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Hello,大家好,我是Liuspy

雙十一剛剛結束,不知道大家剁手到心儀的好物沒有。還沒過癮?沒關係雙十二馬上就要來了,為了迎接年底的購物狂歡季,方便大家買買買,樓主專門開設了路由器選購專題。為大家一掃市面上 50元—2000+元、從50平—200平+的路由器選購攻略,感興趣的朋友快關注樓主吧!

前言

在前不久的路由器系列文章中,樓主已經盤點了大部分路由器的避坑要點,無論是以性價比著稱的“土垃圾”、垃圾佬最愛的“洋垃圾”、極客玩家的“軟路由”、還是高端路由器都有涉及。同時也詳細介紹了單節點、AC+AP及mesh路由器的選購建議。由於涉及的文章有8篇左右,為了方便朋友們閱讀 ,樓主決定開設本篇特輯,將歸納以上文章所有要點及精華,一文解決市面各個類型路由器的選購要點。



目錄

路由器的大部分選購要點樓主在以前的文章都有過詳細的介紹,因此礙於篇幅的限制對於各個項目選購的介紹就不全面展開了,只提煉精華部分講解,節省大家的時間。文章最後有鏈接,想看詳細評測的可以跳轉過去。

在之前的文章中樓主唯一沒有涉及的內容就是wifi6產品的選購,因此本文將會在此部分著重展開。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一、家用路由器選購要點及避坑指南

1、常見的坑有哪些

2、土垃圾選購

3、洋垃圾選購

4、高性能路由器選購

二、Mesh路由器選購要點及避坑指南

1、什麼是mesh路由器

2、入門級和頂級mesh路由器有什麼區別

3、mesh路由器避坑推薦

三、當前環境下Wifi6路由器是真“6”還是真“坑”

1、什麼是wifi6

2、為什麼現階段的wifi6產品很坑

3、不坑的wifi6產品推薦

四、AC+AP選購要點及避坑指南

1、選購要點

2、產品推薦

五、軟路由選購及避坑指南

六、歷史路由器系列文章一覽

七、總結——精華產品推薦


一、家用路由器選購要點及避坑指南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我們最常用的一般家用路由器產品的選購,這類產品是消費者最長接觸到的類型,常用於100平米以下面積單節點覆蓋。如我們常提到的斐訊K2P、極路由、華碩AC86、網件R7000等等都屬於這個類型。價格跨度非常的大,從50元到2000元不等。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吧

1、常見的坑有哪些

(1)wifi協議“坑”

目前wifi協議已經發展到第6代也就是wifi6。他們所對應的關係是 wifi4、wifi5、wifi6來代指802.11n、802.11ac、802.11ax。 選購路由器時請認準了wifi協議標準,一般而言主流購買AC標準(wifi5),土豪請直接認準wifi6或AX字樣(下文單獨一章節專門講wifi6的坑)!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2)標註速率“坑”

路由器標註的無線速率是疊加速率,並不是單設備接入所能達到的最大速率。以標註1750M為例,是由2.4G的450M和5G的1300M相加得到的。也就是說你單獨設備通信最大速率只有1300M。所以沒必要太過於追求數字的無限大,夠用就好!1750M基本就夠用。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3)接入端速率“坑”

無線網絡最大速率的瓶頸往往不在路由器,而在接入端(手機、電腦)。目前而言幾乎所有的手機、筆記本電腦配備的wifi天線都是2*2MIMO標準的,在ac(wifi5)的標準下是22MIMO最大的連接速率只能到866M。即使你的路由器支持33MIMO的1300M標準也沒有任何用。(這隻侷限於wifi5之前的協議標準下的,wifi6略有不同)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4)天線數目“坑”

天線越多越好?能看見的天線多少和速率、信號強度沒有直接關係。那些8根天線的其實和4根的區別不大,都是廠商宣傳的手法。許多高端路由器把天線做成內置的,沒有天線但依舊好用。外觀上的天線多少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8根天線好NB的,其實和4個天線或是內置4天線的產品沒什麼區別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5)宣傳“坑”:千兆無線,百兆網口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百元以內的產品,購買時需注意參數表,防止被坑。這種配備百兆網口的路由器一定要避免購買了。

▼這個就是商家常用的宣傳坑的典型案例,不仔細看你就一定會採坑!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6)宣傳“坑”:穿牆王

國家對wifi功率是有硬性標準的,在符合國家標準的情況下,wifi信號的覆蓋效果不會有巨大的差異。不要幻想單節點覆蓋80平以上的面積,不現實!因此當你面對信號差、覆蓋死角的時候,應該首要想到的是增加覆蓋節點,而不是相信宣傳所謂的“穿牆王”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7)芯片“坑”

