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廊兩區五城多點”區域創新佈局初步成型

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未來。縱覽改革開放40年贛鄱大地滄桑鉅變,無不伴隨著一次次科技創新的強力助推。從提出“科技興贛”到“科教興贛”,再到“建設創新型省份”,40年的歷程,江西不斷推進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探索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途徑。11月29日,記者從省科技部門獲悉,截至2018年底,全省綜合科技進步水平連續五年位置前移,由全國25位前移至19位,為推動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未來全省科技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江西科創大走廊輪廓初顯,“一廊兩區五城多點”區域創新佈局初步成型。

A 科創大走廊輪廓初顯 創新要素正在加快集聚

從杭州的文一路往西,沿途會經過浙江大學、阿里巴巴、杭州師範大學、未來科技城、之江實驗室、青山湖科技城、浙江農林大學……一個個科研院所組成了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從地圖上看,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恰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杭州乃至浙江創新的大門。

事實上,對科創大走廊的建設,江西也已取得喜人的進展。2018年9月,江西出臺《江西省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行動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其中,構建“一廊兩區五城多點”創新區域體系,是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重要部署。為學習借鑑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發展的經驗做法,今年5月15日,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金城還帶隊赴杭州市考察調研。

目前,一江兩岸所在的贛江新區技術協同創新園和南昌國家大學科技創新城等正在加快建設,一批創新要素正在加快集聚,科創大走廊輪廓初顯。同時,“兩區”(鄱陽湖自創區、井岡山農高區)的創建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其中,井岡山農高區已和中國農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中國農機研究院、江西農業大學等省內外科研單位、相關企業進行了入駐對接。

科創城是江西探索產業與科技高度融合的“主戰場”,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試驗地”。目前,五大科創城(南昌航空科創城、贛州稀金科創城、中國中醫藥科創城、上饒大數據科創城、鷹潭智慧科創城)圍繞各自特色優勢產業,在明確發展定位、推進創新平臺佈局、狠抓科研項目落地等方面打開了局面,做到了“起好頭、邁好步”。

此外,創新型縣市建設多點佈局。井岡山市獲批成為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單位;贛州市章貢區、萍鄉市蘆溪縣、贛州市信豐縣、撫州市崇仁縣、新餘市渝水區等5個縣(市區)被評為首批省級創新型試點縣(市區),青山湖區塘山鎮等45個鄉鎮為第一批省級創新型試點鄉鎮。

B R&D/GDP比重不斷增長 以“智高點”搶佔“制高點”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科創大走廊的建設是“科教興贛”的一個縮影。江西科技進步綜合水平成為全國唯一連續五年前移的省份,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第二方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規模擴張裂變,都離不開產業關鍵技術的突破。

2018年8月16日10時40分,南昌航空城瑤湖機場上空飛機轟鳴,一架L15新高教機由南向北平穩降落在跑道上,這標誌著南昌瑤湖機場正式啟用。南昌是共和國航空產業的搖籃,作為共和國航空企業長子,中航工業洪都公司在英雄城南昌創造了“試製成功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等10個“第一”,K8、初教六、L15等一代代飛機從南昌飛上祖國的藍天,飛出了國門。其中,2018年試飛成功的C919,大量採用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鋁鋰合金材料,而全機鋁鋰合金用量的65%就在洪都。

“產業關鍵技術方面,還不得不提新晉院士江風益教授。”江西LED聯盟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3月,江西再次站在了全球LED行業技術前沿——3月24日,中國照明學會召開由南昌大學牽頭完成的硅基LED照明技術系列新成果鑑定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江風益團隊研究成功的金黃光LED照明光源與燈具等5項科技成果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標誌著我國在硅基LED領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江西的傳統產業也依靠科技創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實現了轉型升級。江銅集團旗下的銅箔公司,曾虧損高達8000萬元。痛定思痛後,該公司淘汰改進高耗能設備,校正工藝參數,並果斷退出低端產品市場競爭。以“智高點”搶佔產業“制高點”後,該公司高附加值產品佔比不斷提升,利潤額呈幾何式增長。

利潤的背後,是企業創新力、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支撐。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省R&D/GDP比重不斷增長,部分設區市增長態勢明顯。例如,2018年鷹潭市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4.33%;九江市則採取有效措施加大科技創新,全社會研發投入增幅達到54.3%,列全省第一。

C 科技人才雙引擎驅動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智能時代,“人才+平臺”是推動科技創新的主體力量。據瞭解,目前,江西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和人才隊伍建設正在不斷加強。截至2018年底,全省新增國家級平臺載體37個,新獲批國家級星創天地30家,新認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75家、省級眾創空間43家。

近幾年,我省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加大。2018年新增國家級創新人才25位。其中,千人計劃人才5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各1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1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位、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和科技創業領軍人才15位。同時,實施省“雙千計劃”首批引進類項目,2018年共遴選出331名高層次人才和27個團隊重點進行支持;組織開展院士後備人選遴選工作,共遴選出16名重點支持人選;新資助36個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7個省優勢科技創新團隊。

在科技人才雙引擎驅動下,如今的江西經濟“新”風撲面而來——“03專項”成果推廣應用300多項、江西北斗應用研究院掛牌成立、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落戶……迎著“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風口,江西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風起雲湧。據2018江西經濟年報顯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1.6%,佔規模以上工業的17.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佔規模以上工業的33.8%。

新技術引爆新產業,新業態激發新活力,新模式拓寬新路徑。伴隨新產業、新業態的迅速成長,創新創業日益活躍,2018年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57.6萬戶,增長15.9%,平均每天新登記1578戶。新動能茁壯成長,改變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江西省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江西“一廊兩區五城多點”區域創新佈局初步成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