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時的真實場景:圖四的日本代表簽署投降書並遞交投降書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在二戰中戰敗後的日軍最終投降的場景,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彈丸小國在二戰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雖說人口不多,但是他們武士道的精神卻深入每個人的靈魂深處,他們侵華戰爭爆發後就一直打著共建大東亞共榮圈的意圖不斷進攻我國,在侵華戰爭中嚐到甜頭後,甚至還想和西方國家一分高下,在二戰這個世界戰爭中分一杯羹,不管他們以什麼華美的藉口挑起戰爭,都是非正義的,被人們反對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這張照片是在1943年的塔拉瓦環礁戰役期間拍的,圖片中的日軍已經被俘虜了,為了自己還可以活下去回到他的家鄉,無奈的他只能接受他人的安排,讓他站到武器前面進行辨認和謝罪。

這張照片是在1943年拍攝的,圖片中的人物並不是大家平常所見到的身穿軍裝的 日本軍人,而是身穿日本和服的女人,她們大都是一些高級官員的家屬,為了自己的丈夫能夠早日歸來,她們選擇下跪道歉。以祈求原諒。

這張照片拍攝的比較特殊,它並不是在戰爭期間拍的,而是在戰爭結束後,日本選擇投降後,在約定好的日期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時拍的,此時不僅有日軍還有其他的一些深受日本戰爭侵害的國家在現場,同時為了記錄這一重要性的時刻各個國家都有派媒體前來拍攝照片,刊登有關報道。

這張照片是在1939年諾門罕戰役後拍的,在這場戰爭中有大量的日本人被俘虜,人數高達3000餘人。不過相對於日俄戰爭來說它的規模也算是比較小的,在這場戰爭之中,日本真正地派遣到這場戰爭中執行任務的人數大約是兩萬人,但是投降的人數所佔的比例卻要遠遠大於其他戰役。圖中就是在這場戰爭中投降的日本軍人。


這張照片是在1944年緬甸戰役期間拍的,圖片中的人都是在這場戰爭中投降的日本人,他們坐在火車上,不知道下一站將到達哪個地方,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

這張照片是在1939年諾門罕戰役期間拍的,這場戰爭本來是因為日本內部不相信德軍同盟,為了測試德軍同盟的誠意而引發的。可笑的是最後還是以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結束,而日本在這場戰爭中大敗。圖片中是日本人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被俘虜的日本人。

這張照片是在1945年6月沖繩島戰役期間拍的,圖片中被俘虜的日本人都高舉雙手,以示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