路由器的穩定性、帶機量取決於兩個部分,一方面是硬件、另一方面是系統。硬件方面路由器的CPU、內存及外部存儲等指標決定了一款路由器的性能和帶機量。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目前低價位路由器通常使用MTK、瑞昱、海思等廉價處理器,配以64MB/128MB的內存。而高端路由器多使用博通的高端芯片,在內存的配置上往往可以達到256MB以上。博通高端芯片在各個方面表現都不錯,同時各位大神對刷機的支持力度也比較大。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芯片坑多出現在低端路由器產品上,對於50-300元級別的產品我們就需要多多留意芯片了。在50-300價位產品選購上,我們應該首選使用聯發科MTK處理器的路由器,最好是mt76xx系列芯片,其第三方固件支持力度大,可玩性也高。

高通、瑞昱、華為海思的低端芯片在選購上我們需要儘量避免。主要是因為:高通的低端芯片過於小眾,市場佔有率的不高;瑞昱芯片和華為海思芯片更是不推薦購買,可以直接繞道了。這也是芯片選購的大坑所在!!!這兩個品牌的芯片可玩性很低,幾乎沒有可以刷機的固件。

瞭解了以上的常見路由器選購“坑”,我們再來看看避坑的路由器有哪些可以選擇


2、入門級選購

對於200元以內全新的路由器產品,常規的騰達、普聯、水星、迅捷並不推薦購買,雖然便宜、宣傳NB,但普遍穩定帶機量在20個以內,實際的性價比並不高!所以在這個價位上樓主推薦“土垃圾”:Newifi3/K2P/K3,價格便宜、性能適中、第三方固件齊全,可玩性高!

▼拼多多的K2P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採用聯發科MT76XX系列的Newifi3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3、主流產品選購

對於300-500主流價位產品的選購就非常的多了,無論是全新的一線品牌,還是洋垃圾都可以選購。

首先洋垃圾基本都是單主板,由商家自行刷固件,配上自制外殼(通用方案)與成品天線後銷售,價格遠遠比同款行貨便宜,不過保修貌似也就店保三個月。而且可能會存在小的暗病:像是EA6400散熱墊太小導致CPU溫度過高,需要自行DIY對路由進行改造。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拼多多的K3,自行刷機,性價比超高


▼華碩的acrh17。活動價一般349元。華碩作為一線品牌,口碑是有目共睹的,這款路由器穩定、信號強、功能多,速率也夠用。


▼網件R6400,雖然上市多年,但一直口碑堅挺,作為準高端路由器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可以刷第三方固件,可玩性也不小。活動價471元,穩定、好用、信號強的代表,記得刷梅林系統。


▼常年推薦的華碩ac66u,自帶華碩信仰加成和穩定快速buff,活動價450左右。66U的口碑已經堅持了好多年了,有目共睹,實力超群。無論是性能還是固件可玩性,都非常不錯



4、高性能路由器選購

600以上價位的產品幾乎被華碩、網件、領勢包攬了

(1)華碩系列 華碩ASUS因為梅林固件而廣為人知,用料厚道(不該縮的地方不縮)。圖穩定圖省事買華碩準沒錯。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RT-AC66U B1 、RT-AC68U B1 、RT-AC1900P 、AC86U 、AC88U 、RT-AC5300

(2)網件NETGEAR 網件的硬件素質高,穩定性強一直在高端路由器產品中口碑非常不錯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R7000P、R8000、R8000P

(3)領勢LINKSYS 領勢作為老牌廠商功力還是十分了得的,樓主原來一直使用AC6500就是領勢出品的,除了發熱嚴重外,一切都非常完美。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EA7500-AH 、EA8300 、EA9300AH


二、Mesh路由器選購及避坑指南

在上篇文章中,樓主已經詳細的介紹了mesh的選購事項,這裡就只挑選重點來說

1、什麼是mesh路由器

Mesh分佈式路由生成一種網狀網絡,不同接入點可以以星狀、樹狀、串聯和總線方式,混合組成一整張網狀網絡。在這張大網中不僅SSID統一,無線設備還可以自由尋找信號最好的節點去連接傳輸數據,用戶手持設備在不同節點穿梭時連接是無縫切換的。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mesh路由器設計初衷就是為大面積全屋wifi覆蓋服務的,其具有部署簡單、靈活的特性,同時又擁有優秀的漫遊體驗。主要針對的是同時滿足以下三點的用戶:1、覆蓋面積超過120平;2、裝修沒有預留網線;3、追求良好的網絡體驗,無縫漫遊等。

