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人工智能應用"國際客廳"!明年起 青島將每年舉辦一屆世界人工智能應用大會

半島記者 婁花 報道

本報12月1日訊 由青島市政府主辦,以“平臺協同 生態共贏”為主題的2019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會議日前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華為、騰訊、科大訊飛、商湯科技、曠視、海康威視等人工智能全球頭部企業,海爾、海信、歌爾等本土行業領軍企業以及達闥機器人、雲天勵飛、雲知聲等行業新銳企業參加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分別致辭。王清憲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的價值不在其本身,而在其與各行業的結合、賦能,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世界領先國家相比還有差距,但中國是世界上產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人工智能應用產業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只要我們形成為百業賦能的、強有力的、集聚度高的人工智能應用生態圈和產業鏈,全面提高為產業賦能能力,這個目標就一定能實現。今天,眾多人工智能領域頭部企業聚首青島,建立“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就是要在全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應用發展中,做一次引領性、創造性的探索。

王清憲說,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青島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等國之重任,青島擁有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等國家開放平臺和政策疊加優勢。今年10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批覆支持青島創建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我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發起“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加快制定精準滴灌企業的人工智能應用產業扶持政策,全面放開青島產業應用場景,推動創業培訓、創業人才與創投風投基金深入對接,形成人工智能應用產業技術鏈、人才鏈、資本鏈“三鏈合一”,建設集成果展示、技術推廣、合作洽談、投資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人工智能應用“國際客廳”,努力推動青島快速成為我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最集中、最齊全的城市,打造中國人工智能科技服務產業高地。

王清憲說,島城將建立完善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工作機制,並計劃從明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世界人工智能應用大會,打造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最具國際影響力、吸引力、帶動力的高端會議,讓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建設吸引全球目光,為中國人工智能應用貢獻力量,成為引領新時代人工智能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思想的全球策源地。真誠歡迎更多的企業家加入到產業共同體中來,攜手拓展中國人工智能應用科技服務產業的開闊大道。

11月29日下午,王清憲分別會見了來青參加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會議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和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付英波。

會上,發佈了《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宣言》,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暨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工業互聯網產融平臺正式揭牌,華為青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四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創建工作全面啟動。會上還印發了青島市5G、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四個重點產業攻堅行動指南。

>>>亮點一 國內首次發佈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宣言

作為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由市政府推動華為、騰訊、百度、科大訊飛、商湯等人工智能全球頭部企業以及海爾、海信等青島本土企業共15家企業,共同起草的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宣言發佈,提出在三大方面攜手合作,共同擘畫人工智能產業藍圖,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在青島成就偉大事業。

這是國內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宣言,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屬國內首次提出,旨在構建產業內部協同的新機制,形成符合人工智能“跨技術、跨行業”特點的新生態。宣言提出:

推動人工智能企業加強與青島的全面戰略合作,開展產業培育和孵化,建立集教育、培訓、創業、風投、技術、產業化於一體的人工智能應用與服務產業高地。圍繞實體經濟、社會民生、智慧城市等領域,在青島建設可複製、可推廣的人工智能應用和商業模式。加強人工智能領域高水平開放,整合優質要素資源,共同打造“一帶一路”人工智能國際合作新平臺。

積極參與青島“高端製造業+人工智能”攻勢,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高端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製造裝備、船舶海工裝備等7個重點領域,以及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高端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製造業。以平臺思維發展人工智能應用,加快百戶重點企業和百項應用場景賦能,沿循“以示範促應用、以應用促集成、以集成促產業發展”的路徑,加速產業崛起、迭代趕超,創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青島模式”。

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推動龍頭企業與行業協會、高校院所、金融機構的協同創新,構建開放、包容、多元、蓬勃的創新生態,在青島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舉辦展示交易和會議論壇等活動。依託青島人才、科技、金融、產業等政策優勢,吸引更多人工智能新銳企業和領軍人才來青投資興業。

>>>亮點二 啟動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

青島市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青島會議上正式啟動建設。今年10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支持創建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之後,全國第二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青島以“3+1”領域為先導,推動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尋找突破口、探索新路徑。3個重點產業:在智能軌道交通領域,探索推動人工智能在軌道交通全生命週期的運用,提高產業技術協同研發能力和增值服務;在智能家居領域,探索構建以孵化平臺為核心的創新生態圈,產融結合孵化建設智能家居全產業鏈體系;在超高清視頻領域,探索推動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資金鍊和政策鏈深度融合,打造國內領先的高科技產業集群。“1”個平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探索以智能製造為內核,構建工業互聯網驅動的工業新生態。

