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廊两区五城多点”区域创新布局初步成型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纵览改革开放40年赣鄱大地沧桑巨变,无不伴随着一次次科技创新的强力助推。从提出“科技兴赣”到“科教兴赣”,再到“建设创新型省份”,40年的历程,江西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11月29日,记者从省科技部门获悉,截至2018年底,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连续五年位置前移,由全国25位前移至19位,为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未来全省科技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江西科创大走廊轮廓初显,“一廊两区五城多点”区域创新布局初步成型。

A 科创大走廊轮廓初显 创新要素正在加快集聚

从杭州的文一路往西,沿途会经过浙江大学、阿里巴巴、杭州师范大学、未来科技城、之江实验室、青山湖科技城、浙江农林大学……一个个科研院所组成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从地图上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恰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杭州乃至浙江创新的大门。

事实上,对科创大走廊的建设,江西也已取得喜人的进展。2018年9月,江西出台《江西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其中,构建“一廊两区五城多点”创新区域体系,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部署。为学习借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的经验做法,今年5月15日,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金城还带队赴杭州市考察调研。

目前,一江两岸所在的赣江新区技术协同创新园和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城等正在加快建设,一批创新要素正在加快集聚,科创大走廊轮廓初显。同时,“两区”(鄱阳湖自创区、井冈山农高区)的创建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其中,井冈山农高区已和中国农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机研究院、江西农业大学等省内外科研单位、相关企业进行了入驻对接。

科创城是江西探索产业与科技高度融合的“主战场”,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试验地”。目前,五大科创城(南昌航空科创城、赣州稀金科创城、中国中医药科创城、上饶大数据科创城、鹰潭智慧科创城)围绕各自特色优势产业,在明确发展定位、推进创新平台布局、狠抓科研项目落地等方面打开了局面,做到了“起好头、迈好步”。

此外,创新型县市建设多点布局。井冈山市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赣州市章贡区、萍乡市芦溪县、赣州市信丰县、抚州市崇仁县、新余市渝水区等5个县(市区)被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青山湖区塘山镇等45个乡镇为第一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乡镇。

B R&D/GDP比重不断增长 以“智高点”抢占“制高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科创大走廊的建设是“科教兴赣”的一个缩影。江西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五年前移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第二方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规模扩张裂变,都离不开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2018年8月16日10时40分,南昌航空城瑶湖机场上空飞机轰鸣,一架L15新高教机由南向北平稳降落在跑道上,这标志着南昌瑶湖机场正式启用。南昌是共和国航空产业的摇篮,作为共和国航空企业长子,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在英雄城南昌创造了“试制成功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等10个“第一”,K8、初教六、L15等一代代飞机从南昌飞上祖国的蓝天,飞出了国门。其中,2018年试飞成功的C919,大量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而全机铝锂合金用量的65%就在洪都。

“产业关键技术方面,还不得不提新晋院士江风益教授。”江西LED联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3月,江西再次站在了全球LED行业技术前沿——3月24日,中国照明学会召开由南昌大学牵头完成的硅基LED照明技术系列新成果鉴定会。专家组一致认为,江风益团队研究成功的金黄光LED照明光源与灯具等5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硅基LED领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江西的传统产业也依靠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了转型升级。江铜集团旗下的铜箔公司,曾亏损高达8000万元。痛定思痛后,该公司淘汰改进高耗能设备,校正工艺参数,并果断退出低端产品市场竞争。以“智高点”抢占产业“制高点”后,该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利润额呈几何式增长。

利润的背后,是企业创新力、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省R&D/GDP比重不断增长,部分设区市增长态势明显。例如,2018年鹰潭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33%;九江市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达到54.3%,列全省第一。

C 科技人才双引擎驱动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智能时代,“人才+平台”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据了解,目前,江西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和人才队伍建设正在不断加强。截至2018年底,全省新增国家级平台载体37个,新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30家,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75家、省级众创空间43家。

近几年,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2018年新增国家级创新人才25位。其中,千人计划人才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各1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位、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5位。同时,实施省“双千计划”首批引进类项目,2018年共遴选出331名高层次人才和27个团队重点进行支持;组织开展院士后备人选遴选工作,共遴选出16名重点支持人选;新资助36个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7个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在科技人才双引擎驱动下,如今的江西经济“新”风扑面而来——“03专项”成果推广应用300多项、江西北斗应用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落户……迎着“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风口,江西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风起云涌。据2018江西经济年报显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7.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8%。

新技术引爆新产业,新业态激发新活力,新模式拓宽新路径。伴随新产业、新业态的迅速成长,创新创业日益活跃,2018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57.6万户,增长15.9%,平均每天新登记1578户。新动能茁壮成长,改变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江西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江西“一廊两区五城多点”区域创新布局初步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