2、入門級和頂級mesh路由器有什麼區別

傳統的mesh路由器廠商以velop、orbi、amplifi三家為主,出品的都是價格不菲的高端產品,用戶體驗都非常的不錯。隨著mesh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如Tp-link、榮耀、華為、小米、騰達等廠商相繼發佈了各自的mesh產品,價格非常的親民,主打低端市場,部分產品體驗說得過去,性價比高!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樓主使用過的Tplink WDR7650和amplifi AFi-INS分別代表了低端和高端的mesh產品,兩者的價格差距5倍有餘,amplifi AFi-INS在用戶體驗上碾壓Tplink WDR7650。但Tplink WDR7650的性價比爆棚,對於要求不高的用戶也能夠勝任。

(1)信號覆蓋比較

▼WDR7650 3個節點部署,覆蓋155平的房子相當的富裕,全屋5G覆蓋沒有任何問題。420元實現全屋5G覆蓋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amplifi AFi-INS 2點位部署,也順利完成了全屋5G的覆蓋,信號表現都不錯。在第2點和第3點移動的時候,自動進行了Ap的漫遊切換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在單節點信號強度上,amplifi AFi-INS要優於WDR7650,但是WDR7650足夠的便宜,完全可以用數量優勢彌補信號強度不足的缺陷!所以高端產品並沒有佔到太多的優勢!

(2)寬帶速度測試

▼WDR7650測試200M的寬帶,跑滿沒有問題。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amplifi AFi-INS測試200M的寬帶,依舊跑滿沒有問題。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對於目前家用常規的200M寬帶來說,無論是廉價還是高端產品,都沒有任何問題。

(3)內網測度

▼在距離WDR7650稍微遠一點位置(5米左右),傳輸速率就掉速嚴重了。高速傳輸不穩定,內網傳輸只有20MB/s左右,也就剛夠跑滿寬帶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amplifi AFi-INS內網測速表現依舊完美,同樣距離節點5米左右處,下載速度穩定在560M左右,表現還不錯。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當把測試的速度提高到極限後,高端和低端產品的表現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4)漫遊測試

▼WDR7650支持無縫漫遊協議的802.11k/v,可以快速漫遊。測試了下ipad的漫遊效果。出現丟包情況較多,但漫遊速度給力表現不錯!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amplifi AFi-INS同樣支持無縫漫遊協議802.11k/v,在漫遊測試中表現更加的出色,丟包的情況比WDR7650要好太多了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在一些考究技術實力的時候,可以發現高端產品的優勢,用戶體驗的區別。

(5)顏值對比

▼TP-LINK WDR7650廉價感非常強,實際上手重量輕、塑料質感明顯。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amplifi AFi-INS作為高端產品的做工和設計就是不一樣啊,非常的精緻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6)帶機量區別

入門級和頂級mesh路由器的最大區別還是體現在帶機量上,由於入門級多采用廉價芯片,一般而言帶機量不超過15個設備,對於wifi設備多的家庭一定要謹慎考慮。而高端mesh路由器幾乎不存在帶機量的問題。

3、mesh路由器避坑推薦

(1)TP-LINK WDR7650

雖然上文中TP-LINK WDR7650在對比下有諸多缺陷,還存在散熱差、內部做工糟糕、帶機量不足等問題。但是這些缺陷是所有入門級mesh路由器的共性,因此在這個價格區間內WDR7650性價比還是最高的。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因此,如果預算確實緊張購買入門級的mesh產品時,那還是買最便宜的WDR7650為好,起碼投入低,未來更換的話損失不大。價格優勢也是一種優勢,瑕不掩瑜!!!

(2)騰達mw6

騰達mw6的定位要高於TP的易展系列,處理器為Realtek RTL8197FS 單核心1GHz,內存128MB,還有RTL8812BR芯片為輔助芯片。產品支持雙頻段(2.4GHz+5GHz),子母路由設備之間的鏈接基於自身的5GHz,支持有線回程。也是站內平價mesh路由器推薦較多的一款產品,3母套裝活動價在900左右,且口碑說得過去。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3)orbi RBS20

orbi RBS20則是orbi旗下的入門級產品,RBS20雖然是入門級,但依舊採用了3頻的設計,不可謂不良心!價格雖然略高於velop AC1300,但在同等級別的選購下,orbi RBS20更具備優勢。硬件方面orbi RBS20 採用了IPQ4019+512MB RAM + 256MB Flash的組合,RAM也領先於velop AC1300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4)Velop AC2200