>>>亮點三 6個重磅人工智能項目現場簽約揭牌

本次會議上,共有6個重磅人工智能項目現場簽約或揭牌,涉及總部項目、人才培養、產業創新等多個方面。

其中,青島高新區、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共建“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該項目是國家首批,以青島為中心面向全國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特定工業場景,建設“1+4”線下多場景體驗環境。

膠州市與華為落地華為(青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該項目將針對本地企事業單位具體需求,聯合華為人工智能生態相關企業,為當地提供人工智能服務,帶動人工智能產業鏈在膠州的發展與應用。

西海岸新區與商湯科技落地區域總部,商湯青島公司將定位於人工智能國際合作交流平臺,致力於展示最新的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創新產品及智能化應用的研發、生產、銷售。

萊西市與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落地SEMI青島全球半導體產業創新中心,將建設運營全球首家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中心。

山東科技大學與科大訊飛揭牌共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暨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同時合作共建山東科技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應用研究中心。此項目順應青島和山東對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既能給學生提供實驗室學習機會,也涉及相關課程體系和人才評價標準。另外,依託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平臺上創業團隊的經驗,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精準的指導和支持。

海爾與華炫鼎盛揭牌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產融平臺,該平臺將解決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金融創新服務,打造產融協同創新樣板,向全國複製推廣。

■大咖觀點 讓更多人用得起人工智能

半島記者 婁花

今年是人工智能應用加速落地的一年,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在哪裡?在本次會議上,來自海爾、科大訊飛、騰訊、華為、海信等多位產業前沿的企業家大咖在論壇上碰撞智慧火花,並爭相佈局青島,為青島建設人工智能高地建言獻策。

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人工智能已在身邊,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看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與金融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其難點不在於人工智能本身,而在於人工智能與什麼場景融合,以及如何與場景融合。以海爾為例,海爾智家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家庭場景,形成了智慧廚房、智慧客廳、智慧浴室、智慧臥室、智慧陽臺5大空間,以及全屋空氣、全屋洗護、全屋美食、全屋視聽、全屋用水、全屋娛樂、全屋安防7大解決方案,實現了用戶對智慧家庭全場景的個性化定製,同時還為用戶留下了許多創意和想象空間,這其中最關鍵的核心能力就是人工智能。

同樣作為本地企業,藉助海信的智能交通,目前青島市內很多道路已經實現了“綠波帶”,私家車輛按照設定速度行駛,在特定路段經過路口時基本都是綠燈。“人工智能產業與中國傳統制造產業正在深度融合,助力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目前將很快進入到人機協同的新時代。海信也在積極探討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改造。截至去年,海信電器先後導入了700多臺智能機器人,節省19億元的人工成本,同時升級改造40多條生產線,實現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介紹道。

此次大會速錄用的不是傳統人工速記,而是訊飛聽見系統。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介紹:“在今年7月份的全球語音合成比賽上,科大訊飛是全球第一名,而且首次使得機器說話達到4.5分,5分是播音員水平,4分是普通大學生。我們也首次讓機器的翻譯通過國家翻譯師資格考試,而且是考試中的最高水平。在斯坦福大學牽頭的英文閱讀理解大賽中,我們還首次讓機器超過人類平均水平。這都標誌著機器以後可以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從而達到一流專家水平。”

人工智能的領域無處不在,但是底層仍被國外巨頭把持著,尤其是芯片。因此,華為更聚焦人工智能的芯片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框架和應用軟件,其推出的業界算力最高的人工智能芯片,可以使一個攝像機同時識別200張人臉。“我們要把人工智能做成普惠AI,讓更多人用得起人工智能,讓使用人工智能的門檻降低,而不是隻有經過多年高大上培訓的資深工程師才能用到人工智能,從而這個產業就能更快發展,這是我們的目標。”華為技術有限公司EBG副總裁喻東表示。

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付英波認為:“未來一年裡,人工智能在銀行、城市安全和新媒體產業有大量應用。未來1~3年,人工智能將在新零售、新物流、智能製造迎來大規模應用。未來3~5年,醫療、自動駕駛、家用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方面,也會有大量人工智能應用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