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案例1:微軟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

2011年微軟公司的波多黎各分部利潤高達人民幣275億元,波多黎各是個國家,這個分部只有177個員工,但人均創利1.55億元,可以說盈利能力超級強大。

這其實就是微軟公司的律師們精心策劃的一個稅務籌劃案,它是通過設定交易將微軟公司在美國的業務利潤轉入到波多黎各分部。

因為波多黎各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只有1%,那麼通過稅務籌劃,光2011年微軟公司就避稅大約人民幣103億元,而這103億的稅收本來應當歸入微軟公司的總部所在地華盛頓州的。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其實現在國際上通過無形資產轉讓來轉移利潤,尤其在擁有高價值品牌、專利和版權的跨國公司中非常普遍。

很多跨國公司都在稅率低的國家或地區設立有分部,然後通過向這些分部採購商品和服務,將利潤轉移到這些低稅率地區。我們想想看,像微軟公司這樣富可敵國的牛逼跨國公司都在做稅務籌劃,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又有什麼理由不做稅務籌劃呢。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案例2:利用稅收差異進行稅務籌劃

2013年1月,上市公司亞太科技發了一份流通公告,說該公司的第六大股東湖南唯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第七大股東深圳蘭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已分別於2011年9月和2011年3月變更為新疆唯通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新疆蘭石創業投資有限合夥企業。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這兩個企業分別持有亞太科技538.2萬股和292.5萬股,而且均已解禁流通。同時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長信科技也在2011年3月進駐新疆,名稱由蕪湖潤豐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新疆潤豐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

為什麼這些湖南的公司、安徽的公司、深圳的公司要變更成為新疆的企業呢?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實際上這種變更完全是為了稅務籌劃的需要。根據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財政部國稅總局下發的財稅【2009】69號文的規定,對於總部機構設在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地區的企業,可以就設在優惠地區的機構所得確定適用15%的優惠稅率。

而且新疆自治區相應的優惠政策規定,從2010年到2020年,凡是遷入新疆的股權投資企業,都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同時還有一些地方稅退稅的優惠。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這些企業在遷移前如果個人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轉讓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投資公司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後轉讓需要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個人股東再從該投資公司取得股息還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綜合稅率為40%。

如果個人持有新疆合夥企業的股權,合夥企業再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解禁後個人按照5%-35%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地方退稅20%,綜合稅率低於28%。

「案例分析」微軟公司是如何做到避稅數十億美元的?

個人持有新疆公司股權,新疆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權,解禁轉讓後新疆公司可享受“兩免三減半”的優惠不納稅,個人取得股息繳納20%,地方退稅20%,實際稅負16%。與個人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相比稅負降低4%,與個人通過公司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相比,稅負降低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