Velop AC2200是標準的mesh產品,採用了3頻設計,mesh無線回程單獨使用一個5G頻段,連接的穩定性和速率更加的出色。硬件方面採用Cortex-A7架構四核CPU:IPQ4019, 512MB RAM + 4GB NAND Flash。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5)AmpliFi Instant

amplifi系列是Ubnt為更好的服務家用用戶而推出的mesh產品,繼承了Ubnt一貫的穩定性,採用mesh組網方式極大簡化了部署設置流程。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三、Wifi6路由器是真“6”還是真“坑”

要說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路由器產品應該就是wifi6了,今年9月17日Wi-Fi聯盟宣佈,正式啟動Wi-Fi 6認證計劃。這意味著wifi6時代已經到來。目前主流廠商都已經發售wifi6協議標準的產品了。

1、什麼是wifi6

802.11ax也就是wifi6,將實現更高階的調製方式(1024-QAM)、更高的帶寬(160M帶寬)、更完善的MU-MIMO(多用戶多進多出),使得理論帶寬達到9607.8M。更值得期待的是Wi-Fi 5僅支持5G頻段,在技術上無法完全取代支持2.4G頻段的Wi-Fi 4,而最新的Wi-Fi 6標準是可同時工作在2.4G和5G頻段下,未來這將徹底取代之前的wifi4和wifi5標準,應用起來也更加的便捷統一。

▼從技術參數上來講,WiFi6和前代的提升還是非常大的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Wifi6運用有不少新標準和技術,如1024-QAM、OFDMA、MIMO與MU-MIMO、空間複用(BBS著色)、TWT(Target Wakeup Time)等。技術的內容我就不解釋,解釋了意義也不大。簡單的說wifi6能夠大大提高無線速率,可以同時間和多設備同時通信,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有效的利用了空間(無線信道),提高了在密集信號下的網絡穩定性。wifi6在wifi5基礎上有很大的進步。

可以說wifi6真的很6,非常的強大,大大提高了wifi的速率、降低了延遲,真棒!!!

技術標準是很棒沒錯,但是!但是!但是!在當前的網絡設備匹配情況下,wifi6卻是一個大坑般的存在,下面樓主就告訴你,為什麼現階段的wifi6路由器不能買!!!

2、為什麼現階段的wifi6產品很坑

首先wifi6的技術標準很好,也是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很多朋友就會考慮,為未來做準備購買wifi6路由器。這麼考慮是沒有問題,不過現階段的wifi6產品存在以下諸多問題,樓主講完了你在考慮是不是真的要買wifi6!

(1)設備端不匹配

就如同鑰匙和鎖的關係一樣,你的設備也必須支持wifi6才可以體驗到 wifi6的樂趣,而現階段支持wifi6的設備真的是少之又少,只有Iphone11系列、三星S10系列和三星Note10系列。不過實際上還是隻支持80MHz頻段的Wi-Fi 6,實際只能達到最高1.2Gbps的帶寬。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當然這個不是大問題,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支持wifi6

(2)無線速度不匹配

目前主流的移動設備都是支持2*2MU-MIMO,在wif6標準下,2^2MU-MIMO的理論最大速度是2.4G,看著非常不錯對吧。不過呢,達到2.4G的速率是需要工作在160MHz頻段下,而且信號質量要求非常高的情況下。

▼目前移動端的wifi6設備往往只能工作在80MHz頻段,可以看到樓住的iPhone11promax的連接速度只能達到1.2G。因為iPhone11promax只支持80MHz頻段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只有160MHz頻段下的無線網卡(intel ax200)才能達到2.4G的理論速度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3)新產品固件不穩定

由於都是新上市的產品,固件的穩定性糟糕。樓主有幸體驗的wifi6路由器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固件的穩定性一般,存在不少的小bug,導致wifi6信號連接不穩定。

▼雖然顯示的連接速度能夠達到2.1G,但是實際傳輸速度測試表現非常一般,只有50-60M/S,還不及樓主的wifi5路由器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不過這個問題,未來固件升級後會有一定的改善。但也側面說明了目前階段的wifi6產品還不成熟。

(4)相關網絡設施嚴重不匹配

這是樓主不推薦購買wifi6路由器最大原因,以上3點問題後期通過固件升級都可以解決,但這條是怎麼都無法解決的。

wifi6的最大特點就是極大地提高了無線的速率,理論上4*4MU-MIMO最大速率能夠達到4.8G,就算是移動端的2^2MU-MIMO也可以達到2.4G的帶寬。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無線速率已經遠遠超過了有線1G的速率了。

目前普遍的wifi6路由器的網絡接口配備的都是千兆網口,根本就無法發揮wifi6的無線速度!你說尷不尷尬!這也是樓主在wifi6測速時候遇到的瓶頸,內外網測速最多隻能到1G,因為達到了有線網絡的瓶頸,測試2.4G的理論速度,沒有辦法(樓主甚至嘗試雙網口鏈路聚合,想把有線速度提高到2G,結果路由器不支持)。

所以wifi6路由器最應該匹配的是萬兆的電口或光口,但是這麼做的話價格太過昂貴了,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起的。

因此,wifi6的普及恐怕要等到萬兆網絡普及才有發揮的空間了,現階段的wifi6也都只是斷臂的產品,沒有購買的必要!

