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約翰遜與科爾賓對決令選民無奈:“兩害”相權取其輕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27日刊文稱,將於今年12月舉行的英國大選被稱為“歷史性”的大選。它的重要意義在於,兩大黨代表的兩條道路的選擇,不但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涇渭分明的,而且一旦踏上了選擇的道路,其影響難以預估。

文章稱,英國兩大黨的領導人,也就是英國的下一任首相人選,則與這個“歷史性抉擇”大不相稱。除了“死黨”之外的英國普通選民充滿了無奈與憤懣。

文章還稱,選民們捏著鼻子做選擇,不是對其中之一“愛的更深”,而是對另一個人“恨的更切”。

何以至此?不妨看看兩黨發佈的競選綱領。

保守黨的競選綱領小冊子薄薄的,像個快餐訂單。保守黨領導人、現任首相約翰遜用了20分鐘就宣讀完了。

保守黨競選綱領的封面上醒目地打著一句耳熟的口號:“搞定脫歐”!約翰遜曾說過他“寧願死在溝裡”也絕不再延遲一天。但約翰遜說,這可不能怪他食言,那都是反對派議員千方百計阻撓兌現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

除了“搞定脫歐”,保守黨的競選綱領裡公佈的實際政策屈指可數。在電視直播辯論會上,觀眾代表提出的所有問題,約翰遜的回答繞來繞去最後都歸結到“搞定脫歐”上。似乎搞定了脫歐,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

相比保守黨,工黨的競選綱領厚厚的一大本,像是長篇小說。工黨領導人科爾賓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宣讀完。

綱領裡宣佈的“新政”更是令人眩目,而且“大主意”一個接一個,令人目不暇接。但要實現這些許諾要花多少錢?上哪裡去找錢?

文章稱,競選辯論中政治對手的相互攻擊是可以想見的。但是,這次“歷史性”的大選,約翰遜和科爾賓兩人辯論的不是誰的政策更高明,而是誰的政策更災難。不是誰能更好地領導國家,而是誰更不適合當首相。

文章指出,在科爾賓眼裡,約翰遜滿口謊言。在約翰遜眼裡,科爾賓是個“瘋子”。

文章稱,大選前兩場直播電視辯論下來,對約翰遜和科爾賓的臨場表現,媒體和選情專業分析人士的打分很一致,兩人半斤對八兩,沒有明顯的勝者,沒有致命的一擊,甚至沒有鼻青臉腫,溫溫吞吞熬過了辯論時間。

文章指出,約翰遜和科爾賓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選民的信任,或者說,是信任的缺乏。

文章還指出,面對“任何人除了鮑里斯”與“任何人除了科爾賓”,無奈的選民只好“兩害相權取其輕”。

文章認為,這種無奈也可能轉化為放棄投票或投抗議票(把票投給沒有獲勝可能的候選人),這更使得這次大選充滿變數,結果難以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