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豪潤達:優化資產結構 未來小家電向智能化、個性化發展

11 月 25 日,德豪潤達(002005.SZ)發佈了對交易所關注函回覆的公告。最近一週德豪潤達因連發幾十條公告,內容涉及計提減值、調整年報、出售子公司股權等受到了市場和媒體的廣泛關注。經過 9 月對芯片工廠的關閉和 11 月對子公司股權的出售等一系列動作,德豪潤達的後期發展之路似乎已逐漸明朗。

計提減值調整年報 出售資產優化結構

11 月 18 日德豪潤達發佈公告,稱補充計提 2018 年度預計負債 6600 萬美元,

按 2018 年 12 月 31 日匯率計算,合人民幣 4.5 億元;補充計提 2018 年度資產減

值準備 29.1 億元;並對 2018 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差錯更正,將 2018 年歸屬於母

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虧損 6.7 億元調整為虧損 39.7 億元。同時調整了 2019 年半年報和三季報,調整後的三季報由之前-4.4 億元降至-1.8 億元,三季報已大幅減虧。

三季報的大幅減虧似乎預示著 2019 年的扭虧為盈將成為一個可以完成的小目標。11 月 19 日晚間,德豪潤達再度連發兩個出售子公司股權的公告,稱為了盤活公司的存量資產,緩解公司資金壓力,降低財務風險,公司擬以約 2.47 億元出售子公司威斯達電器(中山)製造有限公司 100%股權,以 4.9 億元出售子公司廣東德豪潤達照明電氣有限公司 100%股權。公告顯示,兩家子公司的出售預計可以為德豪潤達帶來近 6 億元的盈利,即使四季度再度小幅虧損,6 億元的出售收益很可能覆蓋掉德豪發生的虧損,而一旦 2019 年年報扭虧為盈,那麼兩年來德豪潤達所面臨的退市風險也將消除,這不僅可以減輕公司管理層的壓力, 而且對於德豪潤達目前的 6 萬多名股東來說也是極大的利好。

7 億分紅改善現金流

今年8 月份,雷士照明與國際巨頭KKR 簽署協議出售其中國業務大部分權益, 包括在中國內地市場生產、銷售及分銷商業照明產品及家居照明產品以及電子商務業務,這些出售業務將裝入雷士照明與 KKR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收購完成後, KKR 持有合資公司 70%股權,雷士照明持有 30%股權,同時將向雷士照明股東分派每股 0.9 港元的特別股息。

11 月 19 日早間,德豪潤達發佈公告稱,雷士照明董事會宣佈派發的每股 0.9

港元的特別股息方案已經通過公司股東大會審議,並將於 2019 年 12 月 18 日派付。公開資料顯示,德豪潤達目前持有雷士照明 8.7 億股,佔其總股本的 20.59%, 根據雷士照明公佈的派息方案預計將獲得約 7.8 億港元的現金分紅,按照當前的

匯率折算,合人民幣約 7.0 億元,將有助於改善德豪潤達的現金流情況。

公告顯示,截止至 2019 年 9 月末,德豪潤達賬面貨幣資金 4.7 億元,加上

預計分紅及股權轉讓可收到的現金約 13.6 億元,合計約 18.3 億元。而同期德豪

潤達的有息負債 10.1 億元,償還有息負債後,仍有較大剩餘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雷士照明特別股息將大大緩解資金壓力。”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隨著整體現金流的改善,將使公司有更多資源投入到現有業務的發展,有利於將公司整體經營重新導入正常軌道。

重點發展小家電 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德豪潤達以小家電起家,在小家電行業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知名的品牌影響力,公司創始人王冬雷更是有“麵包機大王”之稱。經過多年的發展,德豪潤達在行業內擁有先進的研發優勢、技術優勢和客戶資源優勢,並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和客戶基礎。

13.6 億元的現金到賬,不僅可以緩解德豪潤達的資金緊張問題,還可以使公司有更充裕的資金來投資到公司的小家電領域中。德豪潤達相關人士表示,小家電業務本身是德豪潤達的一個發家的一個產業,而且在過去的 20 多年,它一直是非常穩定的一個業務。但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因為被 LED 產業所拖累,導致沒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小家電產業裡面來。隨著照明業務的出售,德豪潤達將會有更充裕的現金儲備來拓展小家電業務的市場規模,將投入更多資金和資源支持小家電業務技術升級、產線升級等,進一步提升其競爭力。隨著未來研發和技術的重點投入,以及自動化程度的提升,公司的勞動力成本會進一步下降。擁有充裕的現金儲備後,公司財務費用亦會進一步降低,利潤率會進一步提升。未來的德豪潤達將會重點拓展小家電產品的市場規模的同時,向智能化、個性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去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德豪潤達之前的虧損主要是由於LED 芯片資產的虧損所致, 目前德豪潤達已經關閉了芯片工廠,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利空風險,未來德豪潤達將以一個嶄新的面孔重新出現在資本市場。另外德豪潤達的小家電一直都是以西式家電為主,隨著西方 DIY 生活方式在國內流行的影響,西式小家電有望在新一輪的消費結構升級中被更多的消費者青睞。因此,德豪潤達所依賴的西式小家電行業在國內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雷士照明仍有想象空間

今年 8 月份,雷士照明曾宣佈,擬向 Lighting Holdings II 的另一家全資子公司 KKR 出售其在中國業務的大部分權益,交易總對價約 55.6 億元。根據此前雙方簽訂的協議,雷士照明出售的中國業務包括在中國內地市場生產、銷售及分銷商業照明產品及家居照明產品以及電子商務業務,這些出售業務將裝入雷士照明與 KKR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收購完成後,KKR 持有合資公司 70%股權,雷士照明持有 30%股權。公開資料顯示,KKR 集團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

雷士照明可謂是德豪潤達最看重的資產,特別是經王冬雷全面介入後,雷士照明的成本管控和企業管理水平都有顯著提升,公司效益也穩步增長。對於為何


出售雷士照明國內業務,其實從雷士照明與 KKR 此前約定可見端倪,雙方約定: 雷士照明有權在交割日之後的第二年推薦 A 股上市計劃,若 KKR 在現有交易基礎上產生不低於 18%的年化內部收益率(稅後),則 KKR 應批准計劃並提供配合。

德豪潤達方面也曾表示:雷士照明此前在港股的價格一直被嚴重低估,德豪潤達依舊是雷士照明的單一第一大股東,基於 A 股的高回報率,爭取雷士照明未來回歸 A 股依舊是公司的努力方向。若未來雷士中國能夠迴歸 A 股繼續裝入德豪潤達,將進一步增厚上市公司利潤,給公司市值帶來提升;即使雷士中國單獨上市,也會進一步提升德豪潤達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