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01,把婆婆當親媽,只會為難自己

最近,芒果臺推出了一檔明星

婆媳真人秀節目《我最愛的女人們》。

網友們直呼:真是製造熱鬧不嫌事大。

婆媳關係本來就敏感,讓婆婆、兒子、

兒媳婦這三個天下最不想聚在一起的三個人一起旅行21天,

不知道要擦出多少“火花”。

4對參加挑戰的明星夫妻中,有結婚時間比較長的,

如婚齡11年的張晉蔡少芬、婚齡9年的楊爍王黎雯,

也有結婚時間短的,如婚齡只有4年的袁成傑陳芊芊和婚齡3年的張倫碩鍾麗緹。

4位妻子在節目中的表現可圈可點,鍾麗緹對婆婆熱情親暱,

王黎雯大方親密,陳芊芊禮貌客氣、互動較少,

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蔡少芬和對婆婆的互動。

節目中給蔡少芬佈置的任務是獨自一人前往重慶婆婆家幫忙收拾房間。

因文化、年齡等差異,蔡少芬一進門就遭遇了大型尬聊現場,

然而她沒有刻意迎合,只是一直保持著微笑。

做飯時,雖然僅僅只是煮一碗麵,

重慶婆婆和香港媳婦卻各有各的一套。

用不用專門煮麵的鍋、用純淨水還是自來水、

調料放在鍋裡一起煮還是單獨放在一個小碗裡,

兩人都各有各的看法。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最終,蔡少芬選擇尊重婆婆的習慣。

因為這是婆婆家裡,自己只是一個客人。

而婆婆對蔡少芬也投桃報李。

節目中讓丈夫們對我、老婆、媽媽進行排序,

另外3名媽媽都覺得自己理所當然是第一名,

只有張晉媽媽認為“並列第一”。

其實,早在錄製《不可思議的媽媽》第二季時,

就有人問蔡少芬是否存在“婆媳問題”。

蔡少芬的回答是,婆婆很欣賞和尊重自己對孩子的教育,

甚至在她教育孩子的時候,公公想插話,婆婆也會阻止,“讓芬芬教”。

孟非說,婆媳關係就是:

婆婆要懂得保持距離,媳婦要懂得保持禮貌。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把彼此都當成客人,

生活上保持距離,心理上守住邊界,

不改造對方,也不隨意干涉彼此的生活。

為什麼婆媳關係如此複雜,

甚至讓很多處於婚姻中的男女痛不欲生?

是因為人們太理想化,對婆媳關係抱有“親如母女”的高期待。媳婦剛結婚時都很自信地認為,

憑自己的善良、好脾氣高情商,一定能跟婆婆處好。

她們非常真誠的去愛婆婆,

給錢給物掏心掏肺,但最終失望了。

婆婆那雙窺挑剔的眼睛,總會毫不留情評判她甚至教導她。

最後好多媳婦敗陣而歸,只剩下感嘆:

想要愛婆婆,不容易,想要將心比心,太困難。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是不是婆婆不好?還是媳婦還是做的不到位?

也許真不是,人們忽略了婆媳關係的真相是:

兩個好女人,不一定能處出好的婆媳關係。

其實很多家庭,單開說婆婆或者媳婦,

在四鄰之間口碑都非常好,但是這兩個女人卻處不到一塊去。一樣是叫媽,婆婆和親媽完全不一樣,相差十萬八千里!

自己的媽貼心貼意,為你著想,

急了可以跟她嚷,錯了可以指出來;

婆婆就不一樣了,她是挑剔你,擠對你,甚至排斥你。

原來,這個由婚姻附帶的贈品,憑空多出的媽,不好愛。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假性親密關係。

這是對婆媳關係最好的詮釋。

我們和父母有天然血緣關係。

相處時,哪怕有衝突,會本能做出退步,給彼此一個緩衝期。

但和婆婆的關係,沒有感情基礎,全靠維護和經營。

當一個貼心的媳婦認清自己真實的身分,

剛開始也許會引發短暫的落寞,

但這般務實的洞見反而能讓自己從幻象中解脫,

容易輕鬆以對,不再爭寵。

沒有天然血緣作為支撐,沒有朝夕相處的感情作鋪墊,

婆婆更愛小姑子,無可厚非。

作為兒媳婦,期盼太高,

會因對方無法滿足預期而心生不滿。

有的時候,看得開,才能放得下。

孟非主持《新相親大會》時曾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處理好婆媳關係要保持兩點:

第一點是做長輩的要懂得保持距離,

第二點是做晚輩的始終要保持禮貌。

深以為然。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自打結婚,身邊的長輩教導我們要把婆婆當親媽對待,我們銘記心中。

如今才發現,這不過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只有不再期待,才能處得歡。

02,拎得清婆媳關係,才會減少家庭矛盾

昆凌和婆婆的關係在圈內是出了名的和諧,

但即便是這樣,昆凌也曾表示:

無法對婆婆撒嬌,只有對親媽才敢有親暱舉動。

誰說不是呢?

我們可以一下班,推開門就捧著親媽的臉,

吧唧親一口,但是對於婆婆,很彆扭!

過年,在孃家,我們可以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

一邊等著菜上桌,在婆家就可能要在廚房裡幫忙了。

抖音上有一個很火的視頻,是說兒媳婦在婆家過年。

她看著婆家親戚其樂融融場面,自己卻孤單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下面的評論讓人扎心:

忽然就明白,那是一個我們怎麼努力,

都無法融入的家庭氛圍,我們只是彼此口頭上的親人。

曾有同事和我說過一句話:

婆婆是不是親媽,生個孩子就知道了。

以前覺得偏激,如今覺得這是真理。

懷孕了,親媽會說好好照顧自己;

婆婆卻說,我過來照顧我孫子和你。

生孩子時,婆婆會先問是男孩女孩,

而親媽會問“我女兒怎樣了。”

坐月子,親媽說多喝點湯,補身子;

婆婆說多喝點湯,奶水好,娃才長得好。

事事為我們著想的是親媽,事事以孩子為大的是婆婆。

請記住,親疏關係,要拎得清。

只有放下對婆婆親人般的期許,才不會為難了彼此。

在自個家裡,能四仰八叉躺著,絕不會坐著。

可是如果在婆婆那兒呢,正襟危坐都還覺得禮數不到。

我們和婆婆之間,隔著幾十年的情感交融,

隔著血脈帶,是陌生人之上,親人未滿的關係。

這輩子,能成為婆媳是機緣巧合,

要求當母女相處,實屬強人所難。

放下對彼此的期待吧,不要奢求婆婆能給我們親媽般的溫暖。

大家相處將心比心,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就挺好。

最好的婆媳關係,是對彼此不再期待


相信每個女孩在愛情中會遇到不同情感困惑。

100%的女孩,在老師的指導下都有所收穫。有的挽回了愛情,有的邂逅了甜蜜的愛情,有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所有愛情中的疑難雜症,老師們都能巧妙的化解。關注後私信老師就可以諮詢自己的感情問題了。

我是傅一,更多自己的感情問題可以關注後私信老師,希望能給在感情泥沼中的您帶來一些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