3、wifi6產品推薦

當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話,wifi6產品還是值得購買的,目前市面上還是有匹配萬兆網絡的wifi6產品的。可以購買,沒有任何問題!

▼華碩(ASUS)RT-AX89X這是樓主唯一推薦購買的wifi6產品,因為其搭載了萬兆接口,配合萬兆網絡+NAS+m2的ssd,速度爽歪歪!樓主倒是真想入一個試試,因為萬兆網絡(萬兆NAS+萬兆交換機)樓主已經搭建起來了,有沒有支持一個的,哈哈。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退而求其次的華碩(ASUS)ROG GT-AX11000,也可以考慮,不過其網口只有2.5G,倒是也可以跑滿2*2MU-MIMO的2.4G速度。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四、AC+AP選購要點及避坑指南

AC+AP的模式最早應用於企業、商業級別場景,穩定性和用戶體驗一直都是AC+AP方案首要目標。隨著家用覆蓋面積的變大,AC+AP成為高端家庭用戶的選擇。

就網絡體驗而言AC+AP方案是所有方案中最好的,沒有之一!不過其應用有非常的特殊之處,必須要提前部署網線。如選用吸頂AP,還需要提前規劃好棚頂網線位置。使用AC+AP方案的前提條件就是房子裝修階段,完成網絡規劃!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1、選購要點

(1)AC+AP部署成本高,算上佈線的錢整體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2)AC+AP是一個系統的選購,不要只侷限於ap的價格,還要考慮ac、主路由、交換機的價格

(3)AC+AP只是無線覆蓋,你還需要一個主路由用來接寬帶,最好使用軟路由

(4)AP通常採用POE供電,需要購買POE交換機,同時明確AP支持的POE供電標準

(5)優先使用吸頂AP,吸頂AP也可以側掛牆面上。86型面板AP一般信號覆蓋範圍小,發熱量大,散熱不好

(6)有些品牌的AP是可以用軟件AC控制的,可以節省一筆AC的開銷。

2、產品推薦

(1)一步到位的產品推薦使用UBNT的ac+ap方案,除了貴沒有任何缺點,用戶體驗一級棒,樓主目前使用的就是這個方案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2)高性價比的話,推薦使用愛快的方案,成熟穩定,一般出租屋、酒店、飯店等商用的比較多。價格便宜,管理方便,針對國人的使用習慣進行了優化。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五、軟路由選購及避坑指南

軟路由完全可以用廢舊電腦改造,但需要24H開機,因此必須要考慮功耗和散熱。成品軟路由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主流使用j3455、J1900 或D525的CPU,完全可以勝任軟路由的工作。

軟路由系統的選擇:

主流的軟路由系統分別是:愛快、高格、openwrt和以openwrt為基礎發展的LEDE。

愛快的優勢在於流控、認證(微信關注登錄)等商業應用上,可以簡單的進行寬帶的多撥、疊加、負載均衡等。內置AC控制器 ,可以直接擴展無線網絡。愛快的體驗簡單無腦,符合國人的設置需求,也更人性化一些,缺點就是沒有擴展插件,一些你想要的不能說的功能無法實現。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LEDE更適合極客發燒友使用,它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功能,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辦不到的。但是上手難度稍微要高一些,有時候可能還需要懂代碼懂編程。不過它內置的軟件中心非常的強大,可以實現你想要的各種功能。

一篇看懂,wifi廠商不會告訴你的坑


六、總結——精華產品推薦

全文樓主碼了一萬多字,其實最終的結論還是先告訴各位朋友什麼路由器產品才是值得買的。下面路由就把每個類型各個價位最值得購買的商品列出,不願意看上面的內容的直接抄作業就OK了。

斐訊K2P

斐訊K3

網件R6400

華碩ac68U

TP-LINK WDR7650

orbi RBS20

AmpliFi Instant

Velop ac6600

UBNT UAP-ac-pro

華碩(ASUS)RT-AX89X


分享到:


相關文章: