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色彩的地名“傌”字村中華獨有,民風淳樸,世代相傳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世代相承。山東省惠民縣辛店鎮有一個村子叫傌家村,這裡民風淳樸、街道整潔、村民鄰里和諧,村子裡95%以上的村民都姓“傌”(mà)。在這個920多口人的村子裡,95%以上的村民姓“傌”,2007年10月13日,傌家村被收錄進濱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名錄。

1984年,在進行地名普查時,為尊重村民意願,從地名歷史和現狀出發,報經省地縣地名機構審批、國家地名管理機構備案後,將這延續600多年的傌家村名,正式出現在了地圖之上。

電腦裡早年是打不出這個字的,傌家村村民戶口本上的姓氏都是“馬”字加一“人”字旁,現在,電腦裡可以打出“傌”,村民們很多把身份證改了過來。圖為傌守義老人展示他的身份證。在我們生活中“傌”誤作“馬”,“傌”在字典裡查不到,面臨消失的境地。

2019年11月23日,我來到傌家村原村委會主任傌吉生老人的家中,老人今年74歲,老人家裡有一套家譜,老人邀請我們來家裡坐坐,講講他們家族的故事。

傌吉生老人說,這本宗譜是一本複印件,我們村裡的分族有四個人有,這是當時我們村裡秀才寫的。

從山東青島即墨嶗山遷至山東惠民後,後代在傌家村世世代代定居下來。

書中記載,“傌”氏子孫在第七世前都用“罵”姓,到了七世時,家族只剩7人。當時,族人非常惶恐,就請風水先生來破解。風水先生告訴他們是姓氏的緣故,於是將“罵”姓改為“傌”姓。

家譜,又稱族譜、家乘、祖譜、宗譜等,它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就其內容而言,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獻。

傌吉生老人說,我們傌家村人都仁義厚道,孝敬老人,愛助人為樂。我小時候老人講,當時我們的鄰村一農戶家裡的牛走失了,傌家村村民聽說這件事以後,都幫忙尋找,最終將找到的牛送到了臨村該農戶的家中,這個事情當時在七里八鄉都流傳著,一說起傌家村,都說我們是好人。

傌吉生老人年輕是木工,家裡的傢俱、板凳都是他自己製作的。老人現在已經把手藝傳給了他的小兒子。臨時走,老人非要送我一個他親手做的柳木小板凳。

明末傌家人在村子裡修建了一座神廟,東西長10米,南北寬6米左右。惠民縣史志記載:"傌氏宗祠又稱傌家廟,位於傌家村西隅。傌氏宗祠是明代建築。此廟坐北朝南,為民族傳統建築風格。此廟為磚木結構,青磚砌牆,飛簷翹角,兩山飾以吻獸。東西兩山牆外上端方青磚砌成,上有浮雕圖案,古樸大方。該建築為魯北地區僅存的明代建築珍品。"2010年11月21日被這座廟宇被確定為惠民縣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梁八柱建築結構,樑上原來有畫,後來這裡是村小學老師的辦公室。

外面的牆上雕刻細膩。

如今,村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傌氏宗祠的北面修建了文體廣場。

大姐說:“快到俺家坐坐吧,俺剛蒸了一鍋窩頭,是自家玉米麵做的,你嚐嚐,走的時候再多拿兩個。”

窩頭,它的樣子和名字是一樣的,底部有一個向裡面凹進去的口,窩頭纖維素含量很高。窩頭是家的味道。對於不同人來說,家鄉的味道或許會有很多種,但對於每個人來說,但家鄉的味道卻只有一種。

美麗鄉村,孩子們在這裡快樂成長。孩子在油漆馬路上奔跑。

奔跑的小姑娘叫傌雲霞,她的奶奶說:“她學習成績很好,熱愛幫助同學,回到家裡總是幫著我幹活。她會寫自己姓,從來沒有寫錯過。她說要把這個字發揚光大。”自明至今,傌家村更名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地名中華獨有,具有鮮明的文化價值,世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