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和鼓樓,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你們瞭解鐘鼓樓背後的故事嗎?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鐘樓和鼓樓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鐘鼓樓,它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當時的明朝首都應天(今南京)已經建有鐘鼓樓,然而西安的鐘鼓樓在規模形制上要比應天的鐘鼓樓更大,這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明朝幾乎是很難發生的事情。

鐘樓和鼓樓,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你們瞭解鐘鼓樓背後的故事嗎?

鐘樓

西安的鐘鼓樓是在什麼條件下建成的?

在應天建都稱帝的朱元璋認為首都地處長江之南,對於統治龐大的明朝帝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他便有了遷都的念頭。

一位叫鬍子祺的御史向朱元璋提議四個適合建都的地方,其中的一句“舉天下莫關中若也”讓朱元璋很是在意。他覺得所有的古代都城裡,關中地區(今陝西中部一帶)既有山河屏障,又是人氣聚集之地,是個建都的好地方。中國最強盛的兩個王朝漢和唐的首都都設在西安,朱元璋當然也希望自己親手建立的大明王朝能夠像漢唐一樣繁盛,所以他便開始著手準備遷都西安的事宜。

首先朱元璋下令按照帝都的標準在西安修建了鐘樓和鼓樓,在古代,鐘鼓樓的主要作用是報時。早上敲鐘,預示著開始了新的一天,門市可以開門營業;到了晚上則要擊鼓,此時城門開始關閉,來不及進入城內的人們只能等到第二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


鐘樓和鼓樓,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你們瞭解鐘鼓樓背後的故事嗎?

鼓樓

鐘樓和鼓樓之間相距不過數百米,幾百年來,它們一直都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鼓樓高達34米,臺基高7.7米,通體用青磚砌成,鼓樓整體建築高聳於基座中心,是一座重簷歇山式建築,樓頂覆蓋綠色琉璃瓦,外簷飾有青綠彩繪斗拱,這種建造使得樓的層次更為分明。鼓樓中的大鼓名叫聞天鼓,鼓面直徑達2.83米,是用整張牛皮蒙制而成的。除了聞天鼓,還有象徵著二十四節氣的鼓南北排列,十分壯觀。

鼓樓建造的如此氣勢磅礴,與它相對應的鐘樓自然也不會有所遜色。鐘樓距鼓樓的距離不到三百米,也是坐落在高高的臺基之上。鐘樓屬於重簷三滴水、四角攢尖頂式的建築,整個樓體沒有一枚鐵釘,楹梁之端用斗拱相連,樑柱之間以榫卯相扣,看上去古樸典雅。

最有名的便是鐘樓上的景雲鍾,有著“天下第一名鍾”的美譽。鐘樓建成後,為了配合其規模,朱元璋下令將西安一所道觀裡的大鐘移到鐘樓之上。景雲鍾鑄於唐朝時期,高度是2.47米,口徑1.65米,重達6噸,鐘身周圍鑄有走獅、騰龍、朱雀等圖案,敲響時鐘聲純美優雅,清脆洪亮。鐘身上的銘文由唐睿宗李旦親自撰文書寫,銘文闡述了景雲鐘的製作過程以及對鐘的讚揚,也是唐睿宗傳世極少的珍貴書跡,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而景雲鍾也成為了國家禁止出境的文物。

鐘樓和鼓樓,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你們瞭解鐘鼓樓背後的故事嗎?

鐘樓

鐘鼓樓建成後,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標前往西安再次考察,朱標在返回應天后便大病一場,不久後病逝。這件事對朱元璋的打擊很大,也讓他徹底放棄了遷都西安的念頭。雖然遷都沒有成功,但是鐘樓和鼓樓卻一直留下了西安城內。

我們如今在西安所看到的鐘樓的位置是經過整體遷移之後的,但結構外形並沒有改變,仍然是明朝洪武年間的鐘樓形制。遷移後的鐘樓和鼓樓形成了東鍾西鼓的格局,也成為了西安人民城市生活的中心,更是人們心中永恆不變的城市座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