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極寒即將到來,一波又一波人被血洗出局,EOS究竟怎麼了?

帶你走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這兩來走過的歷程~


一年前的這會兒

各種加密貨幣價格一步步墜入深淵,幣圈一片哀鴻遍野,退場的退場、割肉的割肉、隱居的隱居,人消失了一大半兒,而我的心態也逐漸失衡:

什麼"區塊鏈公鏈元年",見鬼去吧!

什麼"區塊鏈改變生產力",都是放屁!

看看這個可悲的現狀吧:

這一年冒出來的各種千奇百怪張牙舞爪的公鏈,全他孃的是假大空,沒有一個改變了任何生產力,幣價也都是清一色的猛拉割一把韭菜之後半死不活奄奄一息。

奇蹟沒有,反倒是跑路/違法和被維權舉報的項目倒是不少,什麼"英雄鏈""太空鏈"之類的,剛剛發佈時一個個吹的比天還大,項目白皮書更是胡吹亂侃一氣,不但盜用了很多科研機構的論文,甚至在某些專家不知情的情況下,明目張膽將其姓名掛在官網上作為項目顧問或合夥人之類的,讓普通人真假難辨。


我砸了幾十萬投入的EOS,該不會也變成這個樣吧?

最近三個月來,EOS區塊鏈本身倒一直在進步,可圍繞著EOS發生的一連串的故事,卻不是那麼好聽:從EOS在六月主網上線後價格開始回落,到7月份爆發的內存瘋狂炒作,再到8月的各種博彩應用的火爆瘋狂,直至最近越來越嚴重的節點之間賄選換票,EOS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

剪不清理還亂的EOS治理問題

這就是當下EOS遇到的麻煩,當初吹過的百萬TPS(TPS指的就是併發處理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系統的能力,比如淘寶天貓服務器可以每秒處理20萬筆交易)牛皮還差的老遠,目前來看,EOS也就能每秒處理幾千筆交易而已。

而性能只是一方面而已,如果純拼性能的話,其實我們這個世界根本不需要區塊鏈,因為現有的中心化的私有化的服務器已經可以做得很好。

另一方面,也是區塊鏈最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傳說中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式"。

如何設計一個合理而高效的治理模式,這是包括幣乎在內的所有區塊鏈項目都在苦苦追求的,卻無一例外都沒能達到的終極目標。

那究竟什麼是合理的治理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區塊鏈體系的運行法則,同樣是寫入代碼的,離了人也可以讓整個區塊鏈生態運轉的很好。

也就是說,區塊鏈的治理模式就是遊戲的一整套規則。比如足球賽,基本規則會包含很多方面,至少每一方都要有11名隊員,什麼情況算作越位,什麼情況算做手球,什麼情況算犯規,什麼情況算進球等等。

這些就夠了嗎?不夠!所謂的一整套遊戲規則,不僅僅只限於系統的主業務如何運轉,還必須包括如何盈利,選舉,投票,分紅等等。

目前世界上有著一千多種加密貨幣,而每一種加密貨幣背後都對應著一種獨特的區塊鏈體系,而每一種區塊鏈項目都會根據自己的理想初衷與追求設置自己的治理模式!

所以說,每個區塊鏈都希望成為一個完善自治的所謂"去中心化"(沒有人霸權,離了人照樣正常運轉)的迷你世界。

所以稍微想想便不難發覺,這是不是有點像一種社會實踐,而絕不簡簡單單是一種單純的技術產物了?如果想讓任何一個區塊鏈如同我們的現實社會一樣跑起來,該設置多少法則法規!?顯然這不是幾個天才程序員通宵幾晚就能折騰出來的!

治理,更多的是關於感性的人性,與理性的技術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因此

即便EOS從技術層面來講天下無敵(甭管你信還是不信,哪怕我國工信部旗下的賽迪研究院都明確給出了EOS排名前三的評級),但治理卻始終是一個難纏無解的問題!

很多很多的人,正在利用EOS治理模式中的各種漏洞,大肆攫取著暴利,可惜任何人都無法從法律的層面去懲罰他們。

因為,人家看清並利用了規則,說的好聽一點,就是提前佈局搶灘登陸收穫了巨量的早期紅利,而EOS自己不完善,又如何怨的了別人?

獲利的永遠是極少數人,而受傷的永遠是大多數人。

無助與絕望情緒開始蔓延

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EOS失望起來,幣價一步步下滑,而人也漸漸散去,EOS歸零的驚呼四起。

終於,我在幣乎換讚的一個合作伙伴忍受不了煎熬,在EOS一路俯衝到10塊錢的那個節骨眼上,將他辛辛苦苦攢的七萬多個EOS割肉拋掉了。

他說:媽勒戈壁的!什麼幾把第一公鏈,坑死老子了!

除了EOS,他也選擇了將手裡的2000多萬Key一樣在冰點價位割掉了。

"真TMD失望,老子真的不想再玩了,沒意思!"

在2019年的新年前一個月,他在留下這句話之後就消失了,從幣圈也消失了,直到今天也再沒出現過。

注:本文僅為筆者走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早起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想,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