覺得只有非常虛弱的社會,或者虛弱的個體,才總是喜歡談論年齡。因為無力尋找其它標籤,而年齡標籤不費力,每代人都會有。但它很快又過去,所以這東西沒有價值,你不能把一個上天給的東西做成自己的標籤。

任何正常的社會,四十幾歲的人一定是青年導演、青年建築師、青年作家。”

就像馬東的評價,許知遠是一個有色彩的人。

每個人都是帶著成見來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帶著成見,那你對世界根本就沒有看待方式。

要知道,有不同觀點很正常,只有一種觀點才可怕。

帶著偏見看世界,提供另一種思考的視角,或許正是《十三邀》和許知遠迷人的地方。

因為在這個單程旅行的世界,我們需要不一樣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