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烈士母親立碑激勵後人

 七八年間,不管旁人有多不認同,多不理解,為了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陳德如和妻子 鄭鶯珠始終堅定信念,一鐵鍬,一鋤頭——

為烈士母親立碑激勵後人

為烈士母親立碑激勵後人

矗立在綠水青山間的陳發治烈士紀念碑

  這天一大早,陽光正好,我早早驅車前往壺公山北麓的革命老區荔城區新度鎮青垞村,經過近一個小時車程,繞過一條條彎彎曲曲的村道,終於在珠埔山坡下見到了這位雖然兩鬢霜白,卻精神奕奕的老人——陳德如。

  1948年,立志一生獻給革命而不結婚的陳發治為弟媳接生時,同弟弟商量,將接生的孩子認為兒子,這個孩子就是陳德如。而第2年,陳發治為了革命壯烈犧牲。

  陳德如在十六七歲時,就有了為母親立烈士紀念碑的想法,那時只是一個半大的少年,種種原因限制,這一想法終於在60多年後實現了。

  2008年,陳德如覺得時機已成熟,他同家人商量為母親立紀念碑,遭到親友們一致反對,他們勸陳德如將立紀念碑的錢拿去翻新家中的老房子。這一情況,讓他一度很受打擊。所幸,妻子鄭鶯珠一直默默支持他,陪著他。

  “那個時候這條山路還沒有水泥硬化,路不僅陡,還很窄。”隨著陳德如走在前年由政府撥款建成的山間小道上,他一邊向我感慨如今的便利,一邊描繪當年他們建紀念碑的艱難。

  沿著山路,我來到陳發治烈士紀念碑所在地。看著矗立在山坡上,被綠樹環抱,書寫著“陳發治烈士永垂不朽”字樣的紀念碑,我緩步走到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並同陳德如一道,將紀念碑周邊的雜草拔掉,清掃衛生。

  陳德如說,紀念碑立在原閩中地下游擊隊的活動據點——珠埔山坡上。由於在山坡,機械無法進山,最初的材料,都是他和妻子肩挑腰扛上來的。沒人幫忙,他就自己設計佈局圖;沒路進出,他自闢山路,前前後後投入了26萬元,經過七八年的時間,終於在當初那個到處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地方平整出一塊近80平方米的地方,立起了烈士紀念碑。經過這些年的修繕,如今紀念碑已立好。

  在陳德如的介紹下,我一一閱讀了紀念碑上眾多領導對陳發治同志的評價、介紹文章,以及陳德如收集來、鐫刻在石碑上的相關革命史料。

  陳發治,女共產黨員,是當地傑出的革命烈士之一。1911年出生於青垞村,1926年在莆田鹹益女子中學(解放初改為莆田第九中學)讀書,在讀書期間,她深受陳天章等革命先驅的思想薰陶,1935年參加革命,當年入黨,化名陳文蘭,加入閩中革命司令部領導下的游擊隊,秘密開展地下革命活動,負責婦女工作。

  1949年1月,陳發治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她在獄中遭受了各種慘無人道的酷刑,始終堅貞不屈,矢志不移,不肯洩露機密、出賣同志,表現出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可貴品質。1949年2月12日子夜,被敵人活埋於東巖山,時年僅38歲。

  談起母親的革命事蹟,陳德如的雙眼格外明亮。說到母親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時,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緊扶石碑,哽咽落淚。

  “沒有母親,也就沒有現在的我。”陳德如說,出生4個月時,他因為發高燒未得到及時救治,一隻腳落下了殘疾,至今走路仍不方便。這些年,作為烈士後代,他不僅沒有因為殘疾被人排擠,反而受到更多的關懷和照顧,這些都是他未曾謀面的母親帶給他的。他雖然從來沒見過母親陳發治,但從祖母的敦敦教誨中,從長輩和有關革命史料中,他認識了母親,為有這樣一位英雄母親感到自豪。同時,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為母親立烈士紀念碑的想法。如今,他已到暮年,希望儘自己一點綿薄之力,將母親的革命精神傳承發揚下去,樹立家風,激勵後人。

  陳發治烈士紀念碑立好後,陸續有人慕名前來瞻仰。2012年開始,每逢清明節,莆田第八中學團委會都組織學生前來瞻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今年,陳德如還計劃籌建陳發治烈士紀念碑管理處,專門展示與陳發治相關的史料、文獻以及這些年各界人士參觀紀念碑的照片信息,教育後代,警示後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繼承先烈遺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多做實事、好事,奉獻社會。”陳德如說。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